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一项由北京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新研究分析了车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分布模式和驱动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对新车进行七个工作日的现场测量,发现甲醛浓度最高,且有近三分之一的测量值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当你沉浸在购买新车的喜悦中时,一定要警惕新车里面的气味,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高浓度的车内 VOCs 可能对驾乘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近期,一项由北京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新研究分析了车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分布模式和驱动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对新车进行七个工作日的现场测量,发现甲醛浓度最高,且有近三分之一的测量值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影响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性的最重要因素是材料表面温度,而不是以往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空气温度。材料表面温度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因素。这一发现,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有力地解释了新车气味浓烈的原因。
本次研究对新车内 12 种典型 VOCs 进行了浓度监测。结果显示,甲醛、乙醛等醛类化合物的浓度范围很广,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其浓度显著高于其他VOCs。其中,甲醛的浓度最高。甲醛浓度主要分布在 30 至 130 μg/m³ 之间,部分测量值甚至超过 200 μg/m³。在7 天的 40 个测量点中,有 37.5% 的甲醛测量值超出了中国国家标准(100 μg/m³)规定的车内限值。此外,乙醛的超标情况也十分突出,有 25 个测量点超过了 50 μg/m³ 的限值。
本研究通过现场测量和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成功探索了车内 VOCs 的动态特性。确认了材料表面温度对 VOC 排放的关键影响,研究还构建了快速、准确的 LSTM-A-E 预测模型。与复杂的传统物理模型相比,该 AI 模型建模简单、响应迅速,易于嵌入智能汽车的控制系统。这项研究成果将极大地促进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实时预测和暴露评估,为提升驾乘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以及推动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考虑到我们平均将5.5%的生命时间花费在车辆中,了解和管理车内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潜在的健康隐患,也为更智能、更健康的交通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研究强调了在新车中,尤其是在炎热天气下,保持通风的重要性。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研究指明需要使用排放更少 VOCs 的材料,并开发更好地考虑表面温度的智能气候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Cabin air dynamics: Unraveling the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distribution in vehicles
来源:洋洋谈汽车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