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河南郑州的一栋老家属院,周女士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刚进门,就被卧室里那面贴满收据的墙震得说不出话——A4纸层层叠叠,金额从几千到几十万,收款方写着“××干细胞基地”“××离子舱体验中心”,日期横跨三年,最密集的时候一天刷走28万。她粗粗加了一遍,整整5
【遗物里的“天价”收据墙】
9月18日,河南郑州的一栋老家属院,周女士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刚进门,就被卧室里那面贴满收据的墙震得说不出话——A4纸层层叠叠,金额从几千到几十万,收款方写着“××干细胞基地”“××离子舱体验中心”,日期横跨三年,最密集的时候一天刷走28万。她粗粗加了一遍,整整537万,老父亲一辈子攒下的拆迁款+退休金,连本带息,全换成了柜子里堆到天花板的“抗癌冲剂”“基因口服液”。
【“能治好,就不用给你们添负担”】
女婿王先生红着眼回忆,岳父生前是中学语文老师,查出糖尿病后最怕的就是“拖累孩子”。销售就是抓住这点,每天凌晨五点准时发来“专家语音”:“叔叔,新药进了临床,再晚一天,并发症就堵血管了!”老人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半夜把女婿推醒:“小王,人家说了,这干细胞回输能再生胰岛,我好了,你们以后就不用背着我跑医院。”
【“包治百病”的话术本,也在遗物里】
周女士在抽屉里找到一本被翻得卷边的《客户情绪疏导手册》,里面用红笔划重点:
“如果对方说‘孩子不同意’,就回‘可怜天下父母心,你健康,才是给孩子最大的红包’;
如果对方犹豫,立刻搬出‘XX首长也在用,内部渠道才拿到名额’。”
最刺眼的是最后一条:“老人若提及‘死’,马上转移话题——‘叔叔,您还要抱外孙呢!’”
【“他们让我爸当托,说介绍一个客户返5万”】
王先生翻出一段录音,是岳父生前偷偷录的。销售在电话里哄他:“叔,您把病友拉来,每成交一单,给您5万提成,直接抵药费。”老人支支吾吾:“人家都病着,不太好吧……”销售立马打断:“您这是救命!不拉才缺德!”录音到此戛然而止,老人到底没拉人,却把自己越套越深。
【“现在退?合同上写着‘自愿体验’,一分钱不退”】
周女士拿着一摞合同去找市场监管,对方翻了两页就摇头:条款里密密麻麻全是“自愿”“体验”“不可替代药物”,签名、手印、录像齐全。对方“合法”地收走了500万,只留下一句“建议走司法程序”。律师算了笔账:诉讼费+鉴定费先掏十几万,就算赢,公司账上早没钱了。
【评论区炸锅:同一个世界,同一批被“孝顺”绑架的老人】
视频发到网上,一天冲了7000万播放。热评第一条只有四个字:“我爸也是。”下面跟了3万多条:
“我妈买‘量子床垫’,睡了三年,癌细胞骨转移,销售说‘床垫没坏,是人坏了’。”
“爷爷把房子抵押了,买了‘长寿茶’,现在全家租房,他还在问‘什么时候发货’。”
“最惨的不是被骗,而是我们一说破,老人就炸:‘你们就是盼着我早死!’”
【我们到底该怎么保护爸妈?】
王先生把岳父的遗物拍成纪录片,结尾只有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次,我宁愿他怪我一辈了,也要在第一笔10万的时候就报警。”屏幕黑下去,出现一行白字——
“转发出去,让家里老人看到,那些说‘包治百病’的,不是神药,是镰刀。”
来源:扶苏云小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