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秋分,记得:1不熬、2要放、3不行、4要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08:07 3

摘要:“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时间过得真快,明天是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太阳到达黄经180°,斗指酉,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也是“二分二至”之一。《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是这样解释秋分的:“

“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时间过得真快,明天是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太阳到达黄经180°,斗指酉,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也是“二分二至”之一。《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是这样解释秋分的:“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说,秋分时节,阴阳之气达到平衡,昼夜时间相等,气温适中,寒暑相平,因此得名“秋分”。

明日秋分,还有啥说法?

今年进入秋分的时间是:2025年9月23日凌晨2点19分04秒,农历八月初二,乙巳年乙酉月乙未日。今年秋分不一般,属于“闭眼秋分”。每年的秋分,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甚至会精确到秒,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秋分出现在夜晚,此时人们还在香甜的睡梦中,这种情况属于“闭眼秋分”;如果秋分出现在白天,人们已经睁眼起来活动,这种情况则属于“睁眼秋分”。“闭眼秋分”和“睁眼秋分”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老话说“睁眼秋分冬雪多,闭眼秋分雪少见”。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秋分交节的时间在白天,根据古人的经验,预示着该年冬天的降雨量多。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冬天的降雪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水源,冻死病虫害,起到保温作用,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相反,如果秋分交节的时间在夜晚,则预示着该年冬天的降雪非常少。至于老话准不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秋分,是“二分二至之一”,标志着秋季过了一半,是丰收繁忙的节气。关于秋分,民间有很多习俗,例如祭月仪式、竖蛋游戏、吃秋菜、粘雀子嘴、品秋蟹、祭社、送秋牛图、放风筝、举行丰收庆典等。在当时,比较经典的就是“送秋牛”了。

送秋牛,其实就是送秋牛图。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秋牛图的人通常是民间能言善唱者,他们被称为“秋官”。在秋分这天,这些秋官会挨家挨户的送秋牛图,并说上一些不违农时的吉祥话,他们每到一家,都会触景生情,见啥说啥,言辞虽然是脱口而出,但句句有韵,动听悦耳,这就是“说秋”,它是秋分时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很多地区已经淡化了送秋牛图这一习俗,但在一些农村,还保留着送秋牛图的习俗。每年到了秋分节气,民间艺人仍会制作精美的秋牛图,每家每户的送去祝福。一些地区也会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说秋比赛、秋牛图展览等,以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

明天就到秋分节气了,这天是秋季的一个关键节点。关于这天,民间有很多习俗。老人们提醒大家记得:1不熬、2要放、3不行、4要吃!看看关于这天的讲究都有什么。

1不熬:不熬夜

进入秋分节气,睡眠方面要做出调整,比如老人们说晚上不要熬夜,这是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为啥呢?

秋分后,夜晚逐渐变长,人体阳气内敛,睡眠是养阴蓄锐的重要方式。如果这个时候熬夜,就会透支阳气,导致阴阳失衡,引发健康问题;此外,秋分时节人体肺气当令,肺主皮毛,熬夜会损伤肺阴,导致皮肤干燥、暗淡无光,甚至出现色斑、粉刺等问题。

而且进入秋分节气后,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下降,此时熬夜会进一步削弱免疫系统,让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免疫力降低。

那么在秋分时节,我们该怎么休息呢?建议大家要早睡早起,晚上尽量在10点以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此外,午间也可以适当小憩20—30分钟,能帮人恢复精力,更好应对下午的工作。

2要放:放风筝

在秋分这天,民间有放风筝的习俗,大人带着小孩子们会选择平坦有风的地方,一起放风筝。风筝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小的有两三尺,大的有两米高,一般风筝的选择没有要求,全凭自己的喜好。秋分放风筝这一习俗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在放风筝的时候,需要跑动、拉线、抬头看,这一系列动作能活动全身筋骨,让身体在凉爽的秋日里变得热乎起来,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了人的体质。而且秋分之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天气渐凉,有些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而放风筝则能改善这一情况,人们在户外跑跳、欢笑的时候,注意力都在风筝上,能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让人心情变得愉悦起来,秋分放风筝,就是通过这一运动调节情绪,让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

秋分节气,也建议大家要少行房事。秋分后人体精气开始收敛,为冬季储备能量,如果这个时候在此方面过度消耗,会导致“精气外泄”,出现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等症状。民间也有“秋收冬藏”的说法,强调秋季应减少这一活动,以养精蓄锐。如果过度,就容易出现畏寒肢冷、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而且随着秋季气温下降,在进行这一活动时可能会让人出现着凉的情况;另外古人认为,过度行房事也会进一步扰乱气血运行,加重脏腑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建议大家在进入秋分节气后,在房事这一方面要有所节制,这样才能为冬季储备充足能量。

4要吃:吃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秋分这天,民间有“竖蛋”习俗,也就是挑选一个表面光滑的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不过这个游戏难度比较大,一般成功者居少,能把蛋竖起来的人这天会感到很开心。在这个游戏过后,人们会顺带把鸡蛋吃掉。而且古人认为,秋分时节吃鸡蛋也是比较好的。

在秋分节气,人体的脾胃功能还比较虚弱,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况,而鸡蛋对脾胃有调养作用。鸡蛋中的蛋白质好消化吸收,能减轻脾胃负担;蛋黄中的卵磷脂还能促进脂肪代谢,帮助消化。秋分吃鸡蛋,既能补益脾胃,又能为冬季进补打下基础。

而且秋分是“秋分、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人们忙于农事活动,身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吃鸡蛋能为身体快速补充所需能量,让人有体力应对繁重的农活。

好吃推荐做法:赛螃蟹

所需食材:鸡蛋、盐、姜末、醋、糖。

做法:鸡蛋分离蛋清和蛋黄,蛋清中加少许盐打散,蛋黄加姜末、醋、糖、盐搅匀;

热锅凉油,先炒蛋清至凝固盛出;

锅里再加油,倒入蛋黄液快速翻炒至颗粒状,与蛋清混合;

最后淋上少许香油,撒葱花即可。

总结:今年的秋分,有啥说法?这天不仅是秋季的分水岭,还是“闭眼秋分”。明日农历八月初二秋分,记得:1不熬、2要放、3不行、4要吃!这是老人的生活经验,可以参考一下,也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帮助!

来源:乡村三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