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南阳市将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已完成800处农村供水工程升级改造,惠及101万农村人口。真正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南阳市将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已完成800处农村供水工程升级改造,惠及101万农村人口。真正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在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村民孙恒林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冽的自来水哗哗流出,脸上满是笑容。
【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村民 孙恒林:过去用的是压力罐出水,一到下雨,浑浊度高,老百姓吃不成,现在设备更新了,老百姓能吃到放心水了。】
今年5月,桐柏县水利局选取石步河水库的天然地表水作为新供水水源,将其输送至安棚第二净水厂进行深度处理,水质的清澈度与纯净度大幅提升。同时,把旧的10吨压力罐更换为15吨压力罐,让群众用上了可靠又干净的自来水。
【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村民 孙道海:这个设备先进,人家出来的水清澈透明,煮茶没有水垢,包括街上的都上我们这儿取水煮茶,你看我这水咋样。】
淅川县大石桥乡也是全市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的受益地之一。大石桥乡地处偏远山区,水资源分布不均,饮水安全一直是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大难题。今年6月份,当地水利部门新建和修复了一批供水管道,有效解决了管道老化、漏水等问题,供水效率显著提高。
【淅川县大石桥乡村民 全宏岐:我们原来的吃水是在半里外泉上拉的水,每次能拉100斤。自从接上自来水以后,我们感到条件非常好,一开水头水都来了,用着非常方便,水质也好。】
大石桥乡虽紧邻丹江河畔,但因山高沟深,村民们“看得见丹江、喝不到丹江水”,用水难问题长期存在。地表水置换项目以丹江地表水和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以乡镇为中心、顺地势向周边村组辐射。其中,大石桥乡水厂覆盖24个行政村,惠及群众超1.8万人。
作为当地的用水“大户”,南阳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大石桥污水处理厂在通水后成为首批直接受益者。
【南阳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大石桥污水处理厂员工 周钦:我们之前用的是井水,无法直接饮用,每周需要外出到大石桥乡街上拉三趟水。现在通上了自来水,对于我们生活非常方便,24小时什么时候用都可以,对于工作方面,我们清洗更方便了,使用上也更安全。】
自来水带来的生活变化,藏在群众的一餐一饭里,也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与企业的“用水难”。今年年底前,我市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乡镇,有望喝上丹江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每年分配给我市的生活用水指标达4.914亿立方米,目前我市正加快中州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让更多群众喝上优质丹江水。
【南阳市水利局三级调研员 闫海涛:我们大力推进南水北调供水提升工程,采取新建水厂和管网配套以及封停自备井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中线工程供水范围,让更多群众吃上了优质丹江水。】
今年,全市水利部门依托水源地,推进大水厂建设、铺设大管网。各县(市、区)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10.17亿元,实施10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规模化水厂项目,以及71处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建成1个水厂、完成15处小型工程建设,惠及54个行政村。
【南阳市水利局三级调研员 闫海涛:与此同时,我市还抢抓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机遇,谋划了118个水利项目,实施了汉山水库、李家畈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提高防洪标准、增加水源供给,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构建了多源互补、区域联通、城乡一体的供水格局。】
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800处农村供水工程升级改造,惠及101万农村人口。接下来,我市水利部门将持续聚焦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让这一民生实事温暖更多群众、惠及更多百姓。
南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田悦 淅川台 党尧 桐柏台 熊运喆 梁可坤 报道
来源:新浪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