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喂到嘴里都不会吃,“跌落神坛”的白岩松,已经走上另一条大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0:26 1

摘要:在被骂“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后,白岩松在今年两会上直言年轻人是弱势群体,建议把35岁以下的个税起征点提到12000,并保障灵活就业者社保不断线

在被骂“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后,白岩松在今年两会上直言年轻人是弱势群体,建议把35岁以下的个税起征点提到12000,并保障灵活就业者社保不断线

他是很多人电视机前的熟面孔,也是一代人心里“说人话”的新闻人

可人一旦被架到高处,风就更冷

当年那个从北方小城里一路啃书本的穷孩子,靠着咬牙努力挤进了中国传媒大学,后来又进了央视,谁没替他感叹过一句“真有出息”

我记得他早期的节目,话不多,节奏却紧,像步子落在鼓点上

他为了一口播准,练声练到嗓子发哑,盯提词器盯到眼睛干涩,这么多年走下来,人是站稳了,身体却先亮了红灯

他有过那种“拼到晕在台前台后”的时刻,醒来以后才知道人不是机器,工作再重要也比不过命

后来他的主持变得更稳重,少了几分锋芒,多了些克制

可人生不怕慢,就怕拐弯的时候脚下打滑

2021年,他在高校演讲时那句“难道我们现在指望房价很低、工作随便找、没有压力、喜欢的女孩一追就同意?

不会吧”一出,网上炸锅了

有人说他不懂年轻人的苦,有人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这话扎心也扎口碑

到了2023年底,又因为“老百姓有钱也不敢花”被剪成“有钱也不愿意花”,舆论二次翻滚,褒贬交锋,谁也说不服谁

我那会儿在地铁里刷到这段视频,隔壁小伙子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能不能别老教育我们

那一瞬间,我第一次真切感到,话说给谁听、站在谁的立场上说,是会要命的

可这事还真没把他压趴下

今年两会,他把话锋调了个方向

“青年是弱势群体”,这句话从他嘴里出来,份量不轻

他提的两个建议,一是把35岁以下年轻人的个税起征点,从现在的5000提高到12000,二是让那些做灵活就业的,社保别断

你说这是不是“补作业”,是不是“亡羊补牢”,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次掉头,承认现实的掉头

现实有多硬呢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222万,16到24岁的青年(不含在校生)失业率到去年底还有15.7%,2023届本科生和高职生的平均月薪,分别也就六千出头和四千多

这不是“努力就行”的问题了,是错位的岗位,是成本挤压后的薪水,是“高不成低不就”背后的城市压力

他把个税起征点喊到12000,说白了就是给年轻人留口喘气的地方,别一发工资就先被缴走一大块,连缓冲都没了

而灵活就业者的社保不断线,听起来技术性,落地却是实打实的安全感,你送外卖、做主播、接单设计,换个平台换工种,都不会一下子掉进无保障的黑洞

有人问,这算不算“走上另一条大道”

在我看来,不是换赛道,是换姿势

时代这几年变得太快了,互联网的放大镜把人的每一个失言放得巨大,连叹气都得挑日子

当年我们爱他,是因为他说话有棱角,可当棱角对着自己人、对着年轻人时,疼的就是你我

所以他退一步,先学着听,把建议做具体,愿意站在数据背后,不轻飘飘地“劝大家坚强”

这一步,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最难的是承认之前那口气太硬了

这几年,我也常在街边小店里碰到刚毕业的孩子,说着租房的行情、试用期的工资、转正不成功的心酸

他们不是不努力,是努力总像扔进湖里的石子,砸出一圈圈涟漪,最后又归于平静

一个在园区里做测试的姑娘跟我说过,她的愿望很小,涨薪五百、通勤少二十分钟就满足

你说这种愿望,难吗,真的不该难

但现实不答应,企业也有算盘,城市也有门槛,大家都被卡在不大不小的缝里

这也是我理解他那句“有钱也不敢花”的原因

不是不愿意,是不敢,怕明天没单、怕突然裁员、怕一场病就把家里掏空,钱在兜里攥着才心安

如果话被剪成“有钱也不愿意花”,语气就变味了,成了挑刺

所以公共表达得精细,传播也要负责,可这套道理都对,又没法抵消当时人们的怒气

情绪是现实的影子,哪里痛,哪里就会更响

说回他这个人

争议之后,他确实沉了下去一阵

有人说他“跌落神坛”,我倒是觉得神坛这两个字,本就不该挂在一个说话的人身上

把人捧太高,迟早要摔;

摔下来如果还能走,而且选择了往人群里走,这才是值钱的

他说要从基层重新出发,去听普通人的想法,我愿意相信他真的出门了,走到街上、跑到社区、去到那个早班夜班交错的城市缝隙里

因为只有在那里,话才说得准

这让我想到他的老友水均益

前阵子他开直播,穿一件蓝衬衫,黑框眼镜,坐在镜头前跟大家闲聊,没有带货的意思,就想聊聊新闻、聊聊当下的热点

网友调侃一番,他也不恼,笑着解释

这代新闻人开始学着在手机屏幕里找到新的位置,看弹幕,接问题,把沉甸甸的讲述换成来回的对话

这也许是一条新的路,虽然陌生,但不失体面

你看,所谓“大道”,不是铺着红毯的大道,是拐着弯、遇着坑、时不时得让路的大道

一个公众人物最难的地方,也正在这里——把自己放低半尺,才能把别人托高一寸

当他在两会上替年轻人说话,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一次“把麦克风递出去”

个税起征点、社保不断线,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早八晚九,是出租屋里那盏常年不太亮的灯

如果这些建议有一部分能落地,哪怕只落一半,也比空口劝勉强一百句更有用

当然,争议不会就此消失

有人会继续追问:你当初说过的话,怎么补?

你现在说的新话,会不会又变成另一种“站着说话”?

我也会追问,但我更想看到的是一种持久的靠近,别隔着雾看人

舆论不是审判庭,公众人物也不是被动挨打的木桩,走近一点,看见彼此的努力,矛盾才有解

这话听着温和,却一点也不软,它要求我们对事实更诚实,对立场更克制,对人心更体谅

真正的下坡路不是被骂,而是被骂以后什么也不做

这回,他做了点事

也许还不够,也许需要一整套政策去托举,税收、住房、就业、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但总得有人先把门推开一条缝

把年轻人当弱势群体,不是把他们往下按,而是承认此时此刻,他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支撑和保护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那句“饭喂到嘴里都不会吃”的嘲讽

如果把它倒过来想,年轻人不是不吃,是太久没见到能吃的那口饭

给他一口真正能吃的,再看他吃不吃

对一个说话的人来说,最好的自证,是把话变成能落地的东西

对我们这些听话的人来说,最好的回馈,是在它真的落地时,不吝一个点头、一声“行”

愿每一次争执,最后都能换来一次更好的靠近

也愿那些被骂醒的人,不再端着,沿着另一条大道,慢慢走回来

走向谁呢,走向你我

信源资料
央视网:《“两会应该更关注青年人 现在他们是弱势群体”》-2025年3月5日

南方都市报:《白岩松呼吁提高年轻人个税起征点,保障灵活就业者社保不断线》-2025年3月5日。

来源:兮兮剧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