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的历史究竟有多牛?从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 “丰镐” 开始,到唐朝灭亡,这里先后成为西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累计定都时间超 1000 年。盛唐时的长安城更夸张,面积达 84 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比明清北京城还大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据史料记载,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从西周到唐朝辉煌千年,可唐朝灭亡后,却再也没被任何王朝选为都城。
不少人好奇,曾经的 “世界第一城” 为何突然就失宠了?
西安的历史究竟有多牛?从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 “丰镐” 开始,到唐朝灭亡,这里先后成为西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累计定都时间超 1000 年。盛唐时的长安城更夸张,面积达 84 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比明清北京城还大 1.4 倍,妥妥的 “世界中心”。
西安能稳坐千年都城宝座,可不是靠运气,全凭实打实的硬条件。先是地理位置够 “能打”,它位于关中平原中心,周围有峣关、子午关等天然关隘,敌人想打进来得先闯过这些难关,易守难攻。同时这里又挨着黄河、渭河,水路陆路都方便,古代运粮草、送物资全靠这些通道,完美平衡了 “安全” 和 “交通” 两大需求。
其次是粮食够多,古代定都最看重吃饭问题。那时候关中平原气候温暖,降雨充足,到处是肥沃土地,粮食产量高,能轻松养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再加上历朝历代都在这修宫殿、建 基础设施,后来的王朝直接在原址扩建,又省钱又省力。有粮、有安全、有基础,西安想不成为都城都难。
不过这一切,到唐朝就慢慢变了味。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遭了大劫,人口逃的逃、死的死,宫殿也被烧得七七八八。可真正让它彻底失去都城资格的,还不是战乱这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西安失宠是因为战乱,其实战乱只是 “导火索”,真正的 “元凶” 是地球气候的变化。你可能不信,唐朝以前的西安,气候比现在暖和多了。史料考证,那时候河南还有大象生存(大象可是亚热带动物),连 “一骑红尘妃子笑” 里的荔枝,都不是从广东运的,而是产自长安周边。
为啥?因为当时气温高,雨线也偏北,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到处是植被,降雨充足,粮食自然连年丰收。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地球气温慢慢下降,雨线也往南移了。这一下,关中平原可就惨了, 降雨越来越少,黄土高原的植被慢慢消失,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中唐时期关中每亩地的粮食产量,比盛唐时下降了近三成,原本能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逐渐变成 “仰仗东南漕运” 的被动局面。要知道,唐朝长安城有百万人口,每天要消耗海量粮食。以前本地粮食够吃,可气候变了之后,关中产的粮根本不够用,只能从南方调运。
可古代交通落后,从江南运粮到西安,得走漕运、转陆路,一路上损耗大、成本高,朝廷每年都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在运粮上,时间长了根本扛不住。唐朝后期从江南运一石粮食到长安,路上消耗的粮食就超过三石,这种 “赔本买卖” 让本就衰落的唐王朝雪上加霜。
并且,气候变差还让关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泾河、渭河的水量变少,以前 “八水绕长安” 的美景没了,连居民喝的井水都变咸了。
到了唐末,再加上朱全忠强迫迁都洛阳时,把长安的宫殿、民房全拆了,木材顺着渭河漂到洛阳,一座千年古都直接变成了废墟。等战乱平息,大家一看,西安不仅粮食不够、环境变差,连像样的建筑都没了,谁还愿意在这定都呢?
虽然唐朝后西安没了都城身份,但它在明朝时,差点迎来第二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一直想恢复汉唐荣光,觉得西安是块风水宝地,有过迁都西安的想法。
朱元璋可不是随便说说,他真的派了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朱标到了之后,仔细调研了当地的地理、经济情况,还画了地图、写了报告带回南京。当时西安作为西北重镇,地理位置重要,能辐射西北,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朱元璋看了报告也很满意,迁都的事基本提上了日程。
可谁也没想到,意外发生了。太子朱标从西安回来后没多久,突然病逝了。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根本没心思再考虑迁都的事。后来朱元璋去世,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 夺了皇位,朱棣常年在北方打仗,更看重北京的战略地位,就把都城定在了北京。西安这唯一的 “翻盘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朱标没出事,西安能不能重新当首都也不好说。那时候关中的粮食问题、生态问题还没解决,要养活明朝的都城人口,难度比唐朝还大。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西安失去都城地位,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毕竟都城得跟着经济中心、战略需求走,而唐朝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江南,政治、军事重心也慢慢往东部、北部移,西安的位置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现在的西安,虽然不再是都城,但依然是西北的核心城市。秦始皇的兵马俑、唐朝的大雁塔、明朝的钟楼,这些历史遗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同时,西安还在发展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古老的都城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回头看西安的 “都城史”,从辉煌到失宠,看似是气候、战乱导致的,其实背后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都城的选择,永远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无论是粮食、交通,还是战略、经济,少一个条件都不行。
而西安虽然没再当首都,但它千年的历史底蕴,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说不定未来某一天,这座古老的城市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呢?#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