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公前,我曾幻想乡镇公务员的生活:上午喝喝茶、看看报,下午和李大爷王大妈拉拉家常,下乡就是 “田野游”,早八晚六准时下班,周末还能自由出行。可真正入职后,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击 ——8 年里,我在乡镇和县级部门都待过,见过凌晨冒雨转移群众的紧急,也经历过连续两个月
一、向往 vs 现实:乡镇公务员的 “反差感” 有多强烈?
考公前,我曾幻想乡镇公务员的生活:上午喝喝茶、看看报,下午和李大爷王大妈拉拉家常,下乡就是 “田野游”,早八晚六准时下班,周末还能自由出行。可真正入职后,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击 ——8 年里,我在乡镇和县级部门都待过,见过凌晨冒雨转移群众的紧急,也经历过连续两个月不休假的忙碌,那些 “岁月静好” 的想象,大多只存在于考前的憧憬里。
很多应届生报考乡镇岗时,都和曾经的我一样,被 “基层稳定、压力小” 的标签吸引,却忽略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其实,乡镇作为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工作内容远比想象中琐碎,工作强度也常常超出预期。接下来,我会从工作内容、时长、氛围、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拆解乡镇公务员的真实状态,给想报考的考生一份 “避坑指南”。
二、工作内容:没人能只做 “专业事”,包村是 “必修课”
乡镇公务员没有 “绝对的专业分工”,除了财务等极少数高度专业的岗位(偶尔也得参与包村),其他人都是 “专业 + 全盘” 双线作战。比如我负责农业工作时,既要管夏收秋播的督促统计、病虫害防治、农业合作社运营,又得承担包村任务 —— 合疗催缴要挨家挨户通知,环境卫生整治要带头清理,防汛防滑要 24 小时盯进度,防返贫监测要逐户摸排。
最关键的是 “总结与亮点打造”。乡镇不需要自己制定政策,但要把上级政策落实好,还要梳理工作成效、打造特色点位,这直接关系到年度考核。比如组织口、农业口的工作,上级要求严、检查多,每到年底,写总结、做汇报材料能忙到凌晨。有次为了准备一个现场会,我们连续一周加班到深夜,从展牌设计到沿线环境整治,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错,生怕 “亮点没打造好,问题倒被查出”。
三、工作时长:没有 “下班点”,加班是 “日常操作”
近两年招录的乡镇公务员,大多家不在工作地,加上乡镇需要 24 小时值班,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单位住宿。可 “工作生活在同一环境” 的坏处是:很难分清 “工作时间” 和 “休息时间”,随时可能被 “薅起来加班”。
乡镇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镇群众,不像省市部门 “干完本职就下班”。比如遇到市级检查路过,所有人都得放下手头事,上路打扫卫生;通知周一开现场会,周末就别想休假 —— 既要准备汇报材料、布置会场,又要确保沿线卫生达标;连续下大雨时,周内晚上要冒雨进村转移危房群众,周末得全员在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脱贫攻坚期间,我们连续 40 天没休假,每天白天入户摸排,晚上整理数据,有天凌晨 2 点,接到村里电话说有老人不愿转移,我们立马冒雨赶过去,直到凌晨 4 点才把老人安全接到安置点。在乡镇,“朝九晚五” 是奢望,“最近很闲” 和 “连续加班” 可能随时切换,没有固定的休息节奏。
四、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很温暖,下乡是 “解压时刻”
虽然工作忙,但乡镇的工作氛围是 “加分项”。由于娱乐条件有限、生活半径小,同事之间没有太多 “职场套路”,更像 “邻里”—— 谁家有事,大家都会搭把手;食堂吃饭时,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很容易拉近距离。
包村工作还能带来 “劳逸结合” 的快乐。下乡路上,春天能看野花遍野,夏天能闻稻田清香,秋天能赏金黄麦浪,冬天能看白雪覆盖田野,清新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能瞬间缓解加班的疲惫。而且村干部都很实在,没有虚情假意,去村里督促工作时,他们会热情地递杯热茶,聊工作也聊家常,这种 “接地气” 的互动,是乡镇工作最治愈的部分。
五、生活条件:差距大到 “离谱”,选岗前一定要 “实地考察”
乡镇的生活条件,用 “天差地别” 形容毫不夸张。我所在的县城有 8 个乡镇,只有 1 个镇通了暖气,冬天温度低到零下十几度,没暖气的乡镇只能靠电暖器取暖,可有些乡镇还不允许装空调;大部分宿舍没有独立卫生间,洗澡要去公共澡堂;还有的宿舍下雨天会漏水,半夜起来挪盆接水是常事。
我们镇政府在新镇区,周边没有餐馆,周内只能吃食堂,周末要么自己做饭,要么骑车半小时去镇上买。而隔壁县城的乡镇,有的离县城近,周边配套全,生活便利很多。所以,如果你一直在城里生活,报考前一定要想办法实地考察:看看宿舍有没有暖气、有没有独立卫浴,周边有没有超市和餐馆,离县城有多远。农村长大的孩子适应起来会容易些,但城里的考生若不提前了解,很可能去了就后悔。
六、写在最后:I 人慎入!要有 “和群众打成一片” 的决心
脱贫攻坚时的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有天晚上入户宣传政策,正好遇到一群群众在拉家常,我们还没开口,就被他们 “炮轰”—— 因为不了解政策,他们误以为该享受的福利没落实。有个新来的 I 人小伙子,被大姨们的 “热情输出” 直接吓蒙,场面一度失控。但后来我们耐心听完他们的诉求,详细讲解政策后,离开时他们又笑着跟我们说 “拜拜”。
这件事让我明白:乡镇工作是直面群众的 “最前沿”,群众的满意和不满都会直接反馈给你。如果你想报考乡镇岗,首先要问自己:能不能从 I 人转型成 “会沟通、能倾听” 的 e 人?能不能接受 “琐碎又紧急” 的工作节奏?能不能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坚持?如果答案是 “能”,那基层会给你很多成长;如果只是想 “混日子”,那大概率会被现实打败。
如果你是应届生,还会坚定报考乡镇岗吗?如果已经在乡镇工作,你有哪些想补充的 “真相”?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来源: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