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早上送孩子去学校,校门口的公告栏前围了不少家长。凑近一看,是学校刚贴的通知,说原本安排在这周日的数学补课班取消了,原因是按教育局新规,双休日和法定假不能组织任何形式的补课,哪怕家长签了自愿书也不行。旁边有位妈妈叹气说,之前还特意给孩子调了周末的兴趣班时间,
昨天早上送孩子去学校,校门口的公告栏前围了不少家长。凑近一看,是学校刚贴的通知,说原本安排在这周日的数学补课班取消了,原因是按教育局新规,双休日和法定假不能组织任何形式的补课,哪怕家长签了自愿书也不行。旁边有位妈妈叹气说,之前还特意给孩子调了周末的兴趣班时间,现在补课取消,又得重新安排。
其实这不是学校临时决定的,而是教育部针对中小学补课出台的最新整治政策,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正式执行,核心就是“叫停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的集体补课”,不管是学校组织的,还是和校外机构合作的,甚至打着“家长自愿”旗号的,都在禁止范围内。今天就按“先讲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哪些补课不能搞’,再聊新规能解决哪些老问题,最后说遇到违规补课该咋办”的顺序,把这事说透,不管你家孩子在读小学还是初中,都能清楚新规的边界,别白忙活或花冤枉钱。
第一步:先明确“禁区”和“例外”,别被“自愿”忽悠了
很多家长听到“严打自愿补课”,就以为所有补课都不让搞,其实新规有清晰的“禁止清单”和“允许空间”,分清楚才能不慌不乱。
先看“绝对不能碰的3类补课”。第一类是学校在双休日、法定假(比如国庆、中秋、元旦)组织的集体补课,不管补主科还是副科,哪怕只补两节课都不行。比如某小学原本计划国庆前的周六补语文,现在必须取消,要是偷偷组织,家长一举报,学校会被通报批评,负责的老师还得受处分。第二类是学校和校外机构“合作补课”,让学生去机构补课时,就算家长签了“自愿同意书”也没用。比如有的初中和培训机构约定,周日让学生去机构补英语,费用由家长承担,这种“校社联手”的模式,现在是重点整治对象,机构会被暂停招生,学校也会被追责。第三类是老师私下组织的补课,不管是在自己家、租的场地,还是线上直播,只要占用了双休日或法定假时间,哪怕不收钱都不行。比如有老师想利用周日给成绩差的学生免费补课,现在也得改到周一到周五的课后时间,不能占用休息时间。
再说说“允许的2种情况”,不是一刀切禁补课。第一种是学校的课后服务,下午放学后留1-2小时,辅导作业、搞兴趣班(比如画画、篮球、编程),这种完全允许,而且不收费,家长可以自愿让孩子参加。比如我家孩子学校,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有课后服务,孩子可以在学校写完作业,还能报个手工班,不用我下班急急忙忙去接,特别方便。第二种是学生因生病、请假缺课,学校利用周一到周五的课余时间(比如午休、自习课)单独补课,这也合规,既能帮孩子补上落下的内容,又不占用休息时间。
这里要提醒一个细节,新规禁的是“集体补课”,要是家长想给孩子找一对一辅导,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一是时间在周一到周五晚上(不能超过8点半),二是老师有正规资质(比如机构的持证老师),但不能让老师去学校补课,也不能占用双休日或法定假,这点家长要记牢。
第二步:再聊新规的好处,家长和学生都能松口气
以前不少家长和学生被“自愿补课”绑住,要么没时间休息,要么花了冤枉钱,新规落地后,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都能得到缓解,好处看得见摸得着。
对学生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休息和兴趣终于有时间了”。以前双休日被补课排得满满当当,周六上午补数学,下午补语文,周日上午补英语,下午还要练书法,连睡个懒觉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和同学去公园玩、去图书馆看书了。现在双休日不用补课,学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想写作业就写,想出去玩就玩,还能培养点真正喜欢的爱好。比如我邻居家的孩子,以前周日要补两门课,现在周日能去踢足球,还能在家拼乐高,整个人都精神多了,上周数学小测成绩反而比以前进步了。
对家长来说,能省不少心和钱。以前学校说“自愿补课”,别的家长都报名,自己不报名怕孩子跟不上,只能硬着头皮交钱,一学期下来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现在新规明确禁止,家长不用再纠结“报不报”,也不用花这笔冤枉钱。而且不用再周末早起送孩子去补课,自己也能有休息时间,不用跟着孩子“连轴转”。比如有位家长算过,以前孩子周末补数学和英语,一学期要花8000多,现在这笔钱省下来,能给孩子买整套的课外书,还能在国庆带孩子去周边旅游,比花在补课上值多了。
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能让孩子找回学习的主动性。以前很多孩子觉得“反正周末要补课,平时上课听不听无所谓”,现在没了周末补课,上课反而更认真了,因为知道课后没人再补,得在课堂上就把知识学会。我家孩子班主任就说,这两周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多了,作业完成质量也提高了,就是因为孩子知道“课堂时间更重要了”。
第三步:遇到违规补课别慌,3个渠道能反映
要是发现学校或机构偷偷组织双休日、法定假补课,不用忍气吞声,有正规渠道可以反映,而且流程不复杂,还能保护个人信息。
第一个渠道是“学校内部反映”。先找孩子的班主任或学校的教务处,说明情况,比如“听说这周日要补英语,是不是真的?”一般学校接到反映后,会主动停止违规补课,毕竟没人想被教育局通报。比如有家长发现学校计划周六补科学,找教务处反映后,学校当天就通知取消了补课。
第二个渠道是“打教育局举报电话”。每个地区的教育局都有专门的补课举报电话,在教育局官网就能查到。打电话时,说清楚学校名称、补课时间、补课地点(比如学校三楼教室),不用透露自己的姓名,工作人员会记录并去核查,核查属实后会要求学校整改,还会把结果反馈给你。
第三个渠道是“通过政务平台投诉”。在当地的政务服务平台(比如“XX政务服务网”)上,找到“教育投诉”板块,按要求填写投诉内容,上传相关证据(比如学校的补课通知截图),提交后会有专人处理,处理进度还能在平台上查询。
这里要注意,反映情况时要实事求是,别夸大其词,比如学校只是正常的课后服务,就不用去反映,别浪费公共资源。
其实教育局出台这个新规,不是不让孩子学习,而是想让学习回归理性,让孩子既有学习的时间,也有休息和成长的空间。对家长来说,不用再被“自愿补课”绑架,能省下时间和金钱;对孩子来说,能在休息中培养兴趣,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你家孩子之前有没有参加过双休日补课?新规实施后,孩子的周末时间是不是变充裕了?要是遇到学校或机构违规补课,你会怎么处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更多家长提个醒。
我是秘境,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