摘要:金秋九月,淄川区磁村中学以“花开淄川石榴红 强国复兴共繁荣”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文化实践与社会服务,为青少年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金秋九月,淄川区磁村中学以“花开淄川石榴红 强国复兴共繁荣”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文化实践与社会服务,为青少年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9月22日清晨,在升旗仪式上,磁村中学负责同志对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对表现良好的班级和学生提出表扬,同时指出,作为淄川区民族团结教育的标杆学校,磁村中学已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标语、“主题班会”、“团队日”等形式,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教育。学校结合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挖掘教材中的民族团结元素,组织“齐文化探究”“聊斋文化溯源”等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齐文化博物馆、乡愁博物馆,在历史文物与文化故事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在“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们以《诗经》《论语》为媒,用声音传递文化认同;在“小星星”艺术节上,民族舞《彩云之南》、合唱《爱我中华》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各民族艺术的交融之美。学校还创新开展“民族传统技艺传承”课程,将磁村花鼓、剪纸、篆刻等非遗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一位参与花鼓表演的学生感慨:“敲响花鼓的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祖辈的智慧,也明白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磁村中学的探索不止于活动本身,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民族政策法规培训”“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专题研讨;此外,学校还挖掘本土资源,打造“磁村花鼓传承基地”“齐文化研学营地”等特色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民族学者进校园,让民族团结教育“活”起来、“深”下去。磁村中学负责人表示:“民族团结不是一时之功,而需久久为功。我们将继续以文化浸润心灵,以实践凝聚共识,让‘石榴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从课堂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磁村中学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各族青少年正手拉手、心连心,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画卷。
来源:淄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