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观山湖区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的有:中共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工作委员会、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综合协调部、中共观山湖区委宣传部;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的是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嘉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燕。
9月19日,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此次共有120个模范集体和180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其中,观山湖区有3个集体、1名个人上榜。
大会现场(图片来源:天眼新闻)
此次观山湖区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的有:中共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工作委员会、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综合协调部、中共观山湖区委宣传部;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的是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嘉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燕。
据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中,观山湖区一直以来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具有省会中心城区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观山湖区获表彰的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及参会人员合影
其中,金华园街道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形成了“一条主线,三个聚焦,六共目标”的工作模式。聚焦互嵌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和美家园”,凝聚辖区力量打造“共建联盟”工作平台,解决群众难题500余件,完成83个“一圈两场三改”项目,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互帮互助行动约5000次,“社区是我家”成为群众共识,嵌入式社区服务全域覆盖。聚焦阵地建设,涵养共居共学“和美土壤”,将公园、广场等打造成“实景课堂”,形成“1+1+N”的共同体意识宣传矩阵,融入民族团结理念开展各类活动,吸引线上线下超50万群众参与,架起了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聚焦机制建设,激活共事共乐“和美动能”,创新多种机制,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开展普法教育,探索商务楼宇包保服务机制,为民族团结注入动能。
观山湖区高铁经济带服务中心综合协调部则将贵阳北站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连心桥”“会客厅”“服务台”。发挥“连心桥”功能,畅通交往交流“大动脉”,通过站地联动强协同,构建区域服务管理协商调度机制,保障各族旅客安全有序出行,成立服务专班为民族地区开通务工专列,推动各民族深度交往交融。同时,发挥“服务台”功能,传递共享共融“暖能量”,组建志愿服务队提供暖心服务,建立投诉快速反馈机制,增设便民设施,协调开通“赛事专列”“文化专列”等主题列车,链接村超、村T等文旅IP,以“高铁+文旅”的模式,架起共同富裕的“纽带”。此外,还发挥“会客厅”功能,营造民族团结“生态圈”,多维度展示贵州各地特色文化、风土人情与美食,全年策划各类主题活动,吸引各族旅客超10万人次参与,在歌舞交融中厚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海报嵌入北站灯箱、立柱、电子屏等,让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观山湖区委宣传部以“四新”工作模式全面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通过“三类深化”解码民族团结宣传新路径,在理论宣讲、文明城市创建和新闻宣传中深化相关教育和内涵,覆盖各族群众近10万人次,刊发相关报道1200余条,阅读量超2000万次。同时,以“三种结合”拓宽民族团结教育新维度,结合文明实践、模范培塑和融媒宣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宣传先进事迹,制作优秀作品。此外,还搭建“三个平台”,即“民族团结+文化体验”的民族大联欢宣传教育平台、“民族团结+传统传承”的灯会庙市交融平台、“民族团结+社区运动”的社区运动会共融平台,激发民族团结实践新动能。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行动、专项督查行动及“青春矩阵”民族团结正能量网络传播行动等“三项行动”,开启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声传得更远更响。
陈燕作为嘉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立足基层实际,创新构建“三个互嵌”体系。通过善做文化互嵌的践行者,打造“乡愁记忆”,开设主题阅读空间,组织“一家亲”系列活动,促进文化认同。勇做民生服务的开拓者,聚焦“一老一小中青年”,组建老年文体队伍,建立“石榴籽训练营”,提供便民服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争做治理创新的引领者,创新“一亭一会一联一栏”治理机制,打造“社工专业化服务团队”,推动社区治理从“物理嵌入”向“情感融合”升华。敢做侨心相连的筑桥者,依托“侨胞之家”,组织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建立“侨眷关爱档案”,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温暖家园。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观山湖区获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是观山湖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将激励更多的集体和个人投身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为推动观山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观山湖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