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年寻子终团圆,10个月后遭拉黑2023年6月,雷武泽历经22年艰辛寻回被拐儿子川川,曾感动全网。然而,短短10个月后,川川因无法忍受父亲的过度控制,将其微信拉黑。雷公在直播间晒出聊天记录,称“儿子被买家养得没了人性”,甚至要求注销川川户口断绝关系。
寻子22年的“雷公”雷武泽近日因直播言论再陷舆论风暴。
他公开指责被“买家”养大的儿子川川“不算人”,并控诉其避而不见,甚至扬言“老子哪里做错了”。
这场因控制欲、流量争议与亲情撕裂引发的闹剧,让网友直呼“比陌生人更窒息”,更引发关于寻亲家庭情感重建的深刻反思。
22年寻子终团圆,10个月后遭拉黑2023年6月,雷武泽历经22年艰辛寻回被拐儿子川川,曾感动全网。然而,短短10个月后,川川因无法忍受父亲的过度控制,将其微信拉黑。雷公在直播间晒出聊天记录,称“儿子被买家养得没了人性”,甚至要求注销川川户口断绝关系。
川川成长于广东富裕家庭,养家祖父母对其溺爱有加,而雷公原生家庭经济普通。川川拒绝公开认亲、迁户口及参与家庭直播,雷公却执着于“法律回归”,公开指责养家为“买家”,甚至将私密对话曝光,被批“将亲情异化为流量工具”。
雷公始终以“您”称呼儿子,自称是“写信养成的习惯”,却让川川感到“被道德枷锁勒住喉咙”。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表面恭敬实则疏离的沟通方式,暴露了父子关系的权力不对等。
雷公在寻亲成功后迅速转型“网红”,直播带货、策划微短剧,甚至公开川川隐私。川川多次拒绝曝光,雷公却称“这是为了缩小与养家的经济差距”。网友讽刺:“父爱是假,吸血流量是真”。网友:陌生人都觉得窒息
雷公晒出的聊天记录中,满屏质问与指责引发网友不适:“每一句‘您’都在提醒儿子欠他的债”“这不是父爱,是PUA”。更有评论直言:“孩子也是受害者,凭什么替人贩子和父母的执念买单?”
对比寻亲“正面教材”与孙海洋、郭刚堂等寻亲家长的“放手哲学”不同,雷公的极端做法成反面案例。孙海洋曾表示:“孩子找到后要像握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多。”而郭刚堂之子至今与养家保持联系,父子关系融洽,印证“尊重比血缘更重要”。专家:双重情感债务撕裂亲情
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指出,被拐子女常陷入“双重情感债务”——既无法否定养恩,又难回报生恩。雷公对养家的攻击加剧了川川的身份认同困境,最终将其推向对立面。
面对质疑,雷公坚称自己“一切为儿子好”,并辩解直播带货是为“与川川创造共同话题”。他坦言:“22年的苦不能白受,孩子必须回归原生家庭!”矛盾的自省与固执
雷公虽承认“前期操之过急”,但仍将矛盾归咎于“买家洗脑”和“川川冷漠”。清明节前,双方经友人调解重新加回微信,但网友担忧:“暂时的妥协能否化解根深蒂固的控制欲?”
雷公与川川的悲剧,撕开了寻亲家庭的隐秘伤疤——血缘无法瞬间填补20多年的情感空白,更不该成为道德绑架的武器。
正如网友所言:“真正的爱,从不在执念的牢笼里,而在放手与成全的微光中。”
你如何看待雷公的“窒息式寻亲”?
亲情重建中,父母与子女该如何找到平衡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僶僶僶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