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金门失利教训,解放海南过程中四野依然百密一疏漏掉一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22:03 1

摘要:金门之战是厦漳金战役是一部队,双方交战只不过是师级规模,然而双方都损失惨重,战损相当,登陆部队在没有后援、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与优势强敌战斗到最后,直至壮烈牺牲。给全军教训极为深刻,战后经过总结,战斗失利主要有以下原因:

金门之战是厦漳金战役是一部队,双方交战只不过是师级规模,然而双方都损失惨重,战损相当,登陆部队在没有后援、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与优势强敌战斗到最后,直至壮烈牺牲。给全军教训极为深刻,战后经过总结,战斗失利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负责首长被地方工作所牵制,无法专心于作战指导。当时兵团政委韦国清任福州市军管会主任,叶飞被厦门地方事务牵绊了大量精力,忙得焦头烂额,因而未能掌握全局。解放金门的任务由28军执行,而28军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因病留在福州休养,参谋长吴肃被调走,由副军长肖锋及政治部主任李曼村主持工作,军队的整体掌控能力较差。

二是上上下下过于乐观轻敌。渡江战役后我们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国军一溃千里,狼奔豕突,全军上下皆存在着轻敌心理,甚至中央领导也不例外。此时战役指挥权已下放至兵团,攻打金门的事由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负责。叶飞一进厦门,就把母亲从家乡接来,还腾出时间去大学演讲,大敌当前,主帅已先自松懈。

当时兵团部认为解放金门已是扫尾的工作,即使28军指挥机构严重缺人,攻击能力也相对较弱,但还是把解放金门的任务安排给28军,免得战役结束28军一口肉也没吃上。28军提交的作战计划叶飞竟没看完就批准了。

作为进攻金门的总指挥员肖锋也是同样轻敌,进攻部队第一梯队的三个团竟然隶属于三个不同建制的师,且没有上一级师指挥官跟进协调指挥,无法协同作战,攻击凌乱。

三是敌情误判,心存侥幸。驻守金门的原称是金门李良荣的两万残兵,金门战斗于24晚仓促发动,正赶上是敌人最强的时候,李良荣未走,胡链后团增援已到,我军愈打愈少,敌人愈打愈多,敌军兵力已达4万人,而我军运兵船被炸毁,第二梯队无法登岛作战,这样上岛只有第一梯队9000多孤军。

四是在金门战役前,十兵团是解放军中唯一进行过岛屿作战的部队。我军是陆地猛虎,百战精锐,但没有海战岛屿战经验。在攻打金门时,船只严重不够,28军只能集中了300多条船只能运送3个团的兵力,只能把计划攻打金门的部队分作两个梯队分批登岛,3个梯队的船只出发时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严格的编组编队,上岛时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进攻优势。

五是有经验的船工严重短缺。渡海作战,有兵无船等于无兵。

六是低估敌军垂死挣扎、困兽犹斗的顽强。轻视了蒋介石固守金门的决心。金门岛以“金汤永固,雄镇海门”而得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蒋介石来说金门是必须死守之地。增援金门的胡琏更是蒋介石和陈诚的亲信,在金门战役中敌高级指挥员亲临一线,身先士卒,更兼有飞机、坦克坐阵,兼之敌军身处孤岛绝地,唯有死战求生,别无它途。解放军以9000人登陆作战,迎战意志顽强,又有坚固工事和飞机坦克助攻的4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实在是毫无胜算。

金门之战我28军9000指战员陷入铁壁合围,迎战有海陆空助阵的4万敌人优势兵力,外无援兵,弹尽粮绝,没有溃散,也没有成建制投降的现象,大部壮烈牺牲,杀伤敌人9000多人,双方战损相当,体现了我军真正强悍的一面。

金门登陆战虽然战斗规模并不大,但它是我军唯一成建制的全军覆没,对于渡江后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我军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震动非小。蒋介石激动得老泪纵横,在日记中写着“此或天父已赐我转危为安机纽之象征乎”。这次胜利对风雨飘摇的国民政府太重要了,失败可能意味着他们将失去退路,在国军兵无斗志,一触即溃,一路丢城失地败退转战只能苟存孤岛的情况下,金门战役无异于垂死的肌体上打了强心针,充满劫后余生的喜悦,意义非凡。

金门战役的失利,对挽救大厦将倾的蒋家王朝已经于事无补,但是这一战役却改变了我军统一台海的走向,从主席到我军指战员意识到渡海作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后来的海岛作战中格外谨慎。

1949年12月10 日林彪在关于广西战役结束后四野部署致主席的电报中,提出第40、43军进行短期休整后,即准备进攻海南的建议。12月18日主席在给林彪的电报中再次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提醒林彪要汲取金门战役教训,要林彪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海南作战的有利条件是岛上有我军琼纵20000人左右,琼纵在岛上深耕20多年,群众基础好,海况熟悉。而国军虽有10万余众,但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并且处于环岛防御和同解放军与琼崖纵队两面作战的情况下,兵力分散,短时间内难以集中优势兵力同解放军作战;且海岛海岸线长,可登陆点多,国军防不胜防,海南岛是粤军的势力范围,所以老蒋有意收缩战线确保台湾,对海南岛并无必守之心。

而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鼓舞下,士气高昂,战斗力很强,更兼有琼崖纵队的配合接应,岛上有根据地、游击区可以立足,回旋余地大。

另一方面海南作战可以是知已知彼,战前15兵团派侦察人员携电台过海与琼崖纵队及岛上沿海各县的组织取得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侦察情况,基本查清了国军的兵力部署、火器配备和工事构筑情况。琼纵几次泒人偷渡到雷州半岛汇报军情,特别是琼纵参谋长符振中偷渡成功,到广州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上汇报了琼崖党政军情况、战役准备情况和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

敌军方面,薛岳所吹嘘的绝密防卫计划“伯陵防线”,早已被他的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林荟材送给琼崖纵队,放到了林彪的案头。

金门失利的教训对全军渡江战役后骄傲轻敌的情绪敲了一个警钟。根据主席指示,四野戒除轻敌情绪,在各方面准备工作上做的十分到位,战前战中,从军委、四野,中南军区、到广东省军区、广东省政府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从计划制定之初,到中间的几经调整修改,再到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与充分执行,全军都尽可能的做到充足完善,详细到甚至在渡海大练兵时,为了克服晕船这个问题,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打秋千等等,并组织干部向三野学习渡海经验。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接受解放海南任务后,根据主席指示,将次要工作委托别的同志去代行,兵团主要负责同志全力指导与组织海南岛作战任务。40、第43军迅速扫清雷州半岛,然后两军在雷州半岛一带的海面上进行几个月的大规模海上训练和作战准备。同时征集船只,雇请船工,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自力更生将木帆船改装成机帆船,基本解决了指挥、联络和突击用船。挑选一批干部,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参加组成水文气象组,在当地气象台的配合下,以简单设备昼夜不停地对风向、潮水、海流进行测试,从中找出潮汐、风向规律。

根据琼纵建议,15兵团从1950年3月5日起组织分批4次偷渡琼岛成功,进入海南岛的兵力近1个师,加上琼崖纵队已超过2万人,岛上接应力量已大大加强。通过分批偷渡,部队取得了渡海作战的经验,从侧翼偷渡到正面突破均获成功。

4月16日四野发起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兵团前指即下达了起渡命令,40军军长韩先楚亲率主力部队6个团1.8万人分乘300多只帆船,43军副军长龙书金率2个团近7000人分乘81只帆船扬帆启渡直奔海南,在琼纵的接应下,17日早上6点多钟登陆部队已经全部上岸,天险琼州海峡被我大军征服。23日我军解放海口,薛岳只能在22日下午下达全线撤退命令,然后仓皇坐飞机逃往台北。4月30日解放三亚,5月1日来不及撤退的敌286师残部3500多人被我包围歼灭。

从3月5日大军偷渡到海南全境解放,我军共歼敌3.3万人,自身伤亡4614人。解放海南岛战役是解放军在无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运输工具对抗敌人飞机和军舰的高难度登陆战,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对于捍卫祖国领土及海疆,巩固国防,保障祖国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虽然在海南作战过程中15兵团虽然汲取了金门失利的教训,事先做了充足的对应措施,但仍然百密一疏,没有注意到金门登陆战时三个团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进攻优势的教训。在4月17日40军于临高角,43军于林诗港、圣眼山之线分别成功登陆,17日晚敌机动兵力已向我军左翼澄迈地区集结,敌人与我决战的企图已十分明显。43军于20日拂晓在黄竹、美亭地区,对内包围了敌2个团,但无力攻歼,对外抗击了敌援兵5个半师的猛烈围攻,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苦战两天,形势十分危急。幸得韩先楚战场嗅觉敏锐,登陆后发现并未遇到敌军主力抵抗,识破敌军的意图,立即率部克服连日作战的疲劳,甩开临高角急行军挺进美亭、海口以南,于21日下午赶到美亭包围侧击敌军,击破了敌人的决战计划,与43军胜利会师然后两军直捣薛岳老巢海口。

如果15兵团事先注意到金门之战中三个团各自为战所造成的教训,在登陆成功后应指定随同部队登陆的最高指挥员即韩先楚统一两军包括琼纵部队的战场指挥,使两军提前靠拢,更密切的协同作战,形成一个拳头集中作战,更有利于歼灭敌人,提前粉碎敌人的增援。并在当我军集中主力与敌决战时,能预见地以琼纵主力在敌人可能撤退的方向上切断敌人退路,堵击溃敌,则可以歼灭更多的敌人,取得更大的战果。

海南岛战役以解放军获得全胜而告结束。但由于四野是初次渡海作战缺乏经验,且无海空军配合,在登陆主攻方向、兵力使用、各军统一指挥、敌军可能撤退方向等部署有所不足,未能全歼敌军,共有敌军余部7万人撤往台湾,大大增加了台湾岛上的抵抗力量,迫得粟裕一再修改攻台作战计划,增加攻台作战兵力。6月份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第7舰队侵入台海阻挠我军攻台行动,这种情况下我军不得不推迟攻台,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向东北,攻台被无限期终止。

来源:明紫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