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美国胃,买下NBA队:这对苏州夫妻,凭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2:32 1

摘要:有一种成功,叫“你觉得不可能,他却做到了”。当77岁的程正昌与妻子蒋佩琪以“程氏家族信托”身份成为NBA波特兰开拓者队新财团中最雄厚的投资者时,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这对创办了全球最大中式快餐连锁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的华裔夫妇,早已将商业版图从

有一种成功,叫“你觉得不可能,他却做到了”。当77岁的程正昌与妻子蒋佩琪以“程氏家族信托”身份成为NBA波特兰开拓者队新财团中最雄厚的投资者时,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这对创办了全球最大中式快餐连锁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的华裔夫妇,早已将商业版图从餐饮拓展到体育文化领域。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的成功并非源于传统的商业套路,而是一场工程思维与餐饮业碰撞出的革命。

程正昌与蒋佩琪的创业故事始于1973年美国帕萨迪纳市一家名为“聚丰园”的小餐馆。最初的日子里,生意冷清得令人窒息。程正昌曾回忆:“有一天晚上8点,整个餐馆空无一人,突然来了两位客人,我们激动得如同见到救星。” 这种困境没有击垮他们,反而激发了用理性思维破解难题的决心。

开业第一个月,“聚丰园”的营业额只有1.2万美元,连周末也只能赚几百美元。为了生存,程正昌甚至不得不追到停车场向离开的客人道歉,并赠送饮料以挽留顾客。这种近乎绝望的起步,却成为他们日后辉煌的第一块基石。

蒋佩琪的工程学背景成了破局的关键。这位电子工程博士开发了一套名为“熊猫自动工作站”的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库存追踪、食材采购和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1980年代,这堪称餐饮业的数字化革命。她还坚持要求所有分店的厨师统一配方,甚至将他们召集到总部会议室,直到对每道菜的浓淡口感达成一致。

这种标准化操作曾惹恼了大厨们。传说蒋佩琪曾将大厨们关在厨房里,要求他们定出全部标准,比如制作一份最受欢迎的陈皮鸡需要多少克鸡肉、多少克酱料、多少克油。这种近乎偏执的精准,解决了中餐难以规模化的世纪难题。

熊猫快餐的成功绝非仅仅依靠技术。程正昌深谙文化融合之道,他发现“要俘获美国人的胃,先要俘获他们的心”。餐厅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黄红配色和尖顶小屋造型,菜品则调整口味,偏重美国人喜爱的甜酸味,略带辣味。

他们创新性地推出“试吃机制”,允许顾客免费品尝所有菜品。这种大胆的营销策略迅速打开了市场。程正昌曾精辟地总结他们的战略:“Safe Adventure(安全的冒险)”——让美国消费者在熟悉的方式中,体验东方美食的冒险。

熊猫快餐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多个关键领域的系统性创新。与传统中餐馆坚持中式传统口味不同,熊猫快餐大胆地进行口味适配,创新性地推出甜酸中略带辣味的特色口味,更加符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在点餐方式上,它突破了常规点餐流程的局限,首创"试吃机制",让顾客能够先尝后买,极大地提升了消费体验。

标准化生产是熊猫快餐的另一大创新突破。不同于传统中餐依赖厨师个人经验的做法,熊猫快餐建立了精确到克的配方标准,确保每一家分店的菜品都能保持统一的高品质。在技术应用方面,熊猫快餐自主研发了"熊猫自动工作站"系统,彻底改变了餐饮业传统的手工记录管理方式,实现了高效的数字化运营。

就连餐具这个细节,熊猫快餐也做出了创新。它摒弃了传统的筷子或西式餐具,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叉筷"结合的创新餐具,既保留了中式餐饮特色,又兼顾了西方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这些创新共同构成了熊猫快餐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尽管在全球拥有超过2600家门店,熊猫快餐却从未进入中国市场。程正昌对此有清晰认知:“中国不需要熊猫快餐,那里的竞争太过激烈,我们是做给外国人吃的。” 这种精准的市场定位,体现了他们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深刻理解。

熊猫快餐的本土化策略远比其他快餐品牌深入。相较于麦当劳仅仅是把炸鸡放到米饭上,熊猫快餐从调味阶段就开始研究美国人口味。他们发现美国人更喜欢“酸甜中带一点辣”的口味,于是开发了陈皮鸡、左宗棠鸡等特色菜品。其中仅陈皮鸡一道菜就占到了营业额的30%。

如今,程氏夫妇的商业视野已超越餐饮。他们通过家族信托投资NBA球队,并支持中国球员杨瀚森登上美国赛场,搭建起中美文化交流的新桥梁。据《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程正昌、蒋佩琪夫妇以44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全球第506位。

这次对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投资,标志着第一代华裔移民创业故事的新高度。程氏家族信托作为财团中资产最雄厚的投资者,拥有约75亿美元净资产。这也是NBA历史上首次有餐饮行业的华裔移民通过投资成为NBA球队股东。

程氏夫妇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慈善事业中。自1999年以来,他们的慈善机构Panda Cares已经为教育、医疗和救灾筹集了超4亿美元,捐赠超过5200份奖学金、110万本书、200万份餐食。

2023年,夫妇俩向美国City of Hope癌症中心捐了1亿美元,这是该中心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单笔捐赠。这笔捐款用于建立“程氏家族综合肿瘤学中心”,将肿瘤按摩、针灸等中西结合方式融入传统癌症治疗。

程正昌夫妇的创新精神早已融入企业基因。他们在加州Pasadena建立了创新厨房,作为实验新菜品、新门店装修、新运营流程的基地。2014年,上线在线订购和手机订餐系统,疫情后还发力免下车服务门店,加强在线数字化业务。

尽管程正昌曾立下“2020全球万店”的目标,但熊猫快餐并没有盲目扩张。他们坚持不开放加盟模式(部分学校等特殊区域除外),几乎每个熊猫快餐的门店都由程氏家族拥有并经营。这种对质量的把控胜过数量的扩张,体现了他们的长期主义思维。

从空无一人的小餐馆到全球连锁的餐饮巨头,从工程实验室到商业帝国,程正昌和蒋佩琪用理性思维破解感性难题,用东方智慧满足西方味蕾。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而文化的融合力才是最强大的商业引擎。

当很多人还在争论“正宗”的定义时,程正昌已经给出了答案:“卖得掉就是正宗!卖不掉就不正宗!” 这种务实与创新并存的精神,正是中国企业家走向世界的底气所在。

如今,77岁的程正昌和蒋佩琪依然活跃在商业第一线。从为两位顾客欣喜若狂的餐馆小老板,到NBA球队的主要投资者,他们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证明:文化没有边界,成功没有模板。唯一限制我们的,是我们对“可能”的想象。

来源:天天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