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迪士尼韩剧《暴风圈》9 月 22 日上线后,48 小时内因全智贤主演引发舆论海啸 —— 豆瓣评分从 7.1 跌至 4.2,爱奇艺、腾讯视频下架剧集,海蓝之谜、LV 等品牌紧急切割代言,这场争议正改写跨国娱乐产业信任法则。
迪士尼韩剧《暴风圈》9 月 22 日上线后,48 小时内因全智贤主演引发舆论海啸 —— 豆瓣评分从 7.1 跌至 4.2,爱奇艺、腾讯视频下架剧集,海蓝之谜、LV 等品牌紧急切割代言,这场争议正改写跨国娱乐产业信任法则。
《暴风圈》的冒犯并非单一事件:剧中将现代化大连拍为棚户区并加灰暗滤镜,篡改苏轼诗句归属,更让全智贤饰演角色说出 “中国总倾向于战争” 的荒谬台词,搭配疑似五星红旗配色地毯被踩踏画面。专家指出,这种 “意识形态输出” 通过隐晦符号抹黑中国,比直接辱华更危险。而全智贤 9 月 21 日的中韩双语道歉仅称 “遗憾误解”,未回应具体争议,被批 “敷衍”,其团队过往也有文化认知双重标准 ——2014 年曾因广告标注 “长白山” 而非韩国 “白头山” 终止合作。
商业市场反应迅速且残酷:海蓝之谜删博、伯爵撤广告,LV 评论区被 “抵制” 刷屏,部分品牌旗舰店 24 小时掉粉 3 万,替代代言产品销量涨 200%。此前全智贤是 “限韩令” 下少数维持在华商业价值的韩星,韩对华音像出口曾同比增 2.5 倍,但业内预计此次事件将让韩娱公司损失超 3400 万美元潜在收入。视频平台也连夜撤下剧集花絮,韩剧播放量两日内从 2.5 亿次降至 1.7 亿次,观众从好奇转向抵制。
中韩网民态度分裂:韩网 70% 认为中国观众 “反应过度”,中国社交平台 #禁韩令重启# 阅读破 10 亿次,这种差异暴露文化隔阂 —— 韩方视之为 “创作自由”,中方视作 “底线冒犯”。更值得警惕的是,迪士尼投资的《暴风圈》由韩方主导创作,“西方资本 + 本土创作” 模式让意识形态偏见借商业产品传播,海外华人博主制作的 “辱华镜头合集” 三小时播放破百万,观众对隐性偏见高度警惕。
如今,全智贤十五年 “国民女神” 形象因三秒争议台词崩塌,其超话已暂停打榜。对跨国娱乐产业而言,这场信任危机更该成为审视文化传播伦理的警钟:在文化主权意识觉醒的当下,模糊尊重底线的投机行为,终将面临商业与道义的双重清算。
来源:咕噜噜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