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教育宣传周:山西金融行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0:32 1

摘要:9月15日至21日,山西省以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 为主题,开展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此次活动由山西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证监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统筹推进,联动全省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多部门,通过 “本土化IP赋能、场

中国金融网 | 金岩

9月15日至21日,山西省以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 为主题,开展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此次活动由山西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证监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统筹推进,联动全省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多部门,通过 “本土化IP赋能、场景化体验创新、长效化机制构建” 的模式,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基层,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金融教育生态。

监管统筹:构建 “三级联动+科技赋能” 立体网络

山西金融监管系统以 “系统性谋划、精准化实施” 为核心,构建起跨部门、多层级的宣传体系。启动仪式上,山西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阚超明确提出,要将金融宣教与基层治理、风险防控深度结合,推动金融知识从 “广覆盖” 向 “深渗透” 转变。为此,全省建立三大机制:

三级联动机制:省市县三级金融监管部门同步部署,创新推出 “山西金融消保直通车”,深入11个地市的乡镇集市、田间地头,通过流动宣讲、现场答疑等形式,为农民讲解 “农业贷款权益保护”“防非反诈技巧” 等实用知识,打通金融教育 “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机制:上线 “晋消保” 数字展厅,设立金融监管、金融学堂、以案说险等六大板块,为公众提供 “掌上金融知识库”。例如,“风险提示” 栏目针对老年群体推出《养老诈骗常见套路解析》动画,点击量超10万次;“金融学堂” 栏目发布《征信报告解读指南》等科普文章,累计阅读量达8.5万人次。

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 “风险提示送上门” 行动,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向居民推送反诈短信300万条,开展线下宣讲2000余场,覆盖群众超50万人次。

协会联动:激活 “行业协同+文化融合” 双轮驱动

山西省银行业协会与保险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金融教育从 “单兵作战” 向 “集团攻坚” 转变。

银行业协会:牵头开展 “山西好风光 消保伴你行” 主题活动,组织5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在太原市钟楼街设立20余个地市主题打卡点。活动融合清徐砖雕、寿阳勾艺等非遗文化,设置 “金睛钓手”(识别非法理赔陷阱)、“火眼定投”(辨别投资骗局)等互动游戏,吸引近万人次参与。同时,通过 “锦绣天府 消保护航”H5平台,发动会员单位引导客户参与线上答题,参与人次突破50万。

保险行业协会:推出 “潮玩消保 智趣同行” 系列活动,包括 “保险知识闯关”“消保情景剧” 等。例如,平安人寿山西分公司联合同业设计 “非法代理退保” 场景沙盘,让消费者在模拟决策中理解风险,活动覆盖群众超8000人。

机构实践:打造 “精准触达+特色创新” 山西样本

全省金融机构结合地域文化与群体需求,推出一批 “接地气、有实效” 的宣传活动。

校园场景:守护青春 “钱袋子”

招商银行太原分行:携手山西交通广播开展贷款知识直播,覆盖听众689万人次,重点讲解 “校园贷陷阱”“理性消费” 等内容,公众号留言超 634 条。

渤海银行太原分行:走进太原师范学院,通过 “消保快问快答”“反诈剧本杀” 等形式,拆解 “兼职刷单”“冒充老师诈骗” 等套路,发放宣传手册 3000 余份。

乡村场景:筑牢农村 “防护墙”

农业银行朔州市分行:走进右玉县施官屯村,开展 “金融知识乡村行” 活动。工作人员用方言讲解 “假冒银行人员骗存款”“虚假农业补贴诈骗” 等案例,现场模拟 “快递丢失理赔” 等诈骗场景,吸引200余名村民参与互动。活动中,该行还向老年群体赠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并走访行动不便的农户,提供 “一对一” 金融咨询。

绛县农商银行:组建 “金融宣传小分队”,深入400余户农户家中,通过 “方言 + 案例” 形式讲解存贷款权益保护,发放《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手册》1.5万份。同时,在15个金融服务驿站设置宣传角,张贴反诈海报、播放科普视频,覆盖群众超1000人次。

特殊群体:传递金融 “温度”

华夏银行太原分行:走进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为200余名新生及教师开展金融知识讲座。针对听障学生,工作人员通过手语翻译和图文演示,讲解 “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电信诈骗防范技巧”;针对视障学生,提供盲文版宣传手册,并手把手指导使用手机银行安全功能。

交通银行吕梁分行:在吕梁金融教育基地开展 “红色金融润初心” 活动,采用 “双讲师” 模式:一位讲师讲述革命时期的金融故事,另一位讲师剖析 “养老诈骗”“非法集资” 等案例。活动吸引150余名老年群体参与,现场发放《老年人金融安全指南》500余份。

参与意义:多维价值凸显,助力金融生态优化

对公众:提升素养,守护财产安全

通过案例讲解、互动体验,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显著提升。例如,“晋消保” 数字展厅的 “以案说险” 栏目,通过《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全流程解析》等视频,帮助用户掌握 “查资质、验渠道、问政策” 三步防骗法,累计观看量超12万次。活动期间,全省共拦截电信诈骗案件32起,避免经济损失280万元。

对行业:树立形象,增强信任基础

金融机构通过 “走出去” 宣传,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例如,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在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 “金融第一课”,通过 “四不要” 原则(不透露验证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受资产冻结令、不转账到安全账户)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活动后该校学生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比例提升至92%。此类活动有效提升了金融行业的社会认可度,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活动期间公众对山西银行业的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

对地方:赋能发展,服务战略需求

金融教育与山西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 等战略深度结合。例如,“山西好风光 消保伴你行” 活动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非遗展示结合,既提升了公众金融素养,又促进了地方文化传承,活动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曝光量超500万次。同时,金融机构通过 “为民办实事” 示范案例评选,推出10大惠民举措,如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的 “助农贷款绿色通道”、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的 “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 等,直接惠及企业和农户超2万户。

深度评论:山西金融教育的 “创新密码” 与未来方向

创新点:以 “本土化+场景化” 破局

场景融合化:将金融知识与山西特色场景结合,如晋剧小品揭露非法代理退保陷阱,非遗漆扇制作融入反假币知识,乡村“村K”舞台变身金融课堂,让知识传递更具文化共鸣。

服务一体化:将金融教育与便民服务结合,如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在 “共富共美金融驿站” 提供 “社保卡激活+金融知识讲解” 一站式服务,累计办理业务2000余笔,解答咨询1500余次。

未来方向:从 “集中宣传” 到 “生态构建”

尽管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但仍需在 “精准度” 与 “长效性” 上持续发力:

精准化分层教育:依托大数据分析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推出 “定制化” 宣传内容。例如,针对小微企业主,重点讲解 “对公账户安全”“融资诈骗防范”;针对青少年,开发 “金融知识闯关游戏” 等数字化产品。

长效化机制建设:完善 “监管+协会+机构+社区” 协同机制,将金融教育纳入社区网格员日常工作,建立 “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定期开展常态化宣传。例如,交通银行吕梁金教基地与公交公司合作,在50余辆公交车上张贴反诈标语,覆盖乘客超10万人次。

数字化工具应用:优化 “晋消保” 数字展厅功能,增加 “智能问答”“风险测评” 等交互模块,实现 “线上学习—线下实践” 闭环。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 “金融知识挑战赛”,吸引年轻群体参与。

从 “金融消保直通车” 的田间宣讲到 “晋消保” 数字展厅的云端科普,从非遗文化与金融知识的巧妙融合到特殊群体的精准守护,山西金融教育宣传周用 “有温度、有特色” 的行动,诠释了金融为民的初心。未来,随着长效机制的完善,山西金融教育将成为推动地方金融生态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山西经验”。

来源:金融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