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再受关注!医生:常吃茼蒿的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这5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0:12 1

摘要:谁能想到,小时候饭桌上的“边角蔬菜”茼蒿,竟然悄悄成了高血压人群的“养生新宠”?可医生却提醒:再好也别吃错,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有5点真的要小心。

谁能想到,小时候饭桌上的“边角蔬菜”茼蒿,竟然悄悄成了高血压人群的“养生新宠”?可医生却提醒:再好也别吃错,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有5点真的要小心。

茼蒿这种绿叶菜,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内里藏着许多讲究。它的香味独特,夹在火锅里、清炒中,总有种让人“上头”的清新感。

很多人喜欢茼蒿,是因为它“通气又利水”,吃完总觉得身体轻松点。它确实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便秘,尤其适合久坐少动的上班族。

但高血压人群吃茼蒿,却不只是看它“清淡”就放心。茼蒿虽然钠含量不高,但它含有一定量的钾元素,这个元素对调节血压有帮助,但摄入过多,也可能对肾功能不佳的人带来负担。

尤其是本身体内钾排出能力差的人,比如一些老年患者,如果天天吃、大量吃茼蒿,反而容易引起高钾血症,这可是会带来心率异常等风险的。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茼蒿有很强的“通便”作用,看似好事,但对于肠胃功能弱、容易腹泻的人来说,吃多了反而可能引起肠道刺激,导致腹泻加重,甚至电解质紊乱。

茼蒿含有一种叫精油的成分,正是它的香味来源。这类挥发性植物油虽然能提神醒脑,但对部分人来说也有刺激性,尤其是空腹或脾胃虚寒者,吃完可能会出现胃胀气、泛酸的情况。

有些中老年人喜欢把茼蒿当“药菜”,觉得吃它就能“降压排毒”。医生要提醒一句,这种想法容易走偏。降压是一个系统调节的过程,单靠某种食物,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很多人爱吃茼蒿火锅,但火锅汤底如果太重口味,比如加了太多盐、辣椒或高油脂材料,反而会让茼蒿“清淡”的特性被掩盖,吃进去的钠摄入量就不知不觉超标了。

所以如果你是高血压人群,吃茼蒿时要避免“配错菜”。比如搭配肥牛、午餐肉、宽粉等高脂高盐食材,不仅抵消了茼蒿的清爽感,还可能增加血脂负担

再说加工方式,很多人喜欢炒茼蒿时多放油、蒜蓉、蚝油等调味料,结果炒完以后这道菜的能量密度直线上升,远比你想象中“重口”,对控压并无益处。

茼蒿属于性凉的蔬菜,吃多了容易伤脾胃,特别是早上空腹、晚饭后大量进食,容易引起脾虚泄泻,长期下来对消化系统是一种慢性刺激。

高血压患者很多都有睡眠问题,而茼蒿中含有一定的芳香族化合物,虽然能缓解焦虑,但也可能让部分人夜间精神兴奋,吃得太晚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说到这里,不妨回头看看自己家的餐桌:是不是每次茼蒿都炒得很“重口”?是不是一周吃三四次茼蒿还觉得不够?是不是总觉得“吃植物就一定健康”?食物适量才是王道。

有人说,茼蒿“性寒味苦”,符合“清热解毒”体质,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体寒怕冷、四肢冰凉的人,吃太多茼蒿反而会加重不适,容易出现乏力、胃寒等问题。

而茼蒿的草酸含量虽然不如菠菜高,但也不算低,和豆腐、牛奶等高钙食物一块吃时可能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如此,对骨骼健康其实不利。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茼蒿特别容易吸附农药残留,尤其是叶片细密、表面积大,要特别注意清洗,农残问题不容忽视,尽量用流动水多次冲洗,再用淡盐水浸泡几分钟。

茼蒿的保存也有讲究,放冰箱超过三天容易发黄变味,亚硝酸盐含量可能上升,不推荐吃放久的。买回家最好尽快食用,吃多少买多少。

高血压患者多伴随代谢综合征,茼蒿虽然低热量,但因其利尿作用较强,若与利尿类药物同时作用,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需格外留意饮水量和排尿情况。

再来谈谈地奥心血康胶囊这种中成药,其中核心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在冠心病、胸闷气短等方面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并非人人适用。

中药讲究辨证施治,这种中成药更适合瘀阻血脉、气滞血瘀型体质的人群,体质偏寒、阴虚火旺者则未必适合,一定要根据专业医师指导,切勿自行购买长期服用。

回到茼蒿,吃它不是问题,关键是吃得对、吃得巧。别把它当“灵丹妙药”,更不能每天一把当饭吃。均衡饮食、合理搭配,才是高血压人群稳住血压的根本。

饮食这件事,就像走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再好的食物,吃多了都可能变成负担。营养多样性比单一的“健康标签”更重要,这是保持身体平衡的真正秘诀。

回顾我们常见的绿叶蔬菜,茼蒿不是唯一的选择。替换原则就很实用:今天吃茼蒿,明天可以换成油麦菜、莴笋叶、空心菜,不同蔬菜组合,让身体从不同角度获得营养。

最后一个小建议,吃茼蒿时不妨搭配点温热性的食材,比如生姜、红枣、枸杞,既能中和寒性,又能提升口感。食物搭配的智慧,才是养生真正的门道。

吃得对,不如吃得巧;懂得吃,胜过盲目补。茼蒿虽好,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是高血压人群,谨慎一点,身体才能少走弯路。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旭.《现代蔬菜营养与健康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5):217-222.

2. 杨林.《膳食钾摄入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6):907-910.

3. 梁敏.《绿叶蔬菜草酸含量及其与钙吸收相关性研究》[J].营养与健康,2021,13(3):45-49.

来源:陈咕噜谈娱乐说宠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