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8年春,新四军挺进皖南,徽州地区开始有了党的活动。安徽中学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也很活跃。向阳受到地下党的教育,1939年和李春甫一道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写信告诉家里,说他现在“生活虽然艰苦,但过得很有意义”。
向阳,学名张企衡,后改名张禾,化名杨星如、向阳,1921年生,江苏武进(常州市区青果巷)人。
向阳童年,随父母居住南京,先后在玄武湖小学、新廊小学读书。毕业后,考进南京八府塘的安徽中学。日军入侵南京前夕,向阳随安徽中学从南京来到屯溪读书。
1938年春,新四军挺进皖南,徽州地区开始有了党的活动。安徽中学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也很活跃。向阳受到地下党的教育,1939年和李春甫一道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写信告诉家里,说他现在“生活虽然艰苦,但过得很有意义”。
1939年8月,向阳奉命从安徽中学调到徽州。中共徽州中心县委决定在北乡黄山区汤口,买一片山场,作为形势恶化时隐蔽和转移党的干部的“基地”。县委书记郑家琪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向阳。
他欣然从命,来到人地两疏的山区,在党的中心支部书记杜维佑(以郑村小学教师作掩护)的领导以及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搭起茅棚开山种地,把“基地”建立起来了。
1940年9月,向阳、杜维佑等20多人接受皖南特委指示,卖掉山场,撤到泾县云岭学习,又和杜维佑一起赴汀潭做了一段时间的民运工作。到达宣城。
此时,国民党正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宣城许多公开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共产党员,接连惨遭暗杀。11月,向阳、彭海涛受皖南特委委派来到宣城,和县委组织部长江汉一起,开展地下工作,扭转危难局面。
12月底,中共南(陵)芜(湖)宣(城)中心县委书记孙宗溶返回宣城,传达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的指示,任命彭海涛为宣城县委书记,向阳、江汉为县委委员。
面对新的形势,县委作出决定:利用合法身份,深入群众开展反对国民党进攻的隐蔽活动,保护党的组织、保护新四军家属和民主人士,准备长期斗争。会后由向阳护送孙宗溶离境。向阳脱下蓝布棉袄给孙穿上,让他装扮成小学教师安全通过顽固派岗哨的盘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顽固派疯狂地捕杀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强迫革命群众“自首”,地主乘机向农民倒租倒息。向阳在当地无社会关系可隐蔽,曾先后以雇工、船夫”、樵夫为掩护。他一边设法躲开顽军的搜捕,一边设法转移身份已公开了的同志。
同时,他还要联络路过宣城的新四军失散人员,给他们指路和提供证,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稳定党员与群众的情绪,抓紧建立地下工作保密制度。
4月,孙宗溶从旌德县来到宣城孙家埠中村,听取了县委的汇报,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指示:继续进行党的组织工作,加强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夺取武器,开展武装斗争。5月20日,江汉调到南芜宣县委工作,宣城县委由彭海涛和向阳负责。
由于叛徒告密并带着顽固派到处搜捕我同志,向阳、彭海涛处境十分危险,有好几次,他俩刚进村子,就被顽固派发现;刚离开村子,就被包围搜查。县委决定铲除叛徒。向阳带着一位同志埋伏在一个叛徒经常来往的路边等候了数天,终于逮住并处决了这个叛徒。消息传开,群众拍手称快。
不久,他们又获悉原中共宣城县委组织部长何其雄在南陵被捕叛变的消息。何从南陵回宣城后,以孙家埠镇和桂峰乡乡公所为据点进行叛卖活动。县委考虑,他的两个弟弟还在外地坚持地下斗争,他的叔叔不久前刚被顽固派杀害,在他的叛卖罪行还没有充分暴露之前就将其处决,不易被群众理解,决定先向他提出警告。
一天傍晚,彭海涛、向阳突然出现在何其雄家,何顿时愣住了,接着痛哭流涕,跪地求饶,表白什么:“我没有害你们!”彭海涛当即揭穿他的罪恶勾当,警告他不要继续与党和人民为敌,否则绝无好下场。
但事后发现何其雄丝毫没有悔改表现,反依仗顽固派势力,在孙家埠勒令一些党员和群众向他“自首”,还带领特务到处捉人。县委决定处决这个叛徒。由于没有武器,便向郎(溪)广(德)武工队借人借枪执行这一任务。
何行动诡秘,几次捕捉都落了空。后来向阳派人暗地追踪。一天中午,获悉何刚到家,向阳和武工队员伍家卫化装成买菜人,由伍在门外掩护,向阳闯进何家。何正在吃饭,一见向阳,知事不妙,踢开椅子,拔腿就逃。向阳一个箭步上前,“砰!砰!”两枪,将他打死。然后,和伍家卫安全撤离。
叛徒何其雄被处死,震慑了宣城的顽固分子,其反共气焰被迫收敛,形势有所好转。
斗争的实践,让向阳、彭海涛深切体会到只有掌握枪杆子,才能站住脚。枪从哪里来?从敌人手中来!在夺枪斗争中,向阳充分显示了他的英勇和机智。
1942年上半年,从孙家埠到水东30里的公路上,常有国民党108师的零星官兵往来。向阳带着王平,各挑一担柴草在公路上伺机夺枪。
一天,俩人在离港口三里的凉亭茶馆门口装着歇脚,进去“喝茶”。不久,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军官,挎着快慢机,神气活现地来到茶馆,选就靠墙角的桌子坐下,卸下枪,打开机头,放在桌上。
向阳示意王平行动,王平却惊惶失措,不敢动作。向阳见状,孤身猛扑上前夺枪,与顽军官展开生死搏斗。王平此时却乘乱逃跑了。向阳拼尽力气,扣动扳机,枪响,顽军官惊怕,向阳对准其小腹飞起一脚,扭转枪口将其打死。事后得知其人是国民党108师一排长。
向阳和彭海涛又发动党员、群众千方百计筹集武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采用秘密缴获、公开收购、奇夺巧取等方式,从顽军处搞到手雷、刺刀、手枪、步枪等武器,组建了一个有五、六人组成的游击小组,向阳任组长。
他们在野外搭棚宿营,辗转在宣城山区,以游击方式,给顽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这个游击小组逐步壮大成为县的武装力量。
1943年11月,日军第二次占领孙家埠,国民党桂峰乡分队(有20多条枪)为“出路”发生了分歧:副分队长想把这批武器带到周王村交给国民党流亡县政府;几个班长则与土匪串通,想靠这批武器发财。但他们都怕这批武器被日军缴去。向阳知悉此事,决定尽快夺下这批枪支。
12月的一天夜里,这支分队到了桂峰乡的施村,住进地主萧老头家。向阳带着七八个游击队员,隐蔽在离施村不远的中村周集武家。天微明,向阳、周集武带着队伍从山沟隐蔽入村。
他们在村口埋伏3人,其余人由向阳率领猛扑萧家。向阳一枪撂倒岗哨,枪声一响,埋伏在村口的三支步枪齐放,造成机枪式的威势。向阳等乘势从大门冲进,里面的顽军惊惶失措,从后门翻墙逃命,这样,20多条枪全被缴获。
有了这些武器,县委立即向皖南地委报告,要求派人来宣城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
1944年1月,中共皖南地委组织部长陈洪和段广高等带了一批干部和一个连的正规部队来到宣城,并组成了新的县委:陈洪任书记、彭海涛任副书记、江汉任组织部长、向阳任宣传部长、杜维佑任敌工部长、段广高任军事部长,同时成立了宣城游击大队,段广高任大队长,向阳任副大队长,下设沈村、山南、西进3个区队。向阳兼西进区区队长,江汉兼指导员。
西进区,位于水阳江的西、南部,约占宣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政治地位很重要。县委在此建立游击根据地,目的是要打通与南陵、泾县、旌德、繁昌等县地下党组织的联系以及和新四军七师、六师联系的通道,以便取得皖南地委的领导。
西进区在我进入之前,日伪顽匪交错盘踞,中上层人士远避他乡,广大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向阳和江汉到达后,首先铲除土匪。亲睦乡“清乡队”队长伍先有,兵痞出身,有五、六条枪。这个家伙疯狂反共,鱼肉人民,群众恨之入骨。
1944年1月初,向阳带着队伍尾随他到了亲睦乡施村。隔天中午,伍先有饭后走动,被我游击队员用枪顶住,押进周家。入夜,向阳命令战士用绳子将他勒死在河边。
消息传开,观者人山人海。有群众用钉耙敲着他的脑袋说:“伍先有,你抢了我们多少鸡?还吃鸡不?”有的说:“谁敢动他?只有共产党!”
之后,向阳带着队伍又接连消灭了土匪郁世明、刘文杰。我党我军的威望很快就在群众中树立起来。
之后,日伪军两次到施村、双河边进行骚扰,都遭到我游击队的打击,引起了日、伪、顽的恐慌,加紧了对西进区游击队的进攻。3月9日,国民党五十二师调第五十六团全团,迂回到双河边,重重包围了游击队。向阳沉着指挥,终率队突围而出,无一伤亡。
日、伪在西进区,强征民粮,掠夺竹木铜材,逮捕士绅,勒索巨款,经常三五成群,出没于四周村舍,奸淫掳掠,民众苦不堪言。占据周王、新田、黄渡的国民党顽固派,也经常派出行动队到处搜刮,派特务探我情况,派武装对我偷袭。
西进游击队针锋相对,打击敌顽,保护群众。据1944年1月7日至6月30日的《宣三区半年总结》(向阳执笔)记载:西进区游击队在此期间与日伪顽进行的战斗,有14次。仅两次是被动应战,其余的12次战斗,都是主动打击敌人。且每战必胜,不仅缴获武器,还捉到俘虏。
有一次,5个日本兵窜到唐生阁北糟蹋妇女,向阳闻讯,带了几个战士埋伏在敌人必经的归途上,击毙了3个,活捉了1个,缴获4支枪,活捉的日寇因语言不通,不好看管,区游击队就把他送给了国民党军。向阳并附上一封信,责问国民党军:“你们为什么不打鬼子,专与我们作对?现在我们把活捉的鬼子送给你们去报功领赏吧!”
这一行动对日伪顽震动很大,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群众知道敌人害怕向阳,常有意向敌人谎报军情说向阳的队伍来了,吓得敌人龟缩在据点,乱放枪,虚张声势。
在粉碎日、伪、顽的夹击之后,向阳、江汉在西进区加强了统战工作。西进区避难他乡的大士绅李定甫夫妇归来了,“帮首”吴同也与我合作抗日了。不久,我党领导的抗日乡保政权建立了。
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建立了税收制度,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等抗日团体和群众性的自卫队伍,抗日游击根据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日益壮大的新气象。
之后,西进区由江汉负责,向阳带着区游击队主力转向远西——双马铺、莲塘铺、寒亭、杨柳铺一带活动,为打通宣城与皖南地委及新四军七师的联系通道,作出了贡献。
1945年六七月份,县委书记、游击大队政委陈洪等来西进区检查工作。清晨,向阳正在汇报工作,突然得到情报:“伪军刘广尧、刘文成的一支四、五十人队伍,从孙家埠渡过水阳江,正向西进区进发。”
此时,集结在西进区的游击队员有200人左右,陈洪、彭海涛决定:把来犯的伪军干掉。于是,向阳立即指挥部队,迅速占领了峄山有利地形。
孰料,日伪顽勾结,驻水东、宁国的国民党军赶来了,驻宣城城厢、孙家埠、洪林等据点的日军也来了,游击队被敌包围。从清晨到黄昏,游击队同日、伪、顽接连打了三仗。
向阳带的部队在板桥打得最激烈,最后,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展开肉搏战。向阳身上多处负伤,倒了下去。敌人用脚踢他,向阳乘势顺山坡往下滚去。敌人下来用刺刀乱戳,向阳的胸部、腹部受了重伤。
黄昏,敌人撤退。向阳从昏迷中清醒,从山上往下爬,爬到山沟里的一户人家敲门。户主开门一看,见他全身是血,立即护送到鞑子营欧阳大妈家。村里的老百姓听说向阳身负重伤,纷纷送来鸡、鸭、鱼、肉等慰问品,县委、大队部立即派人连夜起程,把他送到苏浙军区医院。
经过80多天的治疗,伤口刚刚愈合,向阳就急切地出院,返回宣城继续战斗。
1945年秋,日军投降。不久,新四军奉命渡江北撤,向阳随部队走到溧阳县戴埠镇时,宣城县委研究决定让他和彭海涛返回,坚持就地斗争。向阳重伤初愈,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于10月和彭海涛带着一个加强排,回到了宣城。
11月的一天傍晚,向阳和彭海涛带领的队伍,走到宣、郎、广、宁四县交界的鸦山地带时,遭到国民党的一个师的围攻,部队被打散。第二天,战士们依然各自为战,向阳、彭海涛等五六人与敌在山头周旋,至夜方突围,撤到郎溪不山林地区隐蔽了两天。
第三天,向阳和彭海涛各带两名战士分头寻找失散同志,5日,向阳等来到洪林桥林家岗一带,10日,向阳正在林家岗林正木家洗澡时,被国民党情报员陈华章发现,遭到国民党新七师、县常备队和洪林乡反动武装的合击,突围时不幸连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噩耗传开,乡亲们悲痛万分,冒着生命危险,把向阳的遗体埋葬在林家岗冲里。1979年,中共宣城县委在向阳乡(原亲睦乡)建造了“向阳烈士陵园”,把烈士墓重新迁进陵园。
1958年,李春甫烈士的遗孀黄金定老太献出了向阳的照片、杯子、鞋子等遗物,泣不成声地说:“向阳真是我们宣城人民的好儿子。”战士雷强曾和向阳合盖过一条被子,寒冬的深夜,向阳总是用自己的胸膛温暖着他的冷脚。他说:“时至今日想起向阳,也是温暖如春啊!”
向阳既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又是出色的宣传鼓动者。有一首歌写游击队去打仗:
“去贡村哎,‘黑头’八条枪,吃酒席,还要打麻将,送他见阎王!我们去,两条枪,把他们都缴光!”
这些朴实、明快、爱憎分明的皖南民歌歌词,深受群众的喜爱,广为传播。
来源:晚上没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