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权的南郡太守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写信劝说刘备,道:“陛下认为您和关羽的感情能否比得上您和先帝的感情?荆州地盆盘的大小,和全国相比又怎样呢?都是仇敌,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如果能把这点儿想明白,陛下该怎么办就一目了然了。”刘备置之不理。
魏朝泱泱
黄初二年(221年)七月,蜀汉皇帝刘备亲自率领各路军队进攻孙权;孙权一面布置兵力,一面遣使向刘备求和。
孙权的南郡太守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写信劝说刘备,道:“陛下认为您和关羽的感情能否比得上您和先帝的感情?荆州地盆盘的大小,和全国相比又怎样呢?都是仇敌,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如果能把这点儿想明白,陛下该怎么办就一目了然了。”刘备置之不理。
当时有人传言诸葛瑾向西勾结刘备,孙权说:“我和诸葛瑾是过命的兄弟,他不会背叛我的,如同我不会背弃他一样。”然而流言斐语不止。镇西将军陆逊接替吕蒙镇守西边,上表孙权说:“卑职也坚信诸葛子瑜不会通敌卖国。“孙权回信,说:“很好。”
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在巫县击溃孙权的将领李异、刘职以后,四万蜀军继续向秭归进军。武陵蛮各部首领纷纷请求派兵攻打孙权。孙权提拔陆逊为大都督,持节,统领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对抗蜀军。
吴、蜀大战在即,魏文帝曹丕作壁上观。他要大臣们分析刘备是否真会为关羽报仇,进攻孙权。侍中刘晔说:“刘备手下多是荆州人,替关羽报仇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向东夺取荆州,以显示自己和本国的威力。”曹丕深以为然。
八月,孙权派遣使者向魏称臣,奏章中使用谦卑的言辞,还将樊城败将于禁等人送还。魏朝大臣纷纷祝贺,唯独刘晔说:“孙权无故投降,一定是内部发生危机。如今天下三分,我们占有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吴和蜀各据险要,两国相斗,我们应大举渡江袭击孙权。蜀从外部进攻,我们从内部偷袭,不出十天,吴必亡。吴亡蜀弱,即使将荆州割让给刘备,也势不能久。”文帝说:“你这是什么话?哪有人家投降称臣却发兵讨伐的道理。”
文帝欣然接受吴国的归降,提出对应的条件,那就是孙权必须交出世子入洛为人质。于禁被送到洛阳,头发胡须全白了,形容枯槁、憔悴,见到文帝,哭着下拜叩首,见者无不动容。文帝表现得很慷慨,以古代秦穆公和孟明视的故事做比喻来安慰他,任命他为安远将军,命他一夜休整后北上邺城拜见先帝曹操的陵墓。曹丕却事先命人在高陵外面屋子的墙壁上绘制“关羽得胜”、“庞德发怒”、“于禁投降”、“曹仁沉马”的连环壁画。于禁看到这些,羞愧而死。
曹丕这人,还真是不地道,水平、气量不行。于禁是败了,当时关羽围攻,他率领数万人驻扎郊外,大雨引发汉水暴溢淹没营寨,于禁兵败,为求生而降敌,后来回到本土。曹丕身为国君,要么罢黜他,要么依律处死他,偏偏选择在武帝曹操的陵园作画戏弄羞辱他,这也太不像话了!
说这话的人是三国奇女子辛宪英,侍中辛毗的女儿,泰山豪族羊耽的妻子。
魏文帝曹丕征发上万人修筑陵云台。
七月十九日,派太常邢贞带策命出使孙权,封他为吴王,为表示尊礼,加赐九锡。侍中刘晔力谏不能,说:“不可以封孙权为异姓王。先皇帝戎马一生,征伐天下,已拥有全国十分之八的领土,威德震动海内;陛下您接受汉帝的禅让,做了真皇帝,德合天地,声播四远。孙权虽有才略,不过是汉朝的骠骑将军、南昌侯而已,如今陛下不得已接受他的归降,可以晋封他将军的称号,封他为十万户侯,却不能一下子封他为王。给他加上王的称号,使江南的人和他确立君臣关系,不啻为猛虎加上双翼!如若孙权击败蜀军,对我陛下阳奉阴违,陛下发怒出动军队征伐他,他就可以从容对百姓说:‘我们委身于中原朝廷,不爱惜珍宝,按时贡献,不失礼节;但朝廷却无缘无故地征讨消灭我国,俘虏我们的人民去作他们的奴仆和婢妾。’吴国民众被这种话鼓动,感慨愤怒,君臣一心,战斗力十倍,到时候就难办了。”文帝不听。曹魏的将领藏霸等人也都认为吴国已经归附,于是放松边防守备。整个魏国,到处呈现一派岁月静好的局面。
凌云台也建好了,高大壮丽,南瞰嵩山,北视黄河,西望雄关,东睹中原,好一个魏朝泱泱。
十月初二,文帝曹丕在凌云台大宴群臣,特地邀请前朝三公杨彪入席,以上宾之礼对待他,主动敬酒给他,赐延年杖、凭肘几,允许他布衣弁冠上朝;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品级中二千石;上朝时,班位仅次于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特许他在门前施用“行马”,设置吏员和士卒,以示优待和尊崇。
——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未完待续!
来源:时光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