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榜单的肯定与用户实际体验的落差摘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比亚迪汉 EV 连续两年蝉联纯电轿车保值率榜首,汉 DM 系列在 20-30 万级轿车中稳居前三。以 2023 款汉 DM-i 为例,三年保值率可达 67%,显著高于同级新能源车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比亚迪汉 EV 连续两年蝉联纯电轿车保值率榜首,汉 DM 系列在 20-30 万级轿车中稳居前三。以 2023 款汉 DM-i 为例,三年保值率可达 67%,显著高于同级新能源车型。
然而,大量车主在汽车之家论坛反馈:2021 款汉 EV 中配车型落地 25 万,22 个月后二手商出价仅 8-9.76 万,贬值幅度超 60%。这种数据矛盾揭示了新能源汽车保值率统计的复杂性 —— 官方榜单多基于准新车样本,而真实市场中,三年以上车龄的汉因电池衰减、技术迭代等因素面临更大贬值压力。
网约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成为汉保值率的 "隐形杀手"。数据显示,汉 EV 在 15-25 万元纯电网约车市场占有率达 35%,全国超 20 万辆汉 EV 穿梭于运营场景。这类车辆日均行驶 300 公里以上,6 年累计里程可达 65 万公里(远超家用车年均 1.5 万公里),电池健康度在高强度使用下显著下降。
尽管比亚迪为运营车提供 6 年 60 万公里三电质保,但电池容量衰减低于 30% 时需车主自费更换,单次成本约 7-9 万元。二手市场中,运营性质的汉 EV 残值普遍比非运营车低 20%-30%,部分车龄 3 年的运营版汉 EV 残值甚至不足新车价的 30%。
中国消费者对网约车存在明显的 "工具车" 认知偏差。汉作为比亚迪旗舰车型,上市初期主打 "国产豪华轿车" 定位,30 万元的售价曾吸引大量商务用户。但随着网约车平台批量采购(部分城市新增订单中网约车占比超 40%),汉的街头能见度急剧上升,其高端形象被稀释。
车主调研显示,超 60% 的汉用户表示 "商务场合使用时被误认为是网约车",这种认知落差直接影响了二手车交易中的议价能力。更严重的是,部分城市出现 "网约车专用涂装" 的汉 EV,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该车型的低端化联想。
德国市场的经验显示,豪华品牌作为出租车并不必然损害品牌形象。以奔驰为例,其 E 级车在德国出租车市场占有率长期超 30%,但通过统一的米黄色涂装、严格的服务标准和分层定价策略,成功将出租车与私家车区隔。
德国消费者将高端出租车视为 "高效出行工具",而非品牌贬值的象征。更关键的是,德国出租车市场规模较小(年均新增仅 6000-7000 辆),且以高端车型为主(如奔驰 E 级、宝马 5 系占比超 50%),这种供需关系避免了豪华品牌因过度普及而贬值。
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远超传统燃油车。2025 款汉 EV 搭载 800V 高压平台,快充 10 分钟可续航 400 公里,而 2021 款汉 EV 快充 30%-80% 仍需 40 分钟。这种代际差距导致旧款车型在二手市场迅速失宠。
以 2021 款汉 EV 为例,其 605 公里续航在 2025 年已低于主流竞品(如小鹏 P7i 续航 702 公里),二手车商收购价因此缩水 15%-20%。更严重的是,电池日历寿命(即使闲置也会衰减)和低温性能下降(北方地区冬季续航缩水 30%)进一步削弱了旧款汉的市场竞争力。
比亚迪的三电终身质保虽为行业标杆,但条款严苛:仅限首任车主、年里程不超 3 万公里、必须在 4S 店保养等。这意味着二手汉车主无法享受完整质保权益,电池更换成本成为悬顶之剑。瓜子二手车数据显示,非首任车主的汉 EV 残值比首任车主低 12%-15%,部分车商甚至拒绝收购车龄超过 3 年的二手汉。相比之下,BBA 燃油车的二手市场受质保政策影响较小,其机械部件的稳定性和维修网络的成熟度更受消费者信赖。
比亚迪可借鉴德国经验,推出 "专车定制版" 汉 EV,通过专属涂装、配置优化(如后排航空座椅)和服务标准升级,将其与普通网约车区分开来。同时,建立运营车辆回收机制,对达到一定里程的汉 EV 进行电池检测和翻新,以官方认证二手车形式重新投放市场,缓解消费者对电池寿命的担忧。
推动电池租赁、换电模式的普及,降低用户对电池衰减的敏感度。例如,蔚来通过 BaaS 电池租赁方案,将电池与车身价值分离,使二手车残值仅与车况相关。比亚迪可联合宁德时代等供应商,建立统一的电池回收标准,降低电池更换成本,提升二手市场流动性。
弱化汉的 "网约车标签",强化其技术领先性和豪华属性。例如,通过赛事营销(如 CTCC 中国房车锦标赛)展示汉的性能实力,邀请高端用户参与品牌体验活动,重塑 "国产豪华标杆" 的市场认知。同时,针对商务用户推出专属服务包(如免费代客充电、机场贵宾厅),提升汉在高端场景的使用价值。
比亚迪汉的保值率问题,本质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期的结构性矛盾缩影。网约车的大规模应用只是表象,深层原因在于电池技术迭代、质保政策局限和品牌认知错位的多重叠加。要破解这一困局,比亚迪需在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品牌运营上同步发力,重构汉的市场价值。对于消费者而言,理性看待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周期,在购车时优先选择非运营车源,并关注电池健康度检测报告,或许是应对保值率困境的务实之策。#比亚迪汉为什么那么不保值#
来源:语言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