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专用除草剂有哪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09:10 1

摘要:麦冬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园林绿化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常面临杂草丛生的问题。杂草不仅与麦冬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严重影响麦冬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麦冬专用除草剂成为现代种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详细介绍麦冬种植中常用

麦冬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园林绿化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常面临杂草丛生的问题。杂草不仅与麦冬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严重影响麦冬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麦冬专用除草剂成为现代种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详细介绍麦冬种植中常用的除草剂类型、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帮助种植者高效解决杂草问题。

一、麦冬专用除草剂的常见类型
根据作用机制和除草谱的不同,麦冬专用除草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土壤封闭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主要在播种后出苗前使用,通过在地表形成药膜,阻止杂草种子萌发。常用药剂包括:
- 乙草胺: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等效果显著,持效期约60天。使用时需保持土壤湿润以增强药效。
- 二甲戊灵:广谱性封闭剂,可防除多数一年生杂草,尤其对阔叶杂草如藜、苋等有较好效果。推荐用量为33%乳油150-200毫升/亩。


2. 茎叶处理型除草剂
针对已出土的杂草,通过叶片吸收传导杀死杂草。麦冬田常用选择性除草剂包括:
- 精喹禾灵:专杀禾本科杂草,对麦冬安全。5%乳油每亩40-60毫升兑水喷雾,3天后可见杂草心叶发黄。
- 灭草松:对莎草科和部分阔叶杂草有效,48%水剂每亩100-150毫升,需在杂草3-5叶期使用。

3. 复配制剂
为扩大杀草谱,常将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复配使用。例如:
- 乙·喹禾灵(乙草胺+精喹禾灵):兼具封闭和茎叶处理效果,尤其适合禾阔双除。
- 二甲·灭草松:对麦冬田常见杂草如香附子、马齿苋等有协同防效。

二、使用技术要点
1. 时期选择
- 封闭处理应在麦冬移栽后3天内完成,土壤湿度以60%左右为宜。
- 茎叶处理需避开麦冬抽薹期,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


2. 剂量控制
严格按推荐剂量使用,过度施用易导致药害。例如乙草胺超过300毫升/亩可能抑制麦冬分蘖。

3. 施药方法
采用扇形喷头压低喷雾,避免药液飘移。对于多年生杂草如芦苇,需定向涂抹草甘膦(需加防护罩)。

三、注意事项与生态保护
1. 轮换用药
长期单一使用同种除草剂易导致杂草抗性。建议每季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

2. 安全间隔
采收前30天应停止用药,避免农药残留。浙江产区经验表明,合理用药的麦冬有机磷残留检出率可降低76%。

3. 生态防控结合
可配合黑色地膜覆盖(厚度0.01mm以上)或稻壳覆盖(厚度5cm),减少除草剂用量。四川部分基地通过"封闭剂+覆盖+人工补除"模式,成功将化学除草频次从每年4次降至2次。


四、区域性用药差异
不同产区因杂草群落差异需调整用药策略:
- 浙江产区:以稗草、水花生为主,推荐使用二甲戊灵+灭草松组合。
- 四川产区:香附子、牛筋草多发,需配合氯吡嘧磺隆进行专项防除。
- 福建产区:雨季较长,宜选用丙炔氟草胺等耐雨冲刷药剂。

五、药害补救措施
当出现叶片黄化、生长停滞等药害症状时:
1. 立即喷淋清水冲洗叶片残留药剂。
2. 追施尿素5公斤/亩+芸苔素内酯10毫升/亩,促进恢复。
3. 严重地块建议补种,并改用人工除草过渡一季。

随着绿色种植理念的普及,麦冬除草正朝着精准施药、生物防控方向发展。江苏等地已开始试用微生物除草剂(如胶孢炭疽菌制剂),对部分杂草防效可达70%以上。种植者应结合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杂草管理方案,在保障产量的同时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来源:百姓健康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