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真正的智者,一生有三不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3 02:30 1

摘要:那些争利夺名的商贾,凡乘势不知退者,多遭翻覆;那些执掌权柄的重臣,总想谋定全局的,常陷危局。

《周易》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年轻时总想着要占尽人间春色,年长后才悟得:珠满则笠碎,弓满必弦断

那些争利夺名的商贾,凡乘势不知退者,多遭翻覆;那些执掌权柄的重臣,总想谋定全局的,常陷危局。

越国文种贪功拒退,终被勾践赐死;秦国李斯恋栈权位,落得腰斩东市。

历史长河的浪涛里,尽是过贪成灾的斑斓碎影。

北宋汴京城曾有富商王叟,每逢腊月便在城郊设"留余粮仓"。

管家不解:"自家尚有余力,何故分粮与流民?"他拍着仓板上的刻字念道:"留三担余粮待雀,空两尺檐角与燕。"

八年后金兵南下,流民护其家小避祸终南山,燕群指引寻得密道逃生。

反观当年囤粮巨贾,皆遭乱民洗劫一空。

今日商界常见两种人:一种是精算每分利润,如沙滩拾贝者将沙粒当作珍宝;一种常念"财如水势",学杭州胡庆余堂挂"戒欺"匾,百年字号风雨不倒。

《淮南子》说得透彻:"江河不废,以其善下;五谷不绝,因其善种。"

创业者若能分利给合伙人,食肆店主留片屋檐给行脚客,做官者暗存仁德与百姓,自会获得命运赐予的免死铁券。

明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徐阶扳倒严嵩时,始终在抄家清单中隐去部分田产。

门生问:"既已除恶,何不除净?"他边誊写名录边说:"当留寸土,容落败人立锥。"

次年严世蕃残党反扑,这些"疏漏"反成安插暗桩的活眼。

宋代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每断官司总在判词后留"酌情"二字。

有富商被告伤人却未遭重罚,三年后此人双倍赔付苦主,道:"当日若黥面流放,哪有今日赎罪之机。"

金銮殿柱上刻"难得糊涂"四字,细看墨色深浅都是智慧。

街市争执时,说句"您也有理";揭发罪恶时,留条改过暗道;惩戒晚辈时,端点回旋余地。

看似退让三分,实则铺就七分退路。

楚汉相争时,韩信平齐后自请"假齐王"封号,刘邦虽依张良计策改封"真齐王",却在心中埋下猜忌引线。

反观唐代郭子仪,每立战功必推半数与副将,汾阳王府昼夜不闭,任凭言官监视。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书房悬匾"奉旨不欺",凡有厚利生意必邀同行分食。

1929年上海永安百货危机,创始人郭乐将半数股权分给员工,终在罢工浪潮中保全基业。

《吕氏春秋》记载郑国大夫子产临终嘱咐:"若以吾之智治国,郑危矣,当留贤者治之。"

现今职场常见精明人将团队之功尽纳己怀,却不知每个独占的军功章都在磨损阶梯铆钉。

真正通透之人深谙:让三分功名给属下,等于给前途铺路;分五成光彩与他人,恰是为自己储光。

结语

紫禁城三大殿前,丹陛石阶皆设九级而非十全,这是帝王家也不敢贪满的天道;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取意东坡词,空置半室恰恰成全诗意。

战国玉匠雕刻瑗璧,必在环心留孔,否则玉碎难全;乡间老农播种,会在田埂撒把稗种,收成反而丰硕。

人生留白处最堪玩味:给孩子留段试错弯路,比规划完美前程更有力量;替对手留条退兵栈道,较赶尽杀绝更多从容;让自己存份未竟理想,方知朝阳永远在下一个山岗。满地清辉何须尽揽?半步之外才有彩云追月。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