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破产大家准备走时,老板说:新公司谁去?工资翻倍,必须放弃赔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9:10 1

摘要:但工资翻倍的诱惑同样致命。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背后,隐藏着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惊天秘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台上的老板。

刚才还在为六万块钱补偿金而窃喜的员工们,此刻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工资翻倍,但必须放弃这六万块补偿金。"

老板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安静的空间里炸响。

我看到旁边的李姐握紧了手中的离职证明,手都在微微颤抖。

这六万块钱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来说,不是小数目。

但工资翻倍的诱惑同样致命。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背后,隐藏着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惊天秘密...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已完结,请放心观看)

01

我叫王小峰,今年二十八岁,在这家名为"创新科技"的公司当了三年客服主管。说是主管,其实就是带着五个人的小团队,月薪七千五,在这个二线城市算是中等水平。

今天早上九点,所有员工都被紧急召集到会议室。公司总共四十二个人,平时很难聚齐,这次却一个不落。大家交头接耳,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肯定是年终奖的事。"坐在我旁边的李姐小声说道。李姐四十多岁,在公司干了五年,是财务部的老员工。

"不太可能,年终奖一般不会这么正式。"我摇摇头,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时,老板张总走了进来。他今年四十五岁,中等身材,平时总是西装革履,看起来很精神。但今天不同,他的脸色很难看,眼圈有些发黑,像是一夜没睡好。

"各位同事,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件重要的事要宣布。"张总的声音有些沙哑,"经过董事会慎重考虑,公司决定...宣布破产。"

会议室里瞬间炸锅了。有人惊呼,有人开始小声哭泣,更多的人是一脸茫然。

"怎么可能?公司不是一直经营得好好的吗?"销售部的小刘大声质疑。

"前几天不是还在招人吗?"另一个同事也站了起来。

张总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我知道这个消息很突然,但确实是事实。公司资金链断裂,几个大客户同时撤单,我们已经无力回天了。"

李姐的脸色变得惨白:"那...那我们怎么办?"

"大家放心,虽然公司破产,但我们会按照劳动法给每位员工足额的补偿金。"张总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工作满一年的,每人六万元补偿金,今天就可以领取。"

六万块钱!对于月薪只有几千块的我们来说,这确实是笔不小的数目。会议室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不过有个条件,"张总继续说道,"大家必须在今天下午五点前办完离职手续,并且签署保密协议,不得向外界透露公司的经营状况。"

02

中午时分,整个公司都乱成了一锅粥。有人在收拾个人物品,有人在和HR办理离职手续,还有人在打电话联系新工作。

我坐在工位上,看着电脑屏幕上未处理完的客户问题,心情五味杂陈。三年了,说没有感情是假的。虽然这家公司不大,薪水也不高,但同事关系融洽,工作压力也不算太大。

"小峰,你准备去哪里?"李姐走到我的工位旁边,手里拿着一个纸箱,里面装着她的私人物品。

"还没想好,可能先休息一段时间吧。"我关掉电脑,"李姐你呢?"

"我这个年纪,再找工作不容易。六万块钱够我缓冲一段时间了。"李姐叹了口气,"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这时,销售部的小刘急匆匆地走了过来:"你们听说了吗?张总好像有新项目。"

"什么新项目?"我和李姐异口同声地问道。

"刚才我去财务室办手续,听到张总在和HR小王说什么新公司的事。"小刘压低声音,"好像是有投资人愿意投钱,但需要一些核心员工。"

李姐皱了皱眉:"真的假的?如果有新项目,为什么还要宣布破产?"

"谁知道呢,反正我是听到了。"小刘耸耸肩,"可能是想重新开始吧。"

我心里开始犯嘀咕。如果真的有新项目,那今天的破产宣告是不是有什么内情?但现在想这些也没用,还是先把手续办完再说。

下午三点,我在HR办公室签了离职证明和保密协议。小王看起来心情也不太好,毕竟公司倒闭,她也要重新找工作。

"小王,听说张总有新项目?"我试探性地问道。

小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们先把手续办完吧。"

03

下午四点半,绝大部分员工都已经办完了离职手续。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公司门口,讨论着未来的打算。有人已经开始在手机上投简历,有人在计划用这六万块钱做点小生意。

"哎,真舍不得啊。"技术部的老张感慨道,"在这里待了四年,突然就这么结束了。"

"是啊,虽然公司不大,但氛围还是很好的。"李姐也有些伤感。

正当大家准备各自散去的时候,张总突然出现在了公司门口。他看起来比早上精神了一些,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笑容。

"各位同事,请稍等一下。"张总大声说道,"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好奇地看着他。

"是这样的,虽然我们这家公司破产了,但我刚刚接到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张总环顾四周,"有位投资人愿意投资一千万,让我重新组建团队做一个新项目。"

人群中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新项目做什么?"有人问道。

"还是我们熟悉的业务,但规模会更大,发展前景也更好。"张总的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而且,愿意加入新公司的员工,工资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倍。"

翻倍!这两个字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我的月薪七千五,翻倍就是一万五,在这个城市已经算是高薪了。

"真的假的?"小刘忍不住问道。

"当然是真的。"张总笑着点点头,"不过有个条件,愿意加入新公司的员工,必须主动放弃今天领取的六万元补偿金。"

04

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大家的热情。

六万块钱的补偿金,对于在场的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小数目。虽然工资翻倍很诱人,但谁能保证新公司一定能成功?万一再次失败,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总,这个...能再考虑一下吗?"李姐小心翼翼地问道。

"时间有限,投资人明天就要最终确认团队名单。"张总看了看手表,"愿意加入的人,现在就可以表态。我需要至少二十个人的核心团队。"

人群中开始出现分化。有些年轻的同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毕竟工资翻倍的诱惑太大了。但也有一些家庭负担较重的员工,显然在犹豫。

"我愿意!"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销售部的小刘,"反正我还年轻,就算失败了也有机会重新开始。"

"我也愿意。"技术部的小李也举起了手,"工资翻倍,这个机会难得。"

渐渐地,又有几个人表态愿意加入。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包括我。

李姐走到我身边,小声说道:"小峰,你怎么看?"

"说实话,我有点拿不准。"我如实回答,"工资翻倍确实很诱人,但放弃六万块补偿金...风险也不小。"

"是啊,而且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李姐皱着眉头,"既然有投资人愿意投钱,为什么还要先宣布破产?直接说公司转型不就行了?"

她的话提醒了我。确实,这整件事的逻辑有些说不通。如果真的有新项目,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

"可能是为了测试员工的忠诚度吧。"我试着分析,"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继续干。"

"也有可能。"李姐点点头,但表情还是很疑惑。

05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表态愿意加入新公司的人已经有十五个了,主要是一些年轻员工。而像李姐这样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员工,大多选择了沉默。

张总看起来有些着急:"还有五个名额,大家要抓紧时间考虑。"

我在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六万块钱对我来说确实不少,可以缓解很多压力。但工资翻倍的机会也确实难得,如果新公司真的成功了,长远来看收益更大。

"小峰,你决定了吗?"李姐问我。

"我..."我正要开口,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

张总的手腕上戴着一块新表,看起来价值不菲。我记得他之前戴的是一块很普通的手表,什么时候换的?而且,如果公司真的破产了,资金链断裂,他哪来的钱买这么贵的表?

还有,他今天早上看起来很憔悴,但现在却精神奕奕,这种转变是不是太快了?

"我需要再想想。"我对李姐说道。

"时间不多了,还有最后五分钟。"张总催促道,"现在已经有十八个人报名了,只剩两个名额。"

就在这时,财务部的老陈突然站了出来:"张总,我想问个问题。"

"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加入新公司,劳动合同怎么签?社保怎么办?"老陈的问题很实际。

张总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些细节问题,等明天正式成立公司后再讨论。现在主要是确认人员名单。"

老陈点点头,但我看出他眼中有一丝疑虑。

06

最后的五分钟很快过去了,最终有二十个人选择加入新公司,剩下的二十二个人选择拿补偿金离开。

"很好,人数刚好够。"张总看起来很满意,"那么,愿意加入新公司的同事,请跟我到会议室签署新的协议。其他人可以到财务室领取补偿金。"

选择离开的员工陆续走向财务室,而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跟着他们去了。虽然工资翻倍很诱人,但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对劲。

在财务室里,小王正在逐一发放补偿金。每个人都需要签署一份收据,确认已经收到了六万元现金。

"真是意外之财啊。"排在我前面的老陈感慨道,"本来以为公司倒闭什么都没有了,没想到还能拿到这么多钱。"

"是啊,张总还算有良心。"另一个同事也点头道。

轮到我的时候,小王递给我一个信封:"小峰,六万块,点一下。"

我接过信封,里面确实是六万块现金,都是百元大钞,厚厚的一叠。签完收据后,我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小王小声嘀咕了一句:"希望你们做了正确的选择。"

"什么意思?"我回头问道。

小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我随便说说。"

但我能看出来,她的表情很复杂,既有担忧,又有一种莫名的同情。

就在我准备离开公司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我本来不想接,但铃声一直响个不停。

"喂,您好。"

"您好,请问是王小峰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女性的声音。

"是的,您是?"

"我是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关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事情,我们需要和您核实一些情况。"

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情况?"

"据我们调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并没有申请破产,而且在三天前刚刚完成了一笔大额资金注入。您确定公司今天宣布破产了吗?"

我整个人都愣住了。没有申请破产?还有大额资金注入?那张总今天的话...

"先生?先生您还在吗?"电话里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

"在...在的。"我的声音开始颤抖,"您说的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而且我们发现,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并没有问题,反而比以前更充裕了。"工作人员继续说道,"如果您方便的话,希望能到我们这里做个笔录。"

挂断电话后,我脑子一片空白。如果公司没有破产,那张总为什么要撒谎?而且还要求我们签保密协议...突然间,一个可怕的念头涌上心头。我转身冲向会议室,那里还有二十个同事在签署所谓的"新公司协议"。当我推开会议室的门时,眼前的一幕让我彻底惊呆了...

07

会议室里空无一人。

我惊愕地环顾四周,桌上散落着一些文件,椅子歪歪斜斜,像是有人匆忙离开。那二十个选择加入"新公司"的同事,还有张总,全都不见了。

我快步走向张总的办公室,门是锁着的。透过玻璃窗,我看到里面的办公桌已经被清空了,连电脑都不见了。

"怎么回事?人呢?"我自言自语道,心里越来越不安。

这时,小王从财务室走了出来,看到我一脸惊慌的样子,她叹了口气:"你发现了?"

"发现什么?你知道他们去哪了吗?"我急切地问道。

小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跟我来,有些事我必须告诉你。"

我们来到她的办公室,小王关上门,表情严肃地说:"小峰,你还记得三个月前公司来的那个财务顾问吗?"

我努力回想着:"你是说那个姓林的女人?"

"对,林慧。"小王点点头,"她不是普通的财务顾问,而是一个专门从事企业资产转移的专业人士。"

"什么意思?"

"就是帮助企业主合法地将公司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或者转移到海外。"小王的声音压得很低,"这三个月来,张总一直在和她合作,秘密转移公司的资产。"

我感到头晕目眩:"你是说...张总在掏空公司?"

"不只是掏空。"小王摇摇头,"更可怕的是,他还设计了一个骗局。"

08

小王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件给我看:"这是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不但没有破产,反而在上个月刚刚拿到了一笔八百万的政府扶持资金。"

我瞪大眼睛看着屏幕上的数字:"那为什么要宣布破产?"

"因为他要跑路。"小王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直接跑路会引起怀疑,所以他设计了这个破产骗局。表面上是给员工补偿,实际上是在掩人耳目。"

"那些选择加入新公司的同事呢?"我突然想到那二十个人。

小王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他们签署的不是什么新公司协议,而是放弃一切追究权利的免责协议。"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他们不但拿不到工资翻倍的承诺,连基本的补偿金都没有。而且因为签了免责协议,即使将来发现被骗,也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

我感到背后发凉:"那他们现在在哪里?"

"应该被带到什么地方集中培训了。"小王苦笑道,"张总告诉他们,新公司需要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期间不允许对外联系。等一个月后,张总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彻底明白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张总用假破产的方式筛选员工,那些贪图高薪而放弃补偿金的人,最终什么都得不到。而那些选择拿补偿金离开的人,反而是最聪明的。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我问小王。

"因为我良心不安。"小王低下头,"其实我也是这个计划的参与者。张总答应给我五十万的好处费,让我配合他演这出戏。"

09

"但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同事被骗。"小王的眼圈红了,"特别是看到小刘他们那么兴奋地签协议,我就后悔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消化这些信息:"现在该怎么办?"

"我已经准备去自首了。"小王站起身,"我会把所有的证据交给相关部门,希望能尽快阻止张总的计划。"

"那些被骗的同事怎么办?"

"只能希望警方能及时找到他们。"小王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有张总转移资产的所有记录,还有那个林慧的联系方式。应该能帮助警方找到线索。"

我接过U盘,感觉它沉甸甸的:"为什么选择告诉我?"

"因为你是少数几个保持理性的人。"小王看着我,"而且,我需要有人帮我作证。"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还是刚才那个工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

"王先生,我们刚刚接到举报,有人说创新科技涉嫌诈骗。您现在在哪里?我们需要立即了解情况。"

我看了一眼小王,她对我点了点头。

"我在公司,马上把详细情况告诉你们。"

10

两个小时后,公司里来了十几个警察和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小王主动交出了所有证据,并且详细说明了整个诈骗计划的过程。

"张总现在在哪里?"警察问道。

"应该在城郊的一个培训基地。"小王提供了地址,"他租了那个地方一个月,准备把员工关在那里,等风头过了就跑路。"

警方立即派人前往那个地址。与此同时,我联系了其他选择拿补偿金的同事,告诉他们发生的情况。

"什么?小刘他们被骗了?"李姐听到消息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是的,而且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我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说了一遍。

"太可怕了。"老陈也赶了过来,"幸好我们没有被高薪冲昏头脑。"

晚上八点,警方传来消息:张总和那二十名员工都找到了。张总试图逃跑时被抓获,而那些员工则被困在培训基地里,除了被没收手机外,并没有受到伤害。

11

三天后,案件的全貌完全浮出水面。

原来,张总在两年前就开始策划这个骗局。他先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政府的扶持资金,然后暗中转移公司资产。为了掩人耳目,他设计了这个假破产的剧本。

最狡猾的是,他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工资翻倍的诱惑让一部分员工放弃了本应得到的补偿金,而他们签署的协议实际上免除了张总的所有责任。即使将来东窗事发,这些员工也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如果不是小王良心发现,如果不是工商局的调查,这个骗局可能真的会成功。"办案的警察告诉我们。

那二十个被骗的同事陆续被救回来。小刘看起来很沮丧:"我怎么会这么傻?六万块钱就这么没了。"

"不要自责,谁都可能被骗。"我安慰他道,"主要是张总的演技太好了。"

"还有一个问题,"李姐问道,"我们拿到的六万块补偿金是合法的吗?"

警方确认,由于公司确实解散了员工,补偿金是合法的。而且因为张总的诈骗行为,法院会优先保证员工的权益。

12

一个月后,案件审理结束。张总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且追缴了所有非法所得。那些被骗的员工最终拿到了应有的补偿,虽然没有工资翻倍,但至少没有血本无归。

小王因为主动自首并协助破案,被从轻处理,只判了一年有期徒刑,缓期执行。

"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背后竟然有这么复杂的阴谋。"李姐感慨道。

我们几个选择拿补偿金的员工偶尔会聚在一起,回忆这段经历。每次谈起来,大家都觉得后怕。

"其实我当时也心动了。"老陈坦诚地说,"工资翻倍,谁不想要?"

"关键是要保持理性。"我说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特别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小刘现在已经找到了新工作,薪水比以前还高一些。他经常对我们说:"这次的经历让我学会了一个道理:贪心是魔鬼的诱饵。"

半年后,我也找到了新工作,在一家更大的公司当部门主管,月薪九千。虽然没有张总承诺的一万五那么高,但我很满足。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选择了相信张总,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一无所有,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而那六万块补偿金,不仅让我有了缓冲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诚实和理性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宝贵的品质。

13

一年后的某个下午,我在咖啡厅里偶遇了小王。她已经服完了缓刑,正在一家小公司做会计。

"小峰,好久不见。"她看起来气色不错,"听说你现在发展得很好?"

"还可以吧。"我点了杯咖啡,"你呢?现在怎么样?"

"挺好的,虽然薪水不高,但工作很踏实。"小王笑了笑,"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钱可以慢慢赚,但良心和诚信是无价的。"

"当初如果你没有告诉我真相,后果不堪设想。"我由衷地感谢她。

"其实我要感谢你们。"小王摇摇头,"是你们的信任让我有勇气说出真相。如果没有人相信我,我可能永远背负着这个罪恶感。"

我们聊了很久,从这次的骗局谈到人性的复杂,从工作的意义谈到生活的态度。最后,小王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选择,有些看起来很诱人,但往往隐藏着陷阱。真正的智慧不是抓住每一个机会,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

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印在我心里。每当面临重大选择时,我都会想起那个下午,想起张总的虚假承诺,想起那些被贪欲蒙蔽双眼的同事,想起小王最后的良心发现。

那六万块补偿金,我用了一部分作为生活费,剩下的存了起来。不是因为舍不得花,而是想时刻提醒自己: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比如理性、诚信和良知。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六万块现金还是工资翻倍的承诺,实际上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考验。那些选择现金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保守,实际上展现了理性和谨慎;那些选择承诺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进取,实际上暴露了贪婪和冲动。

生活就是这样,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选择里。当诱惑足够大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个看起来完美的机会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陷阱。

来源:小涵写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