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蔚来人事重大调整,是否可以力挽狂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07:29 1

摘要:在当下这个新能源汽车竞争近乎白热化的时代,自 4 月起,蔚来汽车内部便如遭遇一场强烈风暴,接连出现剧烈震荡。短短 10 天内,至少 9 位高管职位变动,范围涉及用户运营、品牌传播、区域管理等多个核心部门。这场堪称 “人事地震” 的大规模调整,清晰地透露出蔚来汽

在当下这个新能源汽车竞争近乎白热化的时代,自 4 月起,蔚来汽车内部便如遭遇一场强烈风暴,接连出现剧烈震荡。短短 10 天内,至少 9 位高管职位变动,范围涉及用户运营、品牌传播、区域管理等多个核心部门。这场堪称 “人事地震” 的大规模调整,清晰地透露出蔚来汽车在销量承压之下,正进行着深度的自我变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各大车企竞相角逐的战场,竞争之激烈前所未见。老牌巨头比亚迪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多元化的产品线,在新能源领域遥遥领先,其车型覆盖轿车、SUV 等多个细分市场,以高性价比和先进的电池技术吸引大量消费者,从高端到中低端市场都占据重要份额,对蔚来的市场布局形成全方位挤压。吉利汽车凭借稳健发展策略和强大品牌影响力,长期占据市场重要位置,旗下新能源车型不断推陈出新,在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和营销策略上都有独到之处,给蔚来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五菱宏光宛如打不死的小强,顽强占据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以经济实用、价格亲民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尤其是五菱宏光 MINIEV 等车型,凭借小巧灵活、性价比高的优势,成为众多消费者的代步首选,进一步压缩了蔚来在低端市场的潜在空间。

小米汽车的横空出世,给本就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增添新变数。小米凭借在科技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品牌号召力,携先进智能科技理念进入汽车行业,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其强调的智能互联体验、高效供应链管理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对主打高端智能的蔚来造成不小冲击。

而华为汽车的入局,同样给蔚来带来了巨大挑战。华为虽未直接造车,但其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深度赋能汽车产业。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鸿蒙智能座舱系统等,为合作车企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搭载华为技术的汽车,在智能驾驶辅助、车机交互体验等方面表现出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目光。例如问界系列车型,借助华为的技术和营销能力,迅速在市场上打开局面,销量节节攀升。这不仅抢占了部分原本属于蔚来的潜在客户群体,还对蔚来一直以来强调的智能科技优势形成有力挑战。蔚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形象,在智能驾驶和车机互联方面投入巨大,但华为的介入使得这一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蔚来需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来维持自身的技术领先地位。

此次蔚来的调整范围涵盖蔚来与乐道两大品牌。其中,用户关系负责人沈泓等元老级高管离职,上海区域、品牌传播等部门负责人轮换。乐道品牌成为焦点,总裁艾铁成离职后,原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接任;品牌传播部负责人纪昊因 “海报违规事件” 离开,其团队被拆分重组。这一系列变动,给乐道品牌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同步推进组织瘦身计划。乐道营销部门全面重组,原 “品牌与传播部” 更名为 “营销活动策划部”。新部门承担品牌建设、传播、用户增长、市场活动策略策划以及官方媒体运营等多项重要职责,同时支持区域市场营销工作。原部门的媒介、用户增长、舆情等职能并入蔚来主品牌部门,由蔚来公关负责人马麟兼任。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优化内部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更好应对当前困境。

这场人事震荡的背后,实则是销量压力作祟。今年一季度,蔚来仅交付 4.2 万辆汽车,不足年度目标 44 万辆的 10%。为提升销量,主力车型 ES6、ET5 等开启 “骨折价” 促销模式,租电模式下价格直降 13 万,展车优惠叠加后,ET5 最低仅需 16.5 万。

作为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本应承担 “走量” 重要使命,然而其车型 L60 销量未达预期,进一步加剧蔚来压力。

在比亚迪、吉利、五菱宏光、小米、华为等众多竞争对手的夹击下,蔚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进一步搅乱市场格局,其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吸引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面对诸多外部挑战,蔚来此次组织架构的 “外科手术” 究竟能否转化为市场战斗力,助力其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目前难以定论,一切仍需时间验证。

来源:日新社之夜行少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