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红三军解散了“党团”以后,贺龙、关向应就 把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部队建设的主要 工作来抓,还在军、师、团成立了三级纪检组,时时 检查部队的执行情况。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红七师在 卢冬生师长领导下,很重视这项工作,被评为执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模
自红三军解散了“党团”以后,贺龙、关向应就 把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部队建设的主要 工作来抓,还在军、师、团成立了三级纪检组,时时 检查部队的执行情况。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红七师在 卢冬生师长领导下,很重视这项工作,被评为执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模范师。
然而有一次红三军主力部队在湘西龙家寨,正准 备集合转移时,却出现了一次意外。
当时,我二十一 团担任警戒的一个前哨排,发现了前方有敌情出现, 房间没有扫、茅坑没有埋、借老乡的物品也没有归还,就匆匆集合离开了驻地。
这个情况被“三级纪检组” 发现,百姓也有反映,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影响。
卢冬生师长知道情况后大发脾气,指着钟子廷团 长和我的鼻子呵斥:“你们俩马上去给我埋茅坑、扫 房间、还物品,赔礼道歉、挽回影响……”
正说着 呢,贺龙军长和关向应政委向我团走来,看来首长也 知道这事了。只听贺龙军长老远就粗着嗓门喊:“卢 冬生!你嚷什么!是你管教不严,破坏了纪律,还当 什么执行纪律的模范?我要你师长亲自去埋茅坑,亲 自去处理这些事!”边说边踏进了我们房门。
看见卢 冬生愣在那里,贺龙又正色命令:“发什么呆呀,快 去!……”
本来,我和钟子廷团长是想让连排长处理 这事,这下可好,师长让团长扫厕所,军长又让师长 扫厕所,真是一级压一级。可见贺军长、关政委对抓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视程度了。
正尴尬之时, 军、师、团三级纪检组有人赶来说明情况,知道了情 况不是那么回事。
原来,我团那个前哨排排长发现敌情后,来不及 请示就命令全排紧急集合,前去执行侦察任务了。现 在,他们已经返回驻地,正在填埋厕所,打扫房间, 归还物品。
听到这里,贺老总的火气消了,纠正了对 我们的批评,说我们师仍然是执行纪律的模范师。
可 关政委不那么看,他说:“按原来的情况,军长对你们的批评是对的;现在情况不是那样,你们也不要掉 以轻心。部队的‘党'没有了,就靠这点精神来凝聚 部队战斗力了,我们当干部的一定要重视这个事。”
为杜绝类似情况再出现,关政委以此事为契机, 在全军又掀起了新的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热 潮,层层布置、层层检查,我们红七师更是注意维护 自己荣誉,人人争做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 标兵,部队的精神面貌和战斗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观和 加 强 。
不能杀俘虏
1933年初夏,我刚满19岁,却已是位老战士了。 那时,红三军在贺龙和关向应的领导下,在湘鄂西鹤 峰一带建立了根据地。我所在的红七师二十一团奉调 保卫军首长安全,随军部行动,我有幸经常得到过军 首长的帮助,耳提面命,得到很多教诲。其中受益最 深的还是关向应政委对我的帮助和批评。
记得我伤愈归队不久,师长卢冬生派我到二十一 团当书记长,协助团长钟子廷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一 天,军部接到紧急报告:贺龙的姐姐贺英带的游击队 被敌人包围,情况万分危机。关向应政委把钟子廷和 我叫到军部,要我们带二十一团火速驰援。
贺英当时是驰骋在湘鄂西的女游击队队长。她原 来带出一支很大的游击队交给了贺龙,现在带的游击 队也有一百多人,活动在红军主力边沿,源源不断地 给红军输送新鲜血液。贺英在苏区老百姓和红军指战 员们的心目中是女中英杰,她带的游击队现在正被几 百个敌人水泄不通包围在洞长湾村寨,战士们怎能不心急如焚。不用命令,战士们都是跑步前进的。
怎奈天公不留情,当我们急行军一天一夜离寨子 仅十几里地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山洪暴发, 唯一的通道被洪水灌满,我们被迫撤到山坡。若从山 上绕过去还需几天,必然耽误更多时间,只好焦急地 等待雨停。
两个时辰雨小了,山坳的水还没泄完,我 们就开始摸索着淌水赶路。待我们赶到洞长湾村寨时, 已经下午了。
贺英及一百多名游击队员全部战死,连 老百姓也被敌人杀光了。映入战士们眼帘的情景简直 太惨了。
我们又气又急,复仇的火焰在心中腾腾燃起, 报仇!报仇!
估计敌人还没走远,我们赶紧去追,追 到一条河边,正好因为下雨河水陡涨,敌人过不去, 被阻在河边的镇子里。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还没等 敌人明白怎么回事,战士们就杀啊!杀啊!虎豹般地 冲向敌群,个个义愤填膺、喊声震天、见人就杀。敌 人失去招架之力,叫爹喊娘四处逃窜……
钟子廷团长对我说:“刹(杀)不住闸了,要注 意呀,注意战士们的复仇心理”,
我接过话茬:“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言外之意,不交枪的打死不犯错误。带兵打仗,战士们很会揣度干部的心理,我们的犹豫不决,其实就是无声命令。战士们杀红了眼,导 致后来想收拢也收不住了。
最后下了一道死命令:谁要是再打死俘虏,重重处罚!并冲天放出十几枪,这才收拢了。
一个营几百个敌人,最后只剩下了几十人。
回到军部,还未等我们开口汇报,关向应政委就 说:“这下你们痛快了!报仇了!”
一向不发脾气的关 政委,脸色沉了下来。看到关政委发火了,我们心里 发了毛,不知该如何说下去。
钟子廷团长平时对我好,这时候就更“仗义” 了,拼命往自个身上揽责任。
关向应严肃地一摆手, 打断了他话头说:“我知道这个责任是谁的,是傅忠海的!卢冬生师长对我说过,派你傅忠海去二十一团 做书记长,是做政委工作的(当时党团组织被夏曦解 散,已经没有团政委的职衔),你是怎么做战士思想政治工作的!?”
我喃喃地说:“战士们也有他们的道 理,敌人没有交枪,我们才打死的,那叫俘虏吗?他们是顽抗…… ”
关政委这时盯住我眼睛足足有一分钟,直到我羞 愧地低下了头,他才接着说:“你们已经违反了党的 优待俘虏的规定,你不懂吗?
所有的人都明白,你们这是报复。痛快呵!你们是痛快了,红军的纪律忘到 哪里去了!”
他指着自己的脑袋继续说:“干部是战士 的带头人,你们领错了路,战士们就跟着走错路。要 讲报复,蒋介石用几十万兵力围剿红军,杀光、杀尽, 如果我们也像蒋介石那样,那我们就不是红军了。
红军优待俘虏是党的政策规定,作为我们的红军干部尤 其要懂得,能否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是关系到 红军生死存亡大事,是决不能掉以轻心的。敌人造谣 中伤红军,说红军是杀人放火的赤匪,你们这样做, 不是在帮着人家做宣传吗?
傅忠海,你过去当党代表时是这样做的吗?
你在师部当作战参谋时也是这样做 的吗?
你是做政治工作的干部你不懂吗?”
一连串问号说得我掉下了眼泪,关政委才放缓口 气说:“现在,红三军党组织没有了,政治工作制度 没有了。我们靠什么?只能靠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每一 个战士,使他们自觉执行党的政策,执行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他重申了党的统战政策和优待俘虏政 策,他说:“敌人部队士兵也是穷人出身的多,成了 俘虏就是内部矛盾了。我们一定要运用好党的政策, 争取他们扩大红军影响力,决不能感情用事…… ”
这是关政委第一次面对面地批评我。
在回团部的 路上,我想起了师部特务队长贺炳炎经常说的那句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关政委找我谈话。”
贺炳炎是 全师有名的调皮鬼。他说在关政委面前, 一句假话都 不能讲, 一讲假话他准能听出来。所以,你要一五一 十承认错误。这次,我也晓得了关向应政委的厉害。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如果没有贺龙军长的统帅, 没有关向应政委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会有优秀的红三军,也不会诞生出那么多的将才。
关政委 的一席话使我一生难忘,终身受益。
当年冬,以我们二十一团为主攻打利川城,战斗 中抓了不少俘虏。看到空旷场地上密密麻麻坐了一大 片俘虏,有好几百人。
我和钟子廷团长不约而同又对 视了一眼,仿佛都在说,怎么办?
这么多俘虏放掉了 太可惜了,并且还要支出一大笔路费。
当时,战斗还 未完全结束,我开口说:“咱俩分工,你去指挥战斗, 我来做俘虏工作,动员出身贫苦的俘虏兵参加红军, 补充咱团的兵员,如何?”
他一拍大腿说:“好!我也 这么想!”
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个大胆而又冒险的尝试, 因为红军内部搞“肃反”扩大化,俘虏是不允许当红 军 的 。
正在这时,贺龙军长和关向应政委路过了这里, 看到我在俘虏群里跑来跑去不知干些什么,贺军长拿 烟袋的手朝着我挥了挥说:“傅忠海,你不在前线, 在这里做么子?”
我跑步过去如实向军首长汇报了自 己想法,并补充到:“我这是悄悄干的,请老总批评 我吧。”
贺龙听后很高兴,抿着嘴说:“你这个鬼点子 好嘛!”夸奖我和钟子廷想得对、做得好。
这时,关 向应面带微笑地拍拍我的肩膀说:“不用悄悄做,要 好好做,形成经验,推广下去”。
接着他又问我:“有 没有自愿参加红军的?”
我回答:“有!还有一个学生出身的地主子弟也要参加红军呢”。
“噢?!”关政委很 感兴趣地对我说:“对待俘虏兵不能搞一刀切,不同 情况要区别对待。对学生出身的知识分子要争取、优 待。受过教育的、爱国的富人子弟,尤其是愿意参加 红军的决不能拒之门外”,还叮嘱我,动员俘虏参军 不能搞强迫,强迫来的,遇到艰苦也会逃跑的。
当他 得知俘虏回家路费都是三块银元时,挥了一下手说: “一律发三元不好,路近少发,路远多发,这样才公 平。不要图省事,要多宣传我党我军宗旨和政策,让 俘虏兵回去给我们传播,扩大红军影响。”
不久,俘虏兵参加红军、补充部队的做法在红军 中推广开来。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使我懂得干革命 光凭朴素的阶级感情不行,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团结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以后的革命征途中,我一直牢记关政委的教导, 有意识地在我所在团充实有知识的人参军入伍。我本 人从小书念得少,对待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更是尊 重、爱惜,与他们交朋友,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 加快部队文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 平。
事实证明,这些知识分子虽然出身于富门,但参 加革命后在党教育下,大多数人能够将革命进行到底。 他们同样是革命的精英,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 了巨大贡献。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