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明天(9月23日)2时19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秋 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这天
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
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
所以叫“秋分”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此后昼越短,夜越长
凉意也越来越明显
今年
苏州以桂花为媒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花漾苏州 桂香满城”系列活动
桂花市集将于9月27日登场
你准备好开启赴“桂”之旅了吗
“白露早,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
……
秋分时节不仅秋色宜人
更是农业上秋收、秋耕、秋种的
“三秋”大忙之时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此时,既要抢收秋收作物
还要播种越冬作物
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图片由AI生成)
壹、一候·雷始收声秋分后不再打雷了,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贰、二候·蛰虫坯户秋分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叁、三候·水始涸秋分后天气逐渐干燥,水汽蒸发,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干涸了。
①“两不急”:不急于添衣服、不急于进补;
②“三不要”:不要贪凉、不要悲秋、不要熬夜;
③“四不宜”: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不宜暴饮暴食、不宜过度劳累、不宜过量运动。
想要秋冬少生病
下面这几点需格外注意↓
壹、秋分养生,不一定要“秋冻”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秋分后,天气逐渐变凉
气候还不稳定
要逐渐适应,往冬天过渡
不急于添衣
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秋冻”
这些人群要注意保暖↓
①阳虚体质人群:这类人群平时手脚怕凉、大便偏稀、小便量多,如果过度“秋冻”,就容易着凉生病。
②体质较虚弱人群:比如老人、小孩、孕妇,不宜强行“秋冻”。
③慢性疾病患者:比如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病人群,不宜强行“秋冻”。
医生提醒
“秋冻”也要讲究部位
天气转凉后
腹部、脚及脚踝、膝盖、颈椎
这4个部位一定不能挨冻
推荐采用“洋葱穿衣法”
早晚温差大时
注意一层一层加衣服
中午温度高时
注意一层一层减衣服
贰、秋分养生,切记大喜大悲受气温降低和光照减少影响
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
如悲秋、秋愁
秋季养生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
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
可以爬山登高,颐养心情
此外,可以试试八段锦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改善情绪、调节肝功能
叁、秋分养生,关键在养肺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而秋季燥邪当令
故秋燥最易伤肺
美味养肺法:白色食物秋季可多食清润的白色食物养肺
如雪梨、山药、百合、莲藕
白萝卜、白鸭肉、鲫鱼等
趣味养肺法:六字诀深吸一口气,慢慢发出以下6个音:
“吹”(chuī)“呼”(hū)
“呵”(hē)“唏”(xī)
“嘘”(xū)“呬”(sī)
重复6次,每天2组
有助于气机升降
对呼吸、肺都有一定好处↓
舒服养肺法:膻中穴膻中穴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
前正中线上
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3~5分钟
可以改善肺部气机不畅症状
还能清热化痰,有利于呼吸通畅
来源:SBS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