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处错误出现在《苏州,一九三七》一文。文章开篇称“七日凌晨,在当时的北平门外卢沟桥边,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一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战全面爆发的起点,其关键的军事冲突明确始于1937年7月8日凌晨4时50分,日军在此刻炮轰宛平
苏州市文联主办的《苏州杂志》,在2025年第4期刊登的两篇文章中出现了两处严重的史实错误,这对于一份以地方文化传承为己任的知名刊物而言,实在令人遗憾。
第一处错误出现在《苏州,一九三七》一文。文章开篇称“七日凌晨,在当时的北平门外卢沟桥边,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一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卢沟桥事变”作为抗战全面爆发的起点,其关键的军事冲突明确始于1937年7月8日凌晨4时50分,日军在此刻炮轰宛平城并发起进攻。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起点错误地表述为“七日凌晨”,是对历史严肃性的损害。
第二处错误见于《荷莲与苏州人日常》一文。文中提到“春秋时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常识错误。屈原是战国中后期人物,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而春秋时期在公元前476年就已结束。在屈原出生前近三百年,春秋时代就已落幕,他不可能在“春秋时”写下《离骚》。
笔者认为,《苏州杂志》作为苏州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应是传播历史知识、弘扬地方文化的窗口。出现如此低级的硬伤,不仅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更暴露出刊物编辑流程中事实核查环节的缺失。希望杂志社能正视问题,及时更正错误,并加强内部审核,以更专业的精神守护文化传播的阵地。
需要我帮你把这些内容整理成一封给《苏州杂志》的正式纠错信吗?这样可以更清晰、更严肃地向他们反映问题。
来源:传承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