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联播】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21载德法相伴 织就未成年人保护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20:33 1

摘要:21载岁月流转,守护初心始终未改。从重庆检察机关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起步,到如今全市45个维权岗织就保护网络;从最初7人投身未成年人检察事业,到500余名检察官接力前行,重庆检察系统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升级。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

21载岁月流转,守护初心始终未改。从重庆检察机关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起步,到如今全市45个维权岗织就保护网络;从最初7人投身未成年人检察事业,到500余名检察官接力前行,重庆检察系统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升级。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白、孙文静、王莉等7名同志,正是这支“渝检护‘未’”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那些用法治温情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动人故事。

渝检护“未”团队的7名优秀代表,始终扎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一线,以专业坚守和满腔热忱办理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用司法力量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线。团队代表龚珊和同事多方协调,推动重庆在2019年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检警医“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

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龚珊介绍,一站式询问办案中心不仅保护了孩子,还提高了办案效率,使检察机关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更加及时有力。

团队代表唐焕然和同事一起办理了多起涉未成年人重大案件,参与创建的保障未成年人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作为典型案例被最高检推广。

“办理了一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子,也通过公益诉讼解决了一些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热点问题。”市检察院五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唐焕然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办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守护好、保护好每一个未成年人。

德法相伴、心系万家。渝检护“未”团队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工作机制,挽救迷途少年。团队代表孙文静,积极走进孩子内心开展社会化帮教,和团队成员一起帮助14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九龙坡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孙文静告诉记者:“误入歧途的少年去当志愿者,从一个受助者变成一个助人者,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说这样做是对社会有意义,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意义。”

团队代表李非白,是涪陵区某三姐妹眼中的“检察官妈妈”,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三姐妹不幸成为孤儿。李非白和同事创设检察官和监护人共管账户,监管百万赔偿款,持续7年关注三姐妹健康成长。

市检察院三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李非白说,三姐妹中的大姐成家了,自己也成了妈妈;二妹现在毕业了,参加了工作,一直坚持自己画画的爱好;三妹也是一个初中生了,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创新了多个首创性的工作平台、机制和制度。如:开展违规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民事公益诉讼、协调多部门出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创建省级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平台等。

市检察院二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吴波说,案件办理过程中,他们发现还是有不少未成年人存在文身的情况,而这就是他们开展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诉讼的初衷。

开州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王莉表示,督促相关主体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让侵害行为早一点发现、早一步被阻止,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

渝检护“未”团队还协调推动在全市建成40余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参与研发“家庭成长风险防控一件事”数字模型,在全市400余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进一步凝聚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以法治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大渡口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梅玫透露:“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以数字未检来助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如何让我们六大保护能够实现短平快地协同发力,如何让数字赋能未成年人发展方向。”

来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