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恒烽:以药为媒 绘就产业新画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9:06 1

摘要: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子午岭林区郁郁葱葱,既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更是蕴藏丰富宝藏的天然中药材库。扎根这片沃土的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多年深耕中药材产业,用实干奏响了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动人乐章。

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子午岭林区郁郁葱葱,既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更是蕴藏丰富宝藏的天然中药材库。扎根这片沃土的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多年深耕中药材产业,用实干奏响了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动人乐章。

走进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的大规模标准化种植基地,仿佛闯入了中药材的“专属天地”。层层叠叠的梯田如直入云端的天梯,气势壮观。黄芪、黄芩、柴胡、板蓝根等道地中药材整齐排布,长势喜人。田间,机械工娴熟作业,翻出一道道平整的土壤。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华池恒烽创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签订种植订单、推动土地流转、提供劳务岗位、实行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12个村、30个合作社、2万余农户增收,真正实现了产业兴与百姓富的双赢。

华池县怀安乡村民曹伟清说:“我给恒烽公司流转了60亩地,每亩400元,还在公司开机械,一天能挣260块,一年下来有五六万收入,对这份工作特别满意!”

如果说严控药材种植品质是华池恒烽发展的“立身之本”,那科技创新便是企业前行的“核心引擎”。公司深知,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持续提升科技实力。为此,企业主动牵手多所科研院校,搭建产学研合作体系;创新推出“理论+实践+跟踪”培训模式,为农户和企业员工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科学技术服务队。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农户的种植技术显著提升,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

华池县亦富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刘丽霞说:“我们从2016年开始种中药材,在公司姚总带领下,先从自家十几亩地种黄芪起步,当年每亩收入就达4000元。对比其他农作物,中药材收益明显更高,于是我们不断考察、外出学习培训,如今种植规模已扩大到3000多亩,主要种黄芪、板蓝根、黄芩和柴胡。这次恒烽公司的培训,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成品包装,全流程讲解细致,让我们收获满满。回去后,我们会继续扩大规模、推进精细化种植,让咱们的药材走得更远!”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自创立之初便依托华池县独特生态优势与子午岭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从采集本地中药材种子起步,踏上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之路。近年来,为契合市场对绿色、有机中药材的需求,公司在种植环节积极推广仿野生种植技术,既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又大幅提升了中药材品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

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文智说:“现在我们大力推广仿野生中药材种植模式,采用‘人种天养’‘药草共生’‘生态调控’的方式,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目前,已建成中药种子实验基地5处共6000亩、种苗繁育基地2处共1000亩,创建千亩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30处,打造5个万亩规模化仿野生种植片带。”

大道至诚,匠心致远。未来,恒烽将始终秉持“道地药材、精益求精”的理念,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深耕品牌塑造、拓展市场空间,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为弘扬岐黄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恒烽力量。

来源:华池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