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天气一变,关节就隐隐作痛;吃点凉的,肠胃就闹意见;手脚总是暖不热,血液循环仿佛也“慢了半拍”。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寻遍了各种偏方,却可能忽略了厨房里最平凡、最强大的健康守护者——生姜。
人到中年,我们最怕的不是年龄,而是身体各处发出的“警报声”。
您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天气一变,关节就隐隐作痛;吃点凉的,肠胃就闹意见;手脚总是暖不热,血液循环仿佛也“慢了半拍”。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寻遍了各种偏方,却可能忽略了厨房里最平凡、最强大的健康守护者——生姜。
我们都知道姜能“驱寒”,但这只是它最表面的功夫。今天,我们不谈玄的,就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带您深入了解生姜的“灵魂人物”——姜辣素(Gingerol),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在我们体内悄悄工作,成为守护我们健康的“多面手”的。
一、姜辣素不是玄学,是精准作用的“生物工程师”
那股让我们感到辛辣、温暖的力量,就是姜辣素。它可不是简单地“发热”,而是一位能精准调控我们身体多种信号的“生物工程师”。
机制一:关闭“疼痛与炎症”的开关
中老年朋友最头疼的莫过于关节疼痛。这种疼痛,本质上是炎症在作祟。
体内的“发炎开关”:在我们体内,有一个叫做“环氧合酶-2(COX-2)”的东西,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点燃炎症”的开关。一旦它被打开,就会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让我们的关节红肿、疼痛。
姜辣素如何工作:科学研究发现,姜辣素能够精准地抑制这个COX-2开关的活性。它就像一位聪明的电工,找到这个总开关,把它调低甚至直接关掉。开关关了,炎症的“火”自然就小了,疼痛也随之缓解。
所以说,姜辣素缓解关节不适,靠的不是“以热攻热”,而是从根源上切断了炎症的信号。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誉为“天然的阿司匹林”的原因之一。
机制二:激活“热感应”,疏通“微循环”
为什么喝完姜茶会全身发热?这也不是错觉,而是姜辣素在“调度”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
聪明的“骗局”:我们细胞上有一种叫做TRPV1的“热量感受器”,它就像一个温度探测仪。
姜辣素能够“模拟”高温,激活这个探测仪,向我们的大脑发送“身体变热了”的信号。
身体的反应:大脑接到信号后,会立刻命令我们的毛细血管扩张,以帮助“散热”。这一扩张,恰恰疏通了我们身体末梢的微循环!
带来的好处:微循环通畅了,血液就能更顺利地抵达我们的手梢脚尖,手脚冰凉的问题自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通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为全身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带走代谢废物,对维持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说,姜辣素是我们身体里自带的“血管清道夫”和“循环助推器”。
二、读懂科学,我们能收获的4大健康益处
了解了姜辣素的工作原理,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知道,坚持适量食用生姜(或小黄姜粉),能为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1. 关节的“减痛器”
通过抑制炎症开关,长期坚持有助于缓解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感,提高活动舒适度。
2. 心血管的“守护者”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辅助维持血管弹性,为心脑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3. 肠胃的“动力源”
姜辣素能温和地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对于因年龄增长导致的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 免疫的“防火墙”
其强大的抗菌、抗病毒能力,加上驱寒暖身的作用,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道抵御风寒的坚实防线,减少感冒的发生。
三、给中老年朋友的“安心”食用指南
科学的益处虽好,但安全、适度是根本。
形态选择:新鲜生姜和优质的小黄姜粉都可以。鲜姜适合烹饪调味,不过味辣,很多人可能吃不习惯。
那么可以选择姜粉,适合泡水喝、加入粥饭,方便快捷。
下面这款小黄姜粉是我正在用的,云南高山小黄姜古法制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选购,不管是早上起来冲泡喝一杯,还是用它调味各种菜品,都是绝佳的选择:
▲云南高山小黄姜
黄金时间:“早吃姜,赛参汤”。早上阳气升发,吃姜有助于提振精神,开启一天的活力。注意:尽量避免晚上大量食用。
推荐用量:作为日常保健,每天3-5克姜粉,或10克左右的鲜姜即可,贵在坚持。
四、特别提醒(请务必阅读!):
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请务必咨询医生,因为姜辣素也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
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朋友,请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避免空腹食用刺激肠胃。
体质偏热、经常上火的朋友,请适量食用。
智慧的养生,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当您了解了小小一块生姜里的“姜辣素”蕴含着如此深刻的科学原理后,再用它来煲汤、泡茶,心中便更多了一份笃定和安心。
愿科学的智慧,结合老祖宗的经验,共同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Bode, A. M., & Dong, Z. (2011). The Amazing and Mighty Ginger. In Herbal Medicine: Biomolecular and Clinical Aspects (2nd ed.). 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zanna R, Lindmark L, Frondoza CG. Ginger--an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 with broad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J Med Food. 2005 Summer;8(2):125-32. doi: 10.1089/jmf.2005.8.125. PMID: 16117603.
Mashhadi NS, Ghiasvand R, Askari G, Hariri M, Darvishi L, Mofid MR. Anti-oxida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ginger in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Int J Prev Med. 2013 Apr;4(Suppl 1):S36-42. PMID: 23717767; PMCID: PMC3665023.
Wang S, Zhang C, Yang G, Yang Y.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6-gingerol: a brief review. Nat Prod Commun. 2014 Jul;9(7):1027-30. PMID: 25230520.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