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绪故事发酵场”——北京环球度假区用三年迭代,将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范式。从《惊奇农场》露天试水到《画皮幽宅》形成叙事二创、从南瓜怪杰单点突围到“三小只”人格矩阵、从惊叫区的不断焕新,其IP体系始终遵循“场景-符号-氛围”三维架构,让游客的EMO与
“情绪故事发酵场”——北京环球度假区用三年迭代,将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范式。从《惊奇农场》露天试水到《画皮幽宅》形成叙事二创、从南瓜怪杰单点突围到“三小只”人格矩阵、从惊叫区的不断焕新,其IP体系始终遵循“场景-符号-氛围”三维架构,让游客的EMO与欢笑皆有落点。这背后是数据验证的情绪消费爆发力,首日周边抢购长队即可印证“体验-情绪-消费”闭环的可行性。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相关模式可能将文旅项目升维至社会学实践,成为制造社会联结的幸福工场。
编审 | 时光
编辑 | 时光
来源 | 三川汇文化科技
“我后来才知道,她当时周末加班,就是因为想陪我,特意请了一天假。”
去年,男生家泽邀请心仪的女生一起去北京环球度假区的“惊彩”环球活动,收到肯定答复时,30岁的他笑出了50岁的皱纹和15岁的眼神,原本连《聊斋》都不敢看的人,一下子浑身是胆。
可惜在今年,家泽再去“惊彩”环球是一个人,相同的地方,物是人非,这让他有些EMO。不过,慢慢地,他也发现,自己比想象得更勇敢,哪怕独自走遍所有的惊吓空间,依然玩得很HIGH,有了不一样的“惊彩”回忆。
家泽不是特例,他的情绪转变是无数人在“惊彩”环球的缩影。
作为北京环球度假区全年度最重磅的限时主题活动,“惊彩”环球自2023年推出以来,凭借极致新奇的沉浸式体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点燃了北方的人气烟火。
而今活动走到第三年,体验更是进一步升级,在“超无限世界”的定位下,构建了一个以“四座惊吓空间、三位明星角色及‘惊彩’派对、两大全新惊叫区”为核心的“情绪故事发酵场”。
走进去,喜怒哀乐如万花筒一样斑斓,可以开心,也可以EMO,可以勇敢,也可以认怂,而每一种情绪都能被看见、被珍藏,就像生命里那些心跳强烈、情感浓郁的瞬间,尽管短暂,但是影响深远、余韵绵长。
△2025“惊彩”环球活动日历
和家泽一样,无论是独行还是结伴,每位游客都能在这里写出自己独有的情绪故事:
女大学生小水自己去走《画皮幽宅》,她本来要和父母一起来,可是他们临时出差,她只能硬着头皮一个人玩。“我自己来玩,也挺开心的,但是父母不在,又挺失落的,下次希望和他们一起。”
情侣档的姜小姐被一个NPC贴脸吓到,男友扶着她寸步不离,工作人员紧张问询“还能走吗?”,她抹了一把眼泪坚持前行。“可能是男朋友在身边,还有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安抚我,我就敢把胆子放大一号,又害怕,又觉得有安全感。”
△《画皮幽宅》部分内景
走在姜小姐后面的贝贝很羡慕她,贝贝也是自己来,临时抓了个小姐姐进去,结果反被小姐姐护在身后,“第一次有人主动保护我,有点儿感动。”
45岁的杨先生和17岁的女儿在“惊叫区”拍照,女儿的反应出乎意料,“我惊喜发现,女儿这么勇敢,我这么菜,我们更了解对方了。”
好哥们康康和君君,一直想玩《惊奇农场》却没玩成,今年发现它下线了,立刻决定补打卡其他项目。“我们遗憾错过了‘农场’,挺难过的,不能再错过别的了!”
△《环球怪物:地下秘穴》部分内景
五个同学来给女生小丹庆生,男生们玩了所有的惊吓空间,女生们只玩了《杰克马戏团》。“我们尊重其他人的想法,不勉强大家什么都要玩,敢承认胆小也是一种勇气。而且进去之后,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都需要互相照顾配合的。”
文娱记者Bright,连续三年报道“惊彩环球”,今年领了任务,和随机游客同场,看着身边人各种各样的反应,他有了新的感悟:“这三次都是带着工作来,绷着弦记录、观察,希望下次能做个纯粹的、有伴侣的游客,放开身心去感受和体验。”
△2025“惊彩”环球园区内置景
或喜或悲、或勇或怯,故事的主题和风格全无边界,亲情、友情、爱情、事业、自我的碰撞还是偶然的善意联结,皆有看点和起伏,由点及面,共同织成了“惊彩”环球的风景线。
当游客们在这里尽情释放喜怒哀乐,书写专属情绪故事时,支撑这一切的,是“惊彩”环球围绕“情绪发酵”打造的IP体系:
三年间,“惊彩”环球与游客同频互动,伴随游客成长的同时,自身也完成了从节日氛围体验到多维情感载体的进化,而这种进化始终以“为情绪找落点”为核心,具体体现在惊吓空间、三位明星角色及“惊彩”派对、惊叫区的协同升级中。
作为IP体系的叙事场景,惊吓空间不仅实现了数量上“从1到4”的扩容,更在游客互动层面达成叙事二创,为情绪体验持续加码:
1.0版本的《惊奇农场》采用露天式设计,为大众提供了友好的“惊悚试水空间”,降低了体验门槛,让“初探惊悚”的好奇与轻松有了承载。
2.0版本新增了两个风格迥异的封闭式惊吓空间,分别是环球影城的经典IP《杰克马戏团》,以及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原创叙事IP《81号公馆》。
它们的设计完全切断了游客与外部的连接,将一切体验“向内收束”,让游客好像在真正参演惊悚电影,在沉浸式剧情中深度代入,放大了紧张与共鸣等复杂情绪;
3.0版本则在纵向IP深度与横向叙事上呈“十字型”双向延展:
经典IP方面,继《杰克马戏团》之后,电影级制作的《环球怪物:地下秘穴》落地,游客可以和德古拉、木乃伊、科学怪人、魅影及狼人等环球影业的经典角色互动,一口气在多部电影里穿梭。
原创叙事IP方面,袭承《81号公馆》的精致置景和独特氛围,园区推出了更具奇幻色彩的《画皮幽宅》。
值得一提的是,《画皮幽宅》的故事性很强,凭借完整的起承转合与情感张力,引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自发解析剧情,使“剧情回味”成为新的情绪锚点,让大家反复咀嚼。
△网友自发拆解《画皮幽宅》剧情及相关评论(图源网络)
而真正让这份体验超越娱乐本身的,是《惊奇农场》在本年度歇业:
这看似是项目调整,实则强化了IP的“限定感”。
作为承载初代记忆的经典项目,它的离场让老游客对“逝去的体验”产生珍惜之情,也让“每一次参与都不可复制”的专属感成为新的情绪记忆,这恰恰是IP与游客情感联结的深层体现。
如果说惊吓空间是情绪的“叙事容器”,那么明星角色则是IP体系中具象化的“人格符号”,以互动感和陪伴感深化情绪共鸣。
他们成长轨迹也是贯穿三年,从1.0版本的南瓜怪杰,到2.0版本的杰克,再到3.0版本的“三小只”,这些角色分别承载“叛逆、神秘、纯真、自信”等性格特质,让不同游客都能从中找到自我投射。
△南瓜怪杰、杰克和常思
比如“北环顶流”恶魔兔的蜕变,从第一年《惊奇农场》敲铁桶的小角色,到第二年拥有独立舞台,再到第三年稳站C位成为ICON,结合他从“农家风”到“朋克风”的着装变化,呼应了游客对“成长与突破”的情感期待,也让“陪伴式成长”的情绪有了具体寄托。
我们也期待,恶魔兔可以在接下来走出北京,成长为“全球环球影城ICON”。
△恶魔兔的三年蜕变
作为IP体系的氛围符号,“惊叫区”则是明星角色故事的延伸,通过风格迭代持续激活情绪磁场:
从最初南瓜怪杰的随从,到“南瓜怪杰随从+马戏团小丑”的组合,再到“狂热街头+幽虫出没”的反差语境,不断刷新的氛围让新游客保持探索欲,也让老游客在熟悉中发现新意,进一步巩固了“常来常新”的情感黏性。
△2025“惊彩”环球“狂热街头+幽虫出没”两大惊叫区
以及,IP体系的包容性还体现在跨区域与原创角色的补充:
大阪来的哈觅酷玛接棒杰克,传递环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让“跨文化共鸣”成为新的情绪点;
原创角色诡魅狐以“不被定义”的态度,映射当代青年的自我特质,让“身份认同”的情绪得以释放。
△哈觅酷玛和诡魅狐
可见,无论是空间迭代、角色成长还是氛围升级,“惊彩”环球的IP体系始终围绕“情绪”展开,既为游客的喜怒哀乐提供了具体落点,也通过与游客的情感互动,让自身成为一个有温度、可感知的“情绪共同体”。
此外,“惊彩”环球的情绪体验还延伸到了主题内容之外,《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同步上线了“食死徒来袭”活动,游客可以亲历魔法大战,没什么比这更酷了。
△“食死徒”与游客互动
因体验而生的情绪故事,不仅被“惊彩”环球的IP体系稳稳承接,更悄悄转化成了游客们的消费动力。
“惊彩”环球活动首日,游客们早早在商店门口排起长队,只为选购活动主题周边;到了晚上,队伍依然人气不减,其中多为年轻人或家庭型游客。
△游客在园区内排长队购买“惊彩”环球主题周边
这种为情感记忆买单的行为,既证明活动已在游客心中形成稳定的IP品牌认知与消费期待,更揭示出一个行业趋势:情绪消费正悄然成为文旅IP发展的新引擎,引领整个行业迈向全新阶段。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而是有政策引导与数据支撑的必然。
近年来,国家文旅政策持续强调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鼓励通过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
《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明确提出,“文旅3.0”已成为大势所趋,其核心是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引领,通过塑造文化IP推动产业创新。
其中,情绪消费作为文化IP创新的重要方向,得到政策的明确支持——不仅鼓励文旅目的地开发自有IP,更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其商业化运作,为情绪消费的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行业数据同样印证着这一趋势,《2024年中国文旅IP商业化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文旅IP商业化正处于高速成长期,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4314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6972亿元。
△2025“惊彩”环球主题美食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选择文旅IP产品时,文化价值认同感与情感需求是首要决策因素,而商业化模式也正从传统实物周边,向虚拟产品、服务体验活动及公共文化空间拓展。
情绪消费作为服务体验活动的核心组成,恰恰通过沉浸式体验、限定周边等形式,精准满足了消费者对情感共鸣与自我表达的需求。
而这种特点在年轻群体中尤为突出,《2025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选择“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买单”的人群占比56.3%,较2024年增长16.2个百分点;青年情绪消费月均支出949元,18.1%的人每月愿为情绪价值花费2000元以上;超两成青年为“日活型情绪消费者”,43.4%每周多次消费,近六成年轻人每月情绪相关支出占月收入的10%以内。
△2025“惊彩”环球主题周边
由此可见,北京环球度假区的“惊彩”环球活动,正是情绪消费创新实践的典型样本。它通过“体验—情绪—消费”的价值闭环,不仅重新定义了主题公园的产品边界,更为文旅行业从“功能消费”向“情感消费”的转型提供了范本,也揭示了产业未来的核心驱动力:
谁能更好地为用户赋能,滋养其自我与人际关系,制造值得珍藏的“精彩瞬间”,谁就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心,建立起超越消费的深厚情感联结。
这早已不是单纯的文旅生意,而是一场关于幸福体验的社会学实践。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