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与开放并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02:31 2

摘要:8大板块精彩纷呈,75项重点活动亮点频出,300余项文旅体验引人入胜……从盛夏到金秋,北疆大地上,一场场文化盛宴点燃群众激情,奏响北疆文化最强音。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存霞

8大板块精彩纷呈,75项重点活动亮点频出,300余项文旅体验引人入胜……从盛夏到金秋,北疆大地上,一场场文化盛宴点燃群众激情,奏响北疆文化最强音。

没有华丽复杂的舞台布景,草原的辽阔是最好的背景;减少了线下的宣传投入,搭载数字快车让活动家喻户晓;打破主体单一的局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释放出多元协同的倍增效应……以轻装姿态绽放华彩,以开放姿态汇聚精彩,北疆文化活动季坚持“节俭办活动”“开门办活动”理念,既守住了文化惠民的初心,更闯出了文化活动创新管理的新路径。

打破常规 简约而不简单

夏至之时,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北疆文化活动季拉开大幕。

本次北疆文化活动季打破常规,未设置传统的开幕式,而是以两场惠民便民的启动主题演出点燃全民激情。最低9.9元、最高49.9元的惠民票价,让来自区内外的6.5万名观众来到现场观演,尽情享受北疆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两场启动主题演出均以本地文艺力量为主要演出团队,邀请到齐峰、乌兰图雅、呼斯楞、云飞、傲日其愣、安达组合、额尔古纳乐队、阿木古楞、阿古达木等众多内蒙古歌手倾情献唱,特邀嘉宾孟庭苇、水木年华乐队也纷纷唱起自己的代表作。

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一次次引来全场大合唱。简约而不简单的文艺演出,让文化惠民的温暖直抵人心,为北疆文化活动季写下精彩开篇。

本次北疆文化活动季坚持“节俭办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硬件投入成本,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引导作用,以小投入激发大效益,将务实之风融入每一处细节。

看,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开幕式暨首场展演在呼和浩特市如意广场精彩上演,舞台搬到广场上,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中华曲艺的多彩之美;

听,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启幕,以天空为幕布,以草原为舞台,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者一同唱响最美的天籁;

瞧,各支乌兰牧骑队伍走进社区乡村、公园广场——群众身边的每一处角落,都是他们的流动舞台。无需高额的硬件投入,他们以满腔热情将欢声笑语送到群众身边……

当舞台设计褪去繁复装饰,以简约之姿承载文化内核,既节省成本,更让观众目光聚焦于内容本身,更直接更纯粹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一场场精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人心,离不开系统而创新的宣传布局。

本次北疆文化活动季坚持全链条、不断线的宣传原则,对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进行整体规划;针对重点项目进行创意设计,着力打造“爆款”,推动北疆文化破圈;统筹各级媒体,实现活动内容“一键式”推出, 让不同地区、不同渠道的受众都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以数字化宣传为主要手段,打破传统物料局限,以更高效、更广泛的传播路径,让北疆文化声名远扬——

100家国内媒体及账号共同直播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开幕式和返场演出,全媒体曝光量突破60亿次;

网红主播带领广大网友沉浸式体验“云端那达慕”,触达全国5亿人次;

优秀网络视听作品“云”端展播,让生动鲜活的北疆故事传遍千家万户;

西辽河文化节特邀通辽籍明星李嘉琦、歌手阿古达木等献艺开幕式,有效撬动线上千万级网络流量,实现了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推广的双赢……

借助线上平台的穿透性与互动性,北疆文化活动季不仅以更低的资源成本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扩散,更通过话题运营、内容共创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声量破圈、影响叠加”的传播效应,不仅契合了“节俭办活动”的理念,更让北疆文化的影响力在数字时代实现了量级提升。

一场场简约而不简单的文化活动,以小投入撬动大效益,在传递北疆文化魅力的同时,探索出了可持续的文化活动创新管理路径。

开放立局 汇聚无限精彩

这个夏天,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馆运行。它以更开阔的空间、更精彩的展览、更丰富的活动、更智慧的体验,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内蒙古、领略北疆文化的全新窗口,成为“一票难求”的热门目的地。

为了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魅力,内蒙古博物院分别与上海博物馆、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引进“彩练当空——明清颜色釉瓷器菁华展”“古希腊之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两大特展,为本次北疆文化活动季增添了别样风采。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到这么精彩的展览,既能领略到古希腊文明的独特魅力,又能感受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极致之美,真是太棒了!”观展后,呼和浩特市民周女士激动地说。

看展之余,观众还可以喝一杯文物主题的拉花咖啡,挑一件精美的文创产品,戴上VR眼镜来一场沉浸式的冒险之旅……丰富多样的体验,得益于内蒙古博物院开放融合的理念——积极引入文创、餐饮、VR体验等多元化业态,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让博物院不只是博物院,更成为北疆文化会客厅、融合发展新空间。

内蒙古博物院积极探索的开放路径,正是本次北疆文化活动季“开门办活动”的生动缩影。

北疆文化活动季坚持“开门办活动”,组织优秀引进剧(节)目、马头琴专场商业演出、乌兰牧骑改革试点院团驻场演出、商业演唱会和文创集市等项目参与活动季,涵盖演艺、创意、体验等多个类型,充分改善文化消费产品供给结构,最大程度优化文化消费链条。

由上海歌舞团带来的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呼和浩特连演4场,将海派风情与红色故事带到北疆大地;

儿童剧《大灰狼童话王国奇遇记》,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思考的童话派对;

郎朗北疆草原音乐盛典、“超级音雄”巨星LIVE演唱会呼和浩特站等多场精彩演出,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畅享高水准视听盛宴……

通过市场化手段,本次北疆文化活动季形成了多维度、全场景的文化供给体系,有效丰富了群众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西辽河文化节上,非遗文创市集汇集28项技艺、120余种文创产品;牛肉干品鉴会吸引32家生产企业携40余种牛肉干亮相;日均流量近10万人次,活动期间,累计销售额达200余万元,签订意向订单320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举办期间,草原旅拍、非遗工坊、星空音乐会全天候开放,乌兰牧骑惠民演出、草原星空音乐会夜夜上演,“烤全羊宴+非遗手作”套餐点燃夜经济……5天内,锡林郭勒盟全域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

“旷野赤峰·龙腾草原”大地艺术季通过植入高端艺术IP,以艺术深度赋能文旅业态升级,着力塑造“中国北疆龙脊圣境”新地标,推动赤峰文旅标签向时尚、艺术转型,实现旅游模式从传统观光向沉浸式体验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场场精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是展示北疆文化魅力的立体平台,更成为拉动消费、展示产业、赋能经济的重要引擎。

节俭,未减半分精彩;开放,迎来更广舞台。歌游内蒙古的脚步仍未停歇,北疆文化活动季的精彩仍在继续,北疆文化的魅力正传遍四方,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