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作】迈克尔·多布斯 | 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2509-087(总第3209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22:39 1

摘要: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辞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主动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本应成为他的政治巅峰:他向中国打开国门,结束越南战争,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然而,水门事件让他从神坛跌落。

【内容简介】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辞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主动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本应成为他的政治巅峰:他向中国打开国门,结束越南战争,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然而,水门事件让他从神坛跌落。

迈克尔·多布斯从政府档案、口述历史、照片影像、书信报刊、回忆录,以及最重要的2013年公布的约3700小时的尼克松录音文件中汲取素材,聚焦于水门丑闻逐渐暴露的一百天,在紧张氛围中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近水门丑闻的核心本质。在这段时间里,水门办公楼的潜入者及其背后的组织者互相告发,白宫费尽心思掩盖真相,联邦调查局、参议院、检察官、法官、新闻媒体纷纷介入,或追逐利益,或探求真相。本书叙事遵循经典悲剧的四幕剧结构,通过引用现实的对话、描述性细节和第三人称视角,如同电影画面般鲜活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美]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曾长期担任《华盛顿邮报》记者,并作为驻外记者报道了推倒柏林墙事件,还创立了《事实核查》(Fact Checker)专栏。他著有《午夜将至:核战边缘的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华盛顿邮报》《圣路易斯邮报》年度最佳图书)、《1945年的六个月:从盟友到对抗》、《弃民:美国与奥斯维辛之间的逃亡者》等非虚构作品。

【译者简介】

冯璇,自由译者,译有《第五太阳纪》《追寻千禧年》《根部之血》《皮毛、财富和帝国》《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美第奇家族的兴衰》《郁金香热》等多部作品,其中《印加帝国的末日》荣获中国书业评选2018年度翻译奖。

【本书获誉】

迈克尔·多布斯是叙述历史的大师。通过重点关注水门丑闻中最关键的一百天,以及详细研究书面和口述记录,多布斯以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鲜活地重现了理查德·尼克松的悲剧。这是一部令人不忍释卷的作品,也是一段令人动容的描绘。

——埃文·托马斯(Evan Thomas),著有《身为尼克松》(Being Nixon)

本书作者通过对水门丑闻关键时期的细致描写和鲜活重现,展示了理查德·尼克松的总统身份崩溃瓦解的过程……多布斯巧妙引用录音中的内容,并据此绘制了丰富多彩、细致入微的人物群像,包括白宫里的应声虫、善于摆布他人的亨利·基辛格,当然还有脆弱、忧郁、多疑并充满报复心的尼克松……最终的成果是一份对这个政治上的非正统派主角的令人难忘的研究。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重点推荐)

迈克尔·多布斯令人信服的研究和充满技巧的叙述在《理查国王》一书中达到新高度,从而成就了这部莎士比亚风格的研究著作,它围绕完全由理查德·尼克松自己导致的必然失败而展开。多布斯在本书中像在他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研究中一样,采用其标志性的、通过描写充满戏剧性的一小段时间内的情况来揭露人物性格的手法。这会让历史故事变得极具启发性,读来令人心醉神迷。

——戴维·马拉尼思(David Maraniss),著有《贝拉克·奥巴马的故事》(Barack Obama: The Story)

要不是它讲述的是一段真实历史,要不是它会让人想起最近在美国首都发生的一系列阴谋,这本快节奏的作品本可以让人有一次充满乐趣的阅读体验,甚至可以被视作一本海滩读物。但无论它有多轻松易读,我们都不能否认,此刻它更应被视为一本关于我们遭受重创的政治历史的重要著作……意义重大。

——戴维·霍拉汉(David Holahan),《今日美国》(USA Today)

多布斯……热衷于戏剧。通过把焦点放在尼克松第二次胜选并志得意满地就职后的最初一百天,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看总统做出的绝大部分灾难性决定的精妙透镜——这得益于多布斯对录音内容的绝妙取舍……多布斯讲述的故事可以说是既滑稽可笑又引人怜悯的,但更让人怒火中烧。

——乔·克莱因(Joe Klein),《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生动鲜活……《理查国王》比绝大多数历史作品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同时,它也让一些年纪大得多的水门丑闻关注者获得了一个重新了解尼克松及其手下的阴谋诡计的途径——我们为那些事已经成为过去而感到欣慰,甚至还会有一点怀旧……多布斯制造了一种电影效果……无论你是否亲历过水门事件的那些年,或者是否研究过这个问题,多布斯的书都能让你听到那个时代的声音:即便是一个在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的总统,也可以被体制问责。

——罗恩·埃尔文(Ron Elving),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

才思敏捷,可读性高……多布斯有一种用文字让人身临其境的天赋……生动鲜活,乐趣无穷。

——戴维·格林伯格(David Greenberg),《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关于尼克松第二任期最初一百天的引人入胜的叙述——潜入、掩盖真相、调查——这些描述既辛辣,又充满人性,令人读之上瘾。

——亚历山德拉·斯坦利(Alessandra Stanley),《航空邮件》(Air Mail)

多布斯技巧性地挖掘了尼克松不同寻常的性格中各种零零碎碎的特征……多布斯的作品既清楚明晰、充满趣味,又不乏悲剧性。

——蒂姆·斯坦利(Tim Stanley),英国《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引人入胜……这本书对事件的描述精彩绝伦……作者才思敏捷,这本佳作可读性强。

——丹尼尔·芬克尔斯坦(Daniel Finkelstein),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

令人入迷……大家之作……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和引人入胜的画面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远见卓识,但“执着于隐私和孤独”的尼克松的形象。他是情真意切的丈夫和父亲,也是受权势及其所有幻象迷惑的抗拒本能冲动的局外人。他把自己标榜为亚伯拉罕·林肯、本杰明·迪斯雷利和夏尔·戴高乐的某种结合体。本书是对一位美国总统的野心、傲慢、背叛和覆灭的精彩描述。

——《科克斯书评》(Kirkus)

内容丰富、千变万化……(多布斯的)带着揶揄又引人入胜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一层讽刺的深意……这里描绘的是一个任性、缺乏安全感,却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国王的人物形象……《理查国王》的与众不同之处部分在于它将自己的叙述局限于尼克松第二次就职后的最初一百天……这个限制框架让多布斯将他的观察天赋发挥到极致……多布斯从原始资料中挖掘出一些细致入微、不同寻常的内容,并且充满技巧地利用这些细节讲述了一个鲜活的故事。

——珍妮弗·绍洛伊(Jennifer Szalai),《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本书目录】

人物表/ 001

序幕

1973 年1 月20 日, 星期六︱就职典礼日/ 003

第一幕 狂妄

1 月22 日, 星期一︱第二天/ 023

1 月23 日, 星期二︱第三天/ 046

1 月24 日, 星期三︱第四天/ 082

1 月25 日, 星期四︱第五天/ 089

1 月30 日, 星期二︱第十天/ 093

2 月8 日, 星期四︱第十九天/ 098

2 月11 日, 星期天︱第二十二天/ 112

2 月14 日, 星期三︱第二十五天/ 125

2 月16 日, 星期五︱第二十七天/ 131

2 月27 日, 星期二︱第三十八天/ 134

3 月12 日, 星期一︱第五十一天/ 141

3 月17 日, 星期六︱第五十六天/ 148

第二幕 危机

3 月19 日, 星期一︱第五十八天/ 157

3 月21 日, 星期三︱第六十天/ 163

3 月22 日, 星期四︱第六十一天/ 173

3 月23 日, 星期五︱第六十二天/ 189

3 月26 日, 星期一︱第六十五天/ 195

3 月27 日, 星期二︱第六十六天/ 201

3 月28 日, 星期三︱第六十七天/ 207

3 月29 日, 星期四︱第六十八天/ 212

4 月2 日, 星期一︱第七十二天/ 218

4 月8 日, 星期天︱第七十八天/ 223

4 月9 日, 星期一︱第七十九天/ 229

4 月13 日, 星期五︱第八十三天/ 237

4 月14 日, 星期六︱第八十四天/ 241

第三幕 灾难

4 月15 日, 星期天︱第八十五天/ 265

4 月16 日, 星期一︱第八十六天/ 283

4 月17 日, 星期二︱第八十七天/ 293

4 月18 日, 星期三︱第八十八天/ 310

4 月19 日, 星期四︱第八十九天/ 314

4 月20—22 日, 复活节周末︱第九十—九十二天/ 319

4 月23 日, 复活节星期一︱第九十三天/ 331

4 月25 日, 星期三︱第九十五天/ 337

4 月27 日, 星期五︱第九十七天/ 347

4 月28 日, 星期六︱第九十八天/ 361

4 月29 日, 星期天︱第九十九天/ 365

4 月30 日, 星期一︱第一百天/ 372

第四幕 宣泄

5 月24 日, 星期四︱第一百二十四天/ 383

6 月4 日, 星期一︱第一百三十五天/ 390

6 月25 日, 星期一︱第一百五十六天/ 394

7 月13 日, 星期五︱第一百七十四天/ 400

7 月17 日, 星期二︱第一百七十八天/ 404

退场

致 谢/ 419

注 释/ 428

部分参考书目/ 463

索 引/ 466

插图版权/ 486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