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共同消灭的最后一个日本将领——海军司令山县正乡大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4:22 1

摘要: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说一段日本海军中将命丧椒江的往事。这个日军军官厉害,叫山县正乡(1891年2月15日-1945年3月17日),是日本海军提督,独立空军的鼓吹者,第4南遣舰队司令。军衔中将,死了以后又弄成了大将。山县正乡作为守备台湾海峡及日本南部海域的最高

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说一段日本海军中将命丧椒江的往事。这个日军军官厉害,叫山县正乡(1891年2月15日-1945年3月17日),是日本海军提督,独立空军的鼓吹者,第4南遣舰队司令。军衔中将,死了以后又弄成了大将。山县正乡作为守备台湾海峡及日本南部海域的最高海军长官出席在广州官邸召开紧急军事防务会议后命丧椒江。

这个故事是阮捷成讲的,他当时27岁,系黄埔军校第12期毕业生。1944年冬,阮捷成的福建海门地区水警局第2大队担负椒江南岸之防御任务。当时美空军频频轰炸日本本土,后美军又在菲律宾、琉球群岛等处连连告捷。椒江口外沿海,敌运输舰南来北往增多,海门上空敌机往返却逐渐减少,胜利之日已渐渐临近。

阮捷成

1945年3月17日,葭藏镇有几个人围集在一处, 身朝右、向椒江入口处用手指指点点。原来是江对岸右前方一个叫老鼠屿地方 的江面上,停泊了一架巨型飞机,因为距离 远,看不出飞机身上的标记。

自上年以来,盟军已全面转入反攻态势,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采用跃岛战术,大获成功。不久前在琉球群岛海战 中击溃日本海军主力,正逼近日本本土。由于盟军正在向日军大举反攻, 上年美空军又从航空母舰黄蜂号上起飞轰炸东京,完成轰炸任务后不再飞 返航空母舰,而径直飞向我国浙东衢州机场降落。因此,阮捷成见到在江面上 有飞机降落,以为是盟国的,而且对江属第三大队防地,天已近黄昏, 多看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回去吃晚饭吧,阮捷成便嘱咐哨兵“注意注意”, 就转身往回走。

就在此时,忽听岸上几个观看的人惊呼:“过来了!过来了!”阮捷成急回转身,再朝对岸看去,果然,那架大飞机贴着水面不向南岸就近的海门市区滑进,却是斜直地朝葭藏镇前来。

几分钟工夫,这架飞机滑到距他们约三十公尺时,赫然看到机尾上的大膏药标记。啊!是一架敌机。阮捷成心中猛地一沉: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否要在此登陆?不会,要想偷袭,不可能单枪匹马呀。

正在阮捷成思忖情况的瞬间,这个有4个发动机的巨型水上飞机,就在码头右前方约七八公尺处停住了。因为那时正在落潮,这架飞机浮船已触到泥岸。停了一会儿,从机舱中出来三个身穿藏青色军服的日本军人。说来也巧,飞机旁恰好泊着一只小舢板,这三个人上了舢板,用手一推,舢板就靠上了栈桥,三人上了栈桥后,便向阮捷成 所站地方走了过来。

那天阮捷成未穿军装,穿的是一件棉袍便服,为了想知道个究竟,他遂向前走了几步,与他们迎了个对面。因为彼此相距仅几步路,对方的身份也看清了:这三个海军军官穿着高级藏青色海军呢军服,身佩指挥刀,从其 肩章上看来, 一个是中佐(校),两个是少佐。此时仅阮捷成一人突出在前, 原先围看的人已落在他身后十多步路。但当时他并未想到这是一个多么危 险的行动。

以下是阮捷成与这三人的对话,虽然阮捷成在军校读书时学过简单日语,但 久已不用,早忘得精光。他示意他们用笔书写交谈,对方一人提供纸笔:

阮捷成:“你们来此做什么?”

敌未正面回答,却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阮捷成;“海门。”

敌:“不是镇海?”

阮捷成:“不是镇海,是海门。”

敌愕然,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面露惊恐颜色。

阮捷成:“你们想要什么?”

敌相互商量后,提出需要吃的东西。

阮捷成脑中迅速想到,可借此机会将机上人员哄上岸来,再决定下步应怎 么办。

于是阮捷成继续在纸上写道:“可以,但请你们上岸来。”(我知道这架大 飞机上决不会仅有这三个人)

三人又轻轻相互交谈了一下,回答说:“待我们回机上去商量一下。” 就这样,这三个敌军官,仍从原路退回机上。

在等待答复之际,阮捷成示意哨兵快回去传令集合队伍,立刻前来江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已逐渐昏暗,潮水已落至七八,整架飞机已全部搁浅到泥沙之上。

就在这一刹那间,突然“砰!”“砰!”响起了枪声,且枪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只见右边,有几十人,顺江堤朝码头方向跑来,有的拿长枪,有的拿短枪,也有些没有枪的,边跑,边开枪,边喊。原来这是一个月以前由海匪改编的浙东护航总队队员。

当敌机停泊在对岸时,这批人都是看见了的;飞机行动,他们也随之而动了,于是三三两两、毫无秩序地追了过来。阮捷成制止他们不许开枪,但谁也不加理睬,枪声反而更加密集了。这也难怪,平日这些家伙就已散漫惯了,何况他们又不认识阮捷成这个驻军队长。

枪声越来越猛,还有几个胆大的竟跳下江堤,爬上了飞机。此时,阮捷成部士兵也由分队长带到江边,连一挺从未用过的重机枪亦带了来。这时,飞机里面也以机枪向岸上还击,阮捷成亦终于下令开始射击。因为我方在地理上占有优势,居高临下,并有堤岸作为掩体,因此毫无损失,而飞机里的机枪却无法朝上射击。

就在这混战中,机内传出“的的答”“的的答”无线电发报声,夹 在“砰”“砰”的枪声中,听得很清楚。显然是机内人员正在向他们的基地发报 。

双方交战了约个把小时,机内日军无法出来,当然我部亦无法进到机 内,双方相持着。天色越来越暗了,大约在晚八点多钟,机内忽然传出了两声“砰”“砰”的闷重的爆炸声,紧接着有火焰从机舱内喷出,而且火 越烧越旺。我们仍按兵不动,静观待变。随着潮水不断上涨,又经过了个 把小时,敌机便被海水渐渐吞没。至于那些不请自来的护航队员,也相继散去 。

眼看整个机身骨架浸没在海水中后,阮捷成向一个分队长作了交代,命他负责清理战场。随即他去街中心电话代办所向驻海门之大队部及驻临海县城之台州守备指挥部,报告方才的战斗过程。

通完电话,阮捷成又回到江边(此 时已过了晚十时)。据分队长报告在江面小艇内发现4具敌人尸体, 另我部士兵及护航队员又俘获了5个活的,已由他们押送去海门大队 部。4具尸体抬到中 队部大院暂放,考虑到天亮后潮水下落,机身残骸暴露, 敌机来搜寻,这样恐又将引起麻烦,阮捷成当夜通知葭藏镇公所准备芦席,在潮水落尽时,将机身上部遮盖扎好,并注意搜集残留物品。

在晚十一时左右,通过王医师的翻译,俘虏供出如下情况:

在椒江内降落的是日本最新式四发动机巨型水上飞机,这架飞机是南支第四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山县正乡的专用座机,机上共有15人,包括山县的参谋长海军少将××××,以及大佐、中佐、少佐、参谋、副官和机组人员。他们在南方派遣军总司令海军中将田中久一召开的军事会议结束后,返回基地途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沿海上空,连遭美国飞机拦截,机上燃油耗尽,无法返航,想在其占领区之甬江口迫降;在飞过瓯江口后,见到椒江,以为就是甬江,而甬江口的镇海,与椒 江口的海门,地形极为相似,两处江面北岸各有一宝塔,两港空中距离仅几 分钟差别,因地形判断错误降落椒江。当山县听到上岸军官回机汇报误降椒江以后,因汽油用光,无法再行起飞,山县不得已命飞机向沿江小集市滑来,想找些吃的,并发电报向基地求援。

在遭到枪击后,由于飞机搁浅在沙滩上,不能动弹;岸上有居高优势; 因所乘飞机是一架运输机,没有重火力配备,完全处于挨打地位,故乘天 色黑暗,爬上小船,想逃出海去,不料小船是个空船,没有一点可航行工 具,终于被捉,其他人员下落不得而知。

根据敌人口供,已明白了大部情况,但首先要查明山县司令下落,估计还是乘小船逃脱,当时正值涨潮,有极大可能随潮上溯到了内港。

因此,阮捷成即在原地用电话报告指挥部, 请求连夜通知沿江之黄岩, 临海两县县政府,转令各乡镇公所严加搜捕。

第二日上午7时左右,果然有敌侦察机1架,由椒江口外侵入海门上 空,沿江北岸深入, 一直飞抵三江口附近,不多时又按原路折回,仍沿北 岸向外海飞去。

8时左右,敌汽艇1艘,又闯入椒江,仍沿北岸上驶至三江口后折回, 向口外驶去。

以后再没有敌机、敌舰侦察搜索。据估计, 一是敌人知道江南有兵驻守,不敢靠近;二是没发现飞机残骸。幸得赶在天明以前把机骸遮盖好了,不在近处,难以发现。

第三日上午,接到台州守备指挥部电话,告知据临海县政府接到大田 区政府报告,昨天傍晚,在大田附近港湾内发现小船一艘,船上有敌军官5名,已捕送到部,证明确象前晚逃出之机上人员,但不包括他们的司令官。

统计一下,机上本有15人,现已查明被击毙4人,两批生擒10人, 尚缺1人,应是山县正乡司令,估计是在机内被击毙后,与座机同时被火葬在椒江之中了。

此后,在沙滩中找获部分文件、照片、老头票等,即备文送到指挥部, 照片中有一张团体照,背面书有“摄于田中久一司令部”等字样。

大约过了七、八天,从宁波经过海门去温州跑单帮的商贩带来消息说, 就在那天击毁飞机战斗的当晚,甬江出口镇海地区,忽然探照灯光四下照 射,天空有飞机往来盘旋,江中汽艇往返航行,似在寻找一样非常重要的 东西,想系他们已接到了飞机迫降镇海的电报,殊不知是在海门地区被我 们一举连机带人都结果了。

10多天后,日本东京广播电台自称“孤儿安妮”的“东方玫瑰”,以悲痛的声调广播道:“本月17日晚,大日本帝国的海军精英、卓越的司令官山县正乡海军中将,在中国东海战场指挥作战时,不幸战死。裕仁天皇听到消息后,颇感震惊和悲痛,当即沉痛地批准了大本营的呈文,追赠山县正乡为海军大将。

148天后,日本投降,山县正乡成了中国军民共同消灭的最后一个日本高级将领。

山县正乡(1891年2月15日-1945年3月17日),日本海军提督,独立空军的鼓吹者,第4南遣舰队司令。1945年3月在中国浙江椒江迫降后被国民党水警队围攻致飞机爆炸毙命,追晋大将。

来源:樵夫05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