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利用抢攻熬过了最危险的开场15分钟,接着依靠严谨的防守组织消弭了对手锐气,最后利用换人窗口期打进决定系列赛走势的关键进球……阿尔特塔依靠一套战术层面的三连击,粉碎了皇马的翻盘计划,阿森纳时隔多年后重返欧冠四强,他们已经在全新的战术路径中完成了气质蜕变。
首先利用抢攻熬过了最危险的开场15分钟,接着依靠严谨的防守组织消弭了对手锐气,最后利用换人窗口期打进决定系列赛走势的关键进球……阿尔特塔依靠一套战术层面的三连击,粉碎了皇马的翻盘计划,阿森纳时隔多年后重返欧冠四强,他们已经在全新的战术路径中完成了气质蜕变。
安切洛蒂冒险变阵,阿森纳抢占先机
为了准备这场事关赛季成败的大战,安切洛蒂和阿尔特塔都在上周末的联赛中进行了轮换。同首回合交锋时相比,阿森纳的先发班底没有变化,安切洛蒂对皇马的主力阵容做出了三处调整:楚阿梅尼坐镇后场中枢,巴斯克斯出任首发右后卫,巴尔韦德回归中场。
安切洛蒂的布阵完全是基于加强进攻的考虑,皇马的阵型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巴尔韦德和贝林厄姆需要在两线之间游离,来保证攻守平衡。在加强对抗和跑动的态势下,刚刚伤愈的塞瓦略斯更适合作为替补来发挥作用。
赛前备战阶段,阿尔特塔不断鼓励球员要踢出风格,拉亚等人接受采访时也是信心满满,这种精神力量在场上体现为客队开场阶段的抢攻。针对皇马边后卫单防能力不足,后腰衔接能力较弱的缺点,阿森纳通过高位逼抢连续获得转换进攻的机会。梅里诺制造点球之前,萨卡已经通过个人强攻逼得阿拉巴领到黄牌,维尼修斯在后场的丢球也酿成了险情。
两到防线联动,全力封锁禁区
此役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皇马在压迫与反抢环节交出的答卷足够亮眼,他们将高强度的对抗和跑动维持了较长时间,对枪手关键球员(厄德高和斯凯利)的限制也非常成功。在被动防守阶段,阿森纳依靠高大球员阻塞禁区空间,赖斯和托马斯向后沉降时都完成了关键抢断,阿尔特塔要求萨卡、马丁内利和厄德高等人深度回防,依靠出色的跑动和协防能力缠绕对手,避免后场球员直面速度型球员的冲击。
厄德高表现不佳,但赖斯和托马斯守住了下限。
面对廷贝尔与赖斯等人的夹击,维尼修斯缺少持球突破的空间,罗德里戈内收后被淹没在了禁区内的人海之中,贝林厄姆好不容易通过横向扯动跑出了半单刀机会,又被回防的赖斯破坏。找不到地面渗透的路径,边锋与边后卫之间缺少配合,皇马既无法从中路打穿枪手防线,也很难从侧翼送出倒三角传中,只能以斜45度边路传中来冲击球门。
跑赢对手,阻止逆转,最后时刻完成绝杀
眼看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皇马依然找不到能够持续制造威胁的办法,安切洛蒂在第61分钟完成了搏命式换人。塞瓦略斯、弗兰-加西亚和恩德里克出场之后,皇马场上近半数位置出现了变化,就在球员们还在熟悉全新的角色和战术时,阿森纳利用这个难得的“窗口期”打破了僵局。
在萨卡进球的过程中,梅里诺先是接应后场长传拿下第一落点,后又在禁区前沿送出妙传,完美诠释了支点中锋的奥义。经历了欧洲杯的洗礼后,梅里诺已经变得非常成熟,自2月15日出任中锋以来,西班牙人已经为阿森纳打进6粒进球,同期产量位列所有英超第三位。
安切洛蒂释放出总攻的信号,可惜皇马已经在比赛前半段的压迫中耗尽体能,此时已经无力再给比赛上强度了。缺少中锋支点,皇马只能以低效传中撞大运,非但未能像过去那样在最后时刻持续制造威胁,反而被马丁内利利用反击杀死了比赛悬念。
来源:刘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