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的深圳,一如往年高温爆表,可街头比天气更“热”的,是求职的年轻人。走在福田CBD,咖啡馆里一半座位被改简历的占了。点一杯拿铁能坐两小时不挪窝,怀里抱着笔记本,满屏都是智联招聘、BOSS直聘,眼神却始终没离开“谁来找我面试”。咖啡店变成了“露天人才市场”,一
6月的深圳,一如往年高温爆表,可街头比天气更“热”的,是求职的年轻人。走在福田CBD,咖啡馆里一半座位被改简历的占了。点一杯拿铁能坐两小时不挪窝,怀里抱着笔记本,满屏都是智联招聘、BOSS直聘,眼神却始终没离开“谁来找我面试”。咖啡店变成了“露天人才市场”,一句“你也在找工作啊?” 比问服务员要糖还常见。地铁高新园站,每晚七点,不少刚面完试的IT男女围一起分析HR说话弯弯绕,“你觉得她那个问题是不是暗示我凉了?” 莲花山公园长椅上还有人对着手机拒信刷个不停,划招聘App的手指都快磨破皮,连风都吹得焦虑。
今年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深圳很多人摇身一变玩起了“失业博主”。写求职经验、晒面试流程,把自己撞南墙的经历公开,痛苦被按时间码打包扔到网上。有人说:把惨事讲出来能少点寂寞,万一让HR刷到呢?现在的电子简历比纸糊的强不到哪儿去,每天海投几十份,最多收到十次面试邀请,都不知是幸运还是陪跑。别提什么211、985——在深圳这关已经变成基操,小公司助理岗能要求“有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像极了段子“30岁不结婚企业怕你一入职就备孕”,听了只想扶墙流泪。学历贬值不是段子,真是深圳生存法则。岗位供大于求,硬实力没人看,年龄才是硬门槛,“30岁慎投”“优先25-28岁”不明说,却默认是铁律。
真正让人破防的是,地铁里的老大爷、跳广场舞的阿姨都活得滋润。房产早年买好,现在涨成007;退休金每月到账,旅游、养生、带孙,全是发光的人。反观年轻人,脸上苦无表情,背后房贷压死,光鲜“青春都市”表面下,是到处P图打工人的惨状。盛世之下,最难的是这群刚毕业的“新生代”,踩着碎玻璃也不停追梦,只为租房续命。
假招聘,真的是深圳的套路之一。各种招聘App到处是岗位,但谁都知道,有的HR就是“挖坑”,招不招人无所谓,数据KPI才重要。约面试聊 1个小时,工作计划细致到洗杯子,最后告诉你岗位还没批。“发布10条信息、面试20人”,HR零录用照样绩效第一。很多公司裁员断层还挂着招聘页面,这就像朋友圈晒新车,根本没人坐。
有人在南山科技园做高管,月薪三万被裁后,为房贷转身开滴滴;有人龙华买房,房贷8000,失业后刷卡度日。深圳的工作不只是吃饭问题,更是扛住房租、房贷的底气,一旦断供,你的人生会瞬间掉线。谁说深圳年轻人没本事?根本不是能力问题,是规则变了。老人的生活轻松,年轻人却熬夜学习,卷到秃头,连失业都要做成IP带货。“HR愿意多聊几句,可能是在涨自己的绩效分。”
在深圳求职,大家信奉新“佛系心态”:不结婚不生娃,专注搞钱和提升技能。“我差点成为富二代,只怪爸没在2000年抓住买房机会。”这个笑话背后,是一代人彻底清醒:敢闯不是财富密码,普通人机会稀缺已成为现实。打工人总结经验:职场上永远是“留后路”,不要想着干到退休,公司随时迭代,今天还在团建,明天领导卷铺盖走人。在南山做产品的小徐每天除了本职,还学增长、数据分析,怕失业随时降落,“工资只是基础盘,还得要能随时变现的技能。”
前阵子,小张失业4个月,靠副业写文案,顺便小红书分享求职心得,顺手学了剪辑,本业不靠谱,副业加buff,有梦想不至于闷死。他说:“刚被裁的时候特别焦虑,但与其等offer,不如趁这个空档充电。‘黄金第二曲线’不只是段子,也许下一个机会就在副业。”很多人开始卖二手,做直播,刷自我流量,不想被市场淘汰就得重新定义自己。
深圳很卷,对普通人太苛刻,但没人真的服输。咖啡馆旁、地铁口、长椅上的年轻人,每晚都在复盘找工作,“不放弃,总有机会。”失败再多,梦想仍在,不管眼前多艰难,路始终未断——这城市专属的倔强,才是年轻人真正的底色。
谁嘲笑你努力?深圳的拼,是硬核,是勇敢面对失业的洒脱。社会大势已定,小人物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愿所有“失业博主”都能从自黑中把故事改写,愿陪跑的你不用再给HR徒增KPI,哪怕慢一点,也别丢失对未来的畅想。深圳,从来都是明白人才能留下的城市。
来源:豆豆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