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飞、云端算、掌上管 湖北建成全国首家油菜种植无人农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03:31 1

摘要:9月20日,油菜无人化种植暨耕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观摩演示会在襄阳举行,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家油菜种植无人农场现场亮相,集中展示了湖北自主研发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系统以及18套油菜耕播新装备,现场炫酷非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谢毅 杜乂旻 解家卫

9月20日,油菜无人化种植暨耕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观摩演示会在襄阳举行,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家油菜种植无人农场现场亮相,集中展示了湖北自主研发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系统以及18套油菜耕播新装备,现场炫酷非凡。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罗锡文、王汉中、李培武应邀出席活动。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祖金致辞,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级领导李宗友、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姚江林分别讲话。

本次观摩会特邀罗锡文、王汉中两位院士分别作题为《中国智慧农业的研究进展》《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风险及油菜产业的使命》的学术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廖庆喜教授汇报了油菜无人化种植和油菜耕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与应用的进展。

农机农艺融合,突破油菜机播技术瓶颈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最集中的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这一区域主要采用稻油轮作模式,水稻收获后播种油菜,时间茬口紧、秸秆量大、土壤黏重、机具适应差,容易出现种子漏播、断垄现象,造成产量损失。

提高播种质量成为长江流域油菜单产提升的关键措施。

2019年起,在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支持下,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团队在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油菜种植无人农场试验示范,集成油菜精准变量播种作业和无人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向这一难题发起攻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农场面积1100亩,科研人员站在田埂边通过遥控启动油菜无人化种植作业系统,一台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机立刻应声出动,自主行走、掉头、转弯……一气呵成。

据了解,油菜无人化种植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高精度地图构建、全覆盖路径规划、无人导航技术、播种质量可追溯,实现油菜播种作业无人化、肥投入精量变量化、种肥播施调控自动化、种肥投入可视化和作业质量自动化评估。

高精度数字地图实现播种作业对行误差小于3cm的精准作业;开发AI田间障碍物识别算法,实现遇障自动停车与自动重启作业;采用梭行外螺旋路径规划方法,田间播种作业覆盖率可达95%以上,采用一退两切转弯控制策略和两退三切调头方式,攻克了拖拉机田间地头自动转弯、换行难题,提升了无人播种换行作业的精度和效率;构建云-端模式的多机协同作业路径规划及控制,实现自动定点泊车补肥补种、多地块多装备同步作业。

加强校企合作,鄂研油菜装备畅销全国

如果说,油菜无人化种植作业系统是农场的“大脑”,各类油菜耕播装备则发挥着灵巧“四肢”的作用,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作业环境。

现场演示的多个合作农机企业批量生产销售的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涵盖高中低端不同规格,适合水田、旱地、平原、丘陵等不同作业条件,适配大、中、小不同动力,均可一次性完成油菜种植的灭茬、旋耕、开畦沟、播深仿形、精量播种、精量施肥、覆土与镇压等多道工序。其中开发的正负气压组合式油菜单粒排种其单粒播种合格率可达98%,开发的气送式排种器可实现油菜、小麦、水稻等多作物兼用排种,应用的智能电驱排种系统具备雷达测速、播量调控、随速播种、播种机状态识别等多项功能,均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现场演示的油菜播种犁旋一体耕整机、铲锹式整地机等新机具主要针对我国油菜稻油轮作模式下前茬秸秆量大、土壤黏重造成的种床耕整难题研发,可实现切茬、埋茬、碎土、整地作业,适应水稻收获后高稻茬复杂条件油菜播种;演示的油菜微垄播种机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主要针对油菜播种后生长季雨水多、极端天气多,影响播种出苗和后续生长,通过种床结构的整型调整,提高直播油菜生长抗逆能力,作业速度可以突破12km/h;演示的南方丘陵山区油麦兼用播种机集成了电驱气送排种、厢面整型仿形等关键技术,作业幅宽1.8~2米,可适配60~70马力拖拉机,已在合作企业小批量生产,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多个丘陵县市推广应用;演示的油菜飞播无人机可以实现油菜的高效成条播种和花海景观造型设计。

通过与省内外农机深度合作,目前,这些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团队研发的先进装备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

院士农户共盼,让高精尖技术更接地气

“创建油菜种植无人农场,一方面是在为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探索新路,更一方面是为了破解当前以及今后农业生产‘有机无人’问题。”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农机发展处处长吴昭雄表示,试验数据表明,通过推广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每亩可节本10%以上、省工70%以上,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示范。

技术好不好,农户说了算。观摩会现场,农场主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杭世伟算了一笔账,农机作业效率提高3倍以上,种子漏播率由过去的10%减少至3%以内,“以前秋播我们总是时间很赶,一台播种机一天只能播25亩,播了多少种子、质量怎么样,不好控制。现在一天能播种80亩,系统实时反馈种子投入量、作业质量,不但实现了油菜播种标准化、智能化,而且做到了种田心中有数、心里不慌。”

“从今天现场看,湖北研发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已相对成熟,应加快新技术、新装备规模化应用,惠及更多农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指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国家有需要,农户有需求。地方政府可在土地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依托种植大户加快示范推广力度。同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快培训力度,科研团队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将技术应用更加傻瓜化、便捷化,便于普通农户操作掌握。

此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襄阳市襄州区农业农村局、襄阳市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等单位协办。-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湖北省油菜办公室、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总站和湖北省内各县市州农业管理部门领导,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高性能播种关键部件及智能播种机创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等专家,国内油菜播种机生产企业负责人,湖北省内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代表等240余人参会。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来源:河南鼎今实业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