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PV不是洪水猛兽,但它也从不是无害的“路人甲”,尤其是某些高危型HPV,一旦长期携带不清除,可能诱发宫颈癌。可怕的是,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连疼都不疼一下。
洗内裤的时候,有时上面会有点异样?颜色、气味、或是奇怪的分泌物……
大多数人一笑置之,觉得小题大做。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信号”,可能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你身体里的“敲门砖”。
HPV不是洪水猛兽,但它也从不是无害的“路人甲”,尤其是某些高危型HPV,一旦长期携带不清除,可能诱发宫颈癌。可怕的是,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连疼都不疼一下。
老李的女儿小琳,27岁,平时挺注意卫生,也不乱交往。可最近她总觉得内裤上老是“出油”,有股淡淡的腥味,还带点浅褐色分泌物。以为是炎症,去药店买了点洗液,结果一个月后还没好。
后来陪闺蜜做体检,顺手做了个TCT和HPV检查,结果显示她感染的是HPV16型,属于高危型。医生问她为什么不早点来?她说:“就觉得是普通炎症,能拖就拖……”
我们医生最怕的不是病,而是“拖”。HPV感染早期真的没啥大动静,多数人甚至没症状,体内默默潜伏,等有一天它搞出事来,已经不是“洗洗就能好”的问题了。
第一种是颜色异常。如果你发现内裤上有持续性偏黄、浅褐色或粉红色分泌物,而且不是经期前后,那就得警觉了。尤其是这些分泌物带点“胶质”感、量不多但常常有,那可能是宫颈上皮有变化,一些HPV感染者就会这样表现。
第二种是味道改变。正常的分泌物是无味或轻微酸味的,一旦出现刺鼻的腥臭味,甚至“铁锈味”,就要注意了。特别是和颜色异常搭配出现,基本可以排除普通的霉菌或滴虫感染,可能是宫颈黏膜受损或慢性刺激导致的病变。
这些不是HPV的“专属信号”,但和HPV感染高度相关。就像看到房顶漏水,不一定是下雨,但你得查查是不是屋顶出了问题。
HPV的全称是人乳头瘤病毒,它有100多种类型,其中14种被归类为高危型,包括HPV16、18、33、45等。它们的“名声”,跟宫颈癌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数据,中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1万人,而其中超过85%都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
但这里一定要说清楚:感染HPV≠宫颈癌。大多数HPV感染者,1到2年内能靠自身免疫清除。
问题在于——部分人无法清除,感染变成持续状态。这种持续感染最容易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再往后发展,才是宫颈癌。
有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感染若持续超过24个月,宫颈癌风险会提高5倍以上。
过去我们总觉得HPV离自己远,甚至把它和“放荡”画等号。其实不然。HPV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为主,但并不仅限于此。共用毛巾、内裤、浴巾、马桶圈,甚至手的接触,都可能传播。
而且近年来,HPV感染者越来越年轻。一项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的研究中提到,25岁以下女性HPV感染率超过25%,比10年前翻了一倍。部分原因是年轻人对性健康知识的匮乏,另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早期症状和定期筛查。
我记得有一位35岁的单亲妈妈,小店老板,平时不舍得花钱体检。她来就诊的时候,已经是宫颈原位癌,做了全子宫切除。她说自己三年前就做过一次HPV检查,当时提示阳性,但没敢告诉家人,也没空去复查。
“我那会想着,等孩子大点再说……谁知道,就这么拖到了癌。”她眼里没多少泪,只有悔。
这个故事我总跟病人讲,不是为了吓人,而是提醒大家:HPV不是洪水猛兽,但不能拖着不理。身体在给你信号,你不能装聋子。
先说疫苗。国家已经批准了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分别覆盖不同型别。虽然九价最全,但不是人人都适合打九价。年龄越小越好,9-14岁女孩只需打2针,保护率最高,但即使你30岁了,也不是“打了白打”。
疫苗不能清除已感染的病毒,但可以预防未来感染新的高危型,特别适合那些已感染但还没出现病变的人群。
再说检测。宫颈癌筛查建议21岁开始,尤其有性生活的女性,每3年做一次TCT+HPV联合检测。别等到内裤都在“报警”了才想起来检查。
治疗方面,HPV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能彻底杀灭病毒,但可以通过提升免疫力、局部物理治疗(如冷冻、电灼、激光)来清除病毒或控制病变。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保守观察”还是“积极干预”。
切忌自己买药乱用、用洗液胡乱冲洗,这样反而容易破坏正常菌群,降低免疫力。
HPV这个病毒,不疼、不痒、不闹腾,它不像感冒那样来得猛烈,也不像肿瘤那样迅速致命。它就像是那种“披着羊皮的狼”,你若心大,它就能在体内扎根生长,等到你发现它“真面目”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不得不做选择的那一步。
所以啊,别再对内裤上的小变化掉以轻心。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扛过去”,尤其是HPV这种“沉默的杀手”。你以为的不在意,可能就是它最喜欢的“温床”。
我做了十几年妇科,每年都能碰到不少“早该来但没来”的病人。有时候,一张早期检查报告,能救的不只是子宫,还有整个人生轨迹。
女人的身体不是铁打的,别总想着拖一拖、忍一忍,有些问题,真的不等人。
你觉得女性应该从几岁开始接种HPV疫苗?你或你的家人有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吗?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王建六,李明,张慧.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0):1832-1836.
[2]中国疾控中心.宫颈癌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
[3]李艳,林红,吕薇.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4,40(06):619-622.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杨医生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