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木匠叫陈三柱。此人祖上八代都是木工,手艺传到他这儿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最拿手的绝活是"看梁识凶",据说只要盯着房梁看半柱香功夫,就能瞧出这户人家三年内的吉凶祸福。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木匠叫陈三柱。此人祖上八代都是木工,手艺传到他这儿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最拿手的绝活是"看梁识凶",据说只要盯着房梁看半柱香功夫,就能瞧出这户人家三年内的吉凶祸福。
这年开春,陈三柱被请到城东王员外家修缮祖宅。王员外是当地有名的盐商,家财万贯却膝下无子,前年刚纳了房小妾,如今正盼着添丁进口。陈三柱带着徒弟小六子进院时,正赶上王员外在堂屋烧香祈福,香案上供着个红布裹着的木偶人。
"陈师傅,这梁木是前年从岭南运来的紫檀,您可得仔细着些。"王员外搓着手道。陈三柱点点头,搭着梯子爬上房梁。刚掏出墨斗要弹线,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梁木深处竟嵌着段碗口粗的黑木头,像是被雷劈过的焦炭,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邪气。
他浑身一激灵,墨线"啪"地断在半空。小六子在下面喊:"师傅,咋啦?"陈三柱没应声,伸手去摸那黑木头。指尖刚触到,就觉着刺骨的寒意顺着胳膊往上窜,耳边忽然响起个沙哑的声音:"别动我..."
"师傅!"小六子见陈三柱直挺挺从梯子上摔下来,赶紧跑过去扶。陈三柱脸色煞白,额头上全是冷汗:"快...快取三枚开过光的铜钱来!这梁木里封着东西!"
王员外听得直咂嘴:"陈师傅,您别是看错了?这梁木是我亲自挑的..."话音未落,堂屋突然传来"哗啦"一声响。众人转头看去,供桌上的木偶人不知何时倒了,红布散开,露出张惨白的人脸——竟是用整块阴沉木雕的!
陈三柱瞳孔一缩。他认得这东西,江南一带管它叫"替死偶",是给短命鬼续命的邪物。当年他师父就见过一回,那户人家七个儿子接连夭折,最后在梁木里找出个裹着人发的木偶。
"王员外,"陈三柱声音发颤,"这木偶...是哪来的?"
王员外支支吾吾:"是...是前年有个云游道士送的,说能保我王家子嗣..."
"胡闹!"陈三柱一拍大腿,"这哪是保子嗣的?分明是借寿的!您看这黑木头,是雷击木化了煞,再配上这替死偶,这是要拿活人当引子啊!"
正说着,天突然暗了下来。原本晴朗的天空聚起团团黑云,压得人喘不过气。小六子指着梁上喊:"师傅您看!"那截黑木头不知何时渗出了血水,顺着梁缝往下淌,在青砖地上汇成个扭曲的人形。
王员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陈师傅救我!我...我确实瞒了件事。这木偶是用我头个妾室的尸骨雕的,那道士说...说要用至亲之人的骨血..."
"作孽啊!"陈三柱气得浑身发抖,"这黑木头是百年雷击木,最是吸阴气。您把至亲骨血封在里面,这不是养鬼是养什么?今晚子时,这邪物就要借命了!"
话音刚落,后院突然传来尖叫。众人冲过去一看,王员外的小妾正瘫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个死婴,浑身青紫,眼睛瞪得溜圆。更可怕的是,那婴孩的右手竟长着六根手指!
"报应...这是报应啊..."王员外瘫在地上喃喃自语。陈三柱咬破手指,在三枚铜钱上各画了道血符:"小六子,把铜钱钉在那黑木头上,要快!子时一过就来不及了!"
小六子哆哆嗦嗦爬上梯子。刚把第一枚铜钱钉进去,梁木突然剧烈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挣扎。第二枚铜钱刚碰到木头,"咔嚓"一声,梯子断了。小六子"啊"地叫着摔下来,幸亏陈三柱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的裤腰带。
"接着!"陈三柱甩出墨斗。小六子在空中抓住,顺势把墨线缠在梁上。墨汁溅到黑木头上,发出"滋滋"的响声,冒起阵阵黑烟。
"快钉第三枚!"陈三柱大喊。小六子憋足了劲,把铜钱狠狠钉进去。刹那间,梁木里传出凄厉的惨叫,黑血喷涌而出,在墙上溅出个人形。
天上的黑云突然裂开道口子,月光照进来。众人看见那黑木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最后变成堆灰白色的粉末。与此同时,后院传来婴儿的哭声——王员外的小妾抱着个红扑扑的男婴,正哇哇大哭。
王员外扑过去看,那孩子右手分明只有五根手指。他转头要谢陈三柱,却发现人已经不见了。只留下地上三枚铜钱,上面刻着的血符还在微微发亮。
第二天,有人在城隍庙看见陈三柱。他正给个小乞丐治腿,那孩子右腿上有块胎记,形状像枚铜钱。有人问他昨晚的事,他只是笑笑:"木匠行里有句老话,叫'梁不正,家不兴'。那黑木头里封的,哪是什么邪物?分明是人心里的贪念啊。"
从此,吴江县多了个传说:每逢月圆之夜,有人看见陈三柱背着工具箱走在屋顶上,手里拿着三枚铜钱。哪家要是房梁不正,第二天准能在梁上发现三枚钉得整整齐齐的铜钱。而王员外家,自那夜后果然添了男丁,只是再没人见过那个云游道士。
多年后,陈三柱的徒弟小六子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有人问他师父的去向,他总是指着房梁说:"师傅在那儿呢。您看这梁木,画线要直,人心要正。要是歪了半分,三枚铜钱也救不了您。"
而那截黑木头的故事,在江南一带流传了上百年。老人们讲给孩子听时,总会加上句:"记住啊,房梁上钉的不是铜钱,是良心。"
来源:再回首恍然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