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DV 2025|JAK抑制剂治疗斑秃新进展:从机制探索到真实世界应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21:08 1

摘要:斑秃(A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脱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Janus激酶(JAK)抑制剂已成为斑秃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多项研究持续证实其在促进毛发再生方面的显著潜力。在本届EADV年会中,三项聚焦JAK抑制剂的壁报分别从机制探讨、真实

EADV 2025微专辑

可查看更多内容

斑秃(A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脱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Janus激酶(JAK)抑制剂已成为斑秃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多项研究持续证实其在促进毛发再生方面的显著潜力。在本届EADV年会中,三项聚焦JAK抑制剂的壁报分别从机制探讨、真实世界疗效及III期临床试验角度,全面评估了该类药物治疗斑秃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

向上滑动阅览(排名不分先后)

POSTER ID:P1386

The Role of Janus Kinase (JAK)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Alopecia Areata Janus激酶(JAK)抑制剂在斑秃治疗中的作用

POSTER ID: P2668

Efficacy and Toleration of Baricitinib in Severe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巴瑞替尼治疗重度斑秃患者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一项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POSTER ID: P3147

Efficacy and safety of Jaktinib tablet in Chinese adults with severe alopecia areat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phase 3 trial吉卡昔替尼片在中国成人重度斑秃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Janus 激酶(JAK)抑制剂在斑秃治疗中的作用

引言

斑秃(AA)影响着全球约2%的人口,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由免疫介导,主要涉及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它们会激活JAK-STAT通路,进而导致生长期毛囊遭受免疫攻击。对这些通路的理解,推动了JAK抑制剂的研发,这类抑制剂能特异性靶向参与疾病进展的关键细胞因子。

A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T细胞介导的对毛囊的攻击引发,会造成非瘢痕性脱发。传统治疗方法,如皮质类固醇和免疫疗法,往往只能提供部分或暂时的缓解。近年来,Janus激酶(JAK)抑制剂作为有前景的靶向治疗药物崭露头角,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和难治性的斑秃病例。本文探讨了斑秃的发病机制、JAK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和随访时的重要注意事项。

作用机制

托法替尼、芦可替尼和巴瑞替尼等JAK抑制剂会干扰JAK-STAT通路,降低IFN-γ和IL-15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具体而言,托法替尼作用于JAK1和JAK3,芦可替尼作用于JAK1和JAK2,而巴瑞替尼则选择性地靶向JAK1和JAK2。这种对免疫反应的调节能减轻毛囊周围的炎症,促进毛囊恢复和毛发再生。

治疗前检查

在开始治疗前,进行全面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至关重要。这一步骤有助于排除禁忌证,并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提供基线数据。初步检查通常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检查以及血脂检测。此外,还会评估HIV、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病毒血清学指标,同时进行结核病筛查,可采用QuantiFERON-TB Gold试验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评估斑秃(AA)的严重程度也同样重要。这通常使用脱发严重程度工具(SALT)评分来衡量,该评分可作为追踪疾病进展和患者对治疗反应的基准。

临床证据

在一项针对66名中重度斑秃患者使用托法替尼的开放标签研究中,77%的患者出现了显著的毛发再生。

芦可替尼在斑块型斑秃中已显示出疗效,麦凯-威根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部分参与者中有75%出现毛发再生。

巴瑞替尼在两项关键的III期试验(BRAVE-AA1 和 BRAVE-AA2)中开展研究,基于这些试验数据,其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在这些试验中,36周时38.8%和35.9%的患者实现了80%的毛发再生,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分别为6.2%和3.3%。

2022年一项涉及1845名患者的荟萃分析证实,口服JAK抑制剂,尤其是巴瑞替尼,在斑秃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反应。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通常在治疗后3-6个月内可观察到毛发再生。然而,停药后复发很常见,这强调了长期治疗规划的必要性。

尽管JAK抑制剂总体耐受性良好,但仍存在风险:

罕见但严重的情况:血栓形成、恶性肿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严重感染。

在对1719名患者的系统综述中,大多数副作用为轻度且可逆,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仅为1.6%。

风险与获益

JAK抑制剂能显著促进毛发再生、改善生活质量,并缓解令人痛苦的心理症状。与传统免疫抑制剂不同,它们的作用更精准且疗效更显著。尽管如此,其费用、可能出现的严重副作用以及停药后的复发风险,都需要仔细筛选患者并进行持续监测。对于许多患有难治性或重度斑秃的患者而言,在进行适当的预筛查和后续护理的情况下,其益处超过了可控制的风险。

巴瑞替尼在重度斑秃患者中的疗效与耐受性:一项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目的

斑秃(A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毛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Janus激酶(JAK)抑制剂(如巴瑞替尼)的出现,为重度斑秃提供了颇具前景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与年龄相关的特征,并评估巴瑞替尼用于重度斑秃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8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30例重度斑秃患者的数据,并对大体图像和皮肤镜图像进行了分析。所有患者或其父母均提供了知情同意,且该研究获得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批准号:1561,2025)。

图1 330 例患者的年龄分布

研究结果

患者群体包含161名男性(占48.8%)和169名女性(占51.2%),平均年龄为24.04岁(范围:2-63岁)。值得注意的是,42.7%为未成年人,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15岁和25-40岁之间。治疗方案为:88例患者(26.7%)接受每日2mg巴瑞替尼治疗,242例患者(73.3%)接受每日4mg巴瑞替尼治疗,同时还采用了常规疗法。截至2024年12月31日,146例患者(44.2%)的脱发严重程度工具(SALT)评分达到了80分及以上。在104例停止治疗的患者(占31.5%)中,有58例(55.8%)因治疗效果满意而停药。不良反应较为少见,最常见的有感冒(1%)、痤疮(0.6%)、血脂升高(0.3%)和肝功能异常(0.3%),所有这些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治疗便自行缓解。

吉卡昔替尼片治疗中国成人重度斑秃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试验

研究目的

斑秃(A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部分或完全脱发,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吉卡昔替尼是一种处于研发阶段的口服Janus激酶(JAK)泛抑制剂,本研究旨在报告其对比安慰剂治疗中国成人重度斑秃的3期试验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多中心3期试验,纳入脱发严重程度工具(SALT)评分≥50的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配至50 mg吉卡昔替尼组、75 mg吉卡昔替尼组或安慰剂组,每日两次(BID)治疗24周。分层因素包括疾病严重程度(S3、S4、S5)和斑秃发作持续时间(≤4年与>4年)。主要终点为第24周SALT评分≤20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SALT≤10、SALT改善50%/75%/90%(SALT50/75/90)、眉毛/睫毛反应、生活质量(QoL)变化及不良事件(AEs)。

图1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图2 基于全分析集(FAS)的脱发严重程度工具(SALT)评分自基线的变化

-患者基线:425例随机患者中,139例、143例、141例分别接受50 mg、75 mg吉卡昔替尼及安慰剂治疗。基线时各组人口学和疾病特征均衡,平均SALT评分分别为76.27、77.23、77.21,平均病程分别为2.95年、2.98年、3.09年。

-疗效结果:

-两剂量吉卡昔替尼均达主要终点:第24周时,50 mg组34.5%、75 mg组28.0%的患者SALT≤2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3.5%(p

-次要终点:50 mg组18.7%、75 mg组16.1%的患者SALT≤10(安慰剂组3.5%,p

-安全性:

-50 mg组、75 mg组、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1.4%、93.0%、84.4%,多为CTCAE 1-2级。7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其中75 mg组1例肝功能障碍与药物相关且已缓解。

-吉卡昔替尼组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10%且高于安慰剂)包括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降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上呼吸道感染及高脂血症,未发生死亡、恶性肿瘤或血栓栓塞事件。

结论

吉卡昔替尼为成人重度斑秃患者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小结

上述研究一致表明,JAK抑制剂在斑秃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毛发再生效果与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尤其在难治性及重度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巴瑞替尼在真实世界中的良好耐受,到吉卡昔替尼在中国人群III期试验中的积极结果,JAK抑制剂不仅拓展了斑秃的治疗选择,也推动该疾病迈向精准与个体化治疗新时代。未来仍需更多长期随访数据以进一步明确其维持疗效与远期安全性,优化治疗策略。

敬请期待后续,医脉通皮肤科将持续为您带来EADV 2025更多深度解读与独家报道。

参考文献

[1]https://eadvcongress.virtual-meeting.org/programme/presentation/55233

[2]https://eadvcongress.virtual-meeting.org/programme/presentation/57087

[3]https://eadvcongress.virtual-meeting.org/programme/presentation/57115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