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一年之中有四个独特的节日,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以及冬至,并称“二分二至”。这四个节气有一个共同点,代表着四季的中点,例如,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春分是其中点;秋季从立秋到立冬,秋分是中点......明日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这天正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一年之中有四个独特的节日,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以及冬至,并称“二分二至”。这四个节气有一个共同点,代表着四季的中点,例如,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春分是其中点;秋季从立秋到立冬,秋分是中点......明日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这天正是秋分交节的日子。
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第16个节气,同样也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在《春秋繁露》中有对“秋分”二字的解释:“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说的就是除了平分秋季,秋分之名还有着三层含义:一指平分昼夜,秋分日太阳会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长相等,各为12小时;二指平分寒暑,秋分处于立秋与立冬之间,是秋季的中点 ,也是寒暑交替的过渡期,此时夏季余热未消,冬季寒气初至,气温呈现“昼暖夜凉”的特点;三指平分阴阳,秋分时,阳气由升发转为收敛,阴气由潜藏转为滋长,阴阳之气趋于平和。
秋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由于古代没有现代的天文知识,古人对自然、天象充满着敬畏,甚至认为月亮与地球的万物生长存在着联系,因此在秋分当日,古人会祭拜月亮,以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古人发现,由于秋分交节的农历日子波动较大,这导致秋分当天月亮并不会百分百圆满,自此祭月的习俗逐渐固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现在的中秋节。
虽说秋分“祭月”的习俗已经改在中秋节当天,但秋分仍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开始,还有留有很多祈福纳吉的习俗。
不是玄学!明日八月初二秋分,最旺自己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1、竖鸡蛋俗话说“秋分到,蛋儿俏”,秋分竖蛋是这个节气标志性的一个习俗,同样也是一项有趣的游戏。这个习俗可追溯至4000年前,当时人们就会以竖蛋庆祝秋天的来临。因为秋分是昼夜平分的节点,古人认为此时天地间的阴阳会达到平衡的状态,而鸡蛋如果能顺利竖立象征着这种平衡的完美呈现,寓意着自然和谐、生活稳定。此外,秋分竖蛋也寄寓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敬,承载着对丰收、平安的美好期盼。
从科学角度看,竖蛋的习俗其实有几分道理。秋分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呈66.5度倾斜,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地球的磁场也会相对稳定,这种平衡状态为鸡蛋竖立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竖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鸡蛋自身的结构,像鸡蛋虽说表面看似光滑,实则布满高低不平的“小山”,高度约0.03毫米,山峰间距在0.5毫米至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个合适的“小山”支点,就能使鸡蛋竖立起来。
2、去野外放风筝进入秋分节气,还有着“放纸鸢”的习俗,即放风筝。这个习俗距今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人看来,秋分日天地能量和谐,放飞风筝能借自然之力传递心愿,因此这天放风筝也称“放晦气”,古人会将疾病、不顺写在风筝上,剪断线后任其飘走,寓意“晦气随风散,福气自天来”。虽说这个习俗没有科学道理,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现实角度来看,放风筝也能放松身心,对此《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秋日儿童放纸鸢,以释农忙之疲”,秋分是农耕社会的重要节点,北方冬小麦播种在即,南方晚稻即将归仓,此时放风筝能趁着农忙之前放松放松身心,以便用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三秋大忙节”的到来。因此,不妨在这天陪同家人,一起前往空旷的野外,放一放风筝,好好放松一下。
3、包一些汤圆秋分当天还有着“包汤圆”的习俗,其可追溯至西周“秋分祭月”传统,古人以圆子为祭品,祈求“月亮”保佑阖家平安,后逐渐演变为民间食俗,其中“圆子”就是汤圆的别称。在传统文化中,汤圆形如满月,有着“月圆人圆”的美好寓意。并且,秋分后就要进入农忙时节了,包好的汤圆存放起来,之后忙碌时也能方便食用,不仅能节省做饭的时间,还能快速补充体力消耗。
除此之外,人们包汤圆的时候还会留几个白团子。这是因为秋分后,稻谷泛黄,鸟雀成群啄食种子,成为农人最头疼的事情,而为应对这一难题,就有了“粘雀子嘴”的习俗,也就是将无馅汤圆煮至黏软,用竹签串起插在田边。因糯米黏性极强,鸟雀啄食后喙部就会被粘,难以继续啄食庄稼。
古代秋分当天,人们还有“送秋牛”的习俗,当然这里的“秋牛”并非是真正的牛,而指的是”秋牛图“。这是一张印有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图样的红纸或黄纸,在古代农耕社会,丰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计和幸福,因此送“秋牛图”也是表达人们彼此之间的祝愿,希望来年能迎来丰收。
如今,多数人已远离农耕,但秋分送秋牛的习俗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古人送秋牛图,祈求的是“五谷丰登”;现代人可以送长辈一些实用的礼物,以此祈求他们“健康长寿”。例如,随着进入秋分,天气开始寒冷,可以送给长辈一件长袖T恤或者长裤,以此表达健康的祝愿,形式虽变,心意未改。
5、晚上早早睡觉进入秋分节气,还要养成“晚上早早睡觉”的好习惯。因为秋分后,地表热量逐渐散失,夜晚寒气加重,人体阳气也进入“收敛”阶段。《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在古人看来,白天阳气主导人体活动,夜晚则“阴气主内”,需要通过睡眠滋养阴精。如果此时熬夜,阳气无法及时“归巢”,阴精得不到补充,便会出现“阴不敛阳”的失衡状态,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口干咽燥,甚至诱发咳嗽、便秘等秋燥不适。
并且,秋分后,稻谷、玉米等作物进入集中收割期,此时需同时完成冬小麦播种前的整地、施肥与灌溉,如果还延续之前晚睡的习惯,第二天必然精神萎靡,导致收割效率下降或播种进度缓慢,从而影响来年收成。养成早睡的习惯,正是通过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帮助人体修复日间高强度劳作造成的肌肉疲劳与能量损耗,确保第二天能够精神饱满的投入农事。
那么,晚上几点入睡最佳?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络的“当令”时间。秋分后,一般要在“亥时(21:00-23:00)入睡”,此时正值“三焦经”活跃期。早早入睡可助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第二天的阳气升发奠定基础。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明日八月初二秋分,这天不仅是秋季的中分点,同样还是一个祈福纳吉的好日子,以上最旺自己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祈求生活安康,平安顺遂!
来源:生肖运势第一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