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要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4月1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新要求,旨在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近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要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4月1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新要求,旨在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工信部要求汽车企业必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验证,并明确其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同时,汽车企业被明确禁止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必须严格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这一举措被视为对近期电动汽车重大交通事故的积极回应,旨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整体安全水平。
据了解,4月16日的会议中,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集了国内主要汽车企业代表,共同商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问题。会上,工信部强调了汽车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责任,确保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调整还涉及到智能网联汽车术语的规范使用。工信部在通告中明确指出,“组合驾驶辅助”将成为官方统一术语,替代此前汽车领域常用的“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表述。对于“代客泊车”、“一键召唤”等功能,工信部也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建议采用“记忆泊车”等功能代替。
在会议纪要中,还透露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规定: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不允许进行公测,必须经过充分验证后才能上市。这一规定意味着,车企将不能再通过招募用户进行公测来节省成本和缩短测试周期,而必须采用更为严谨和专业的测试方法,如仿真测试等。这无疑将增加车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但同时也将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车企们也纷纷表态对安全性的重视。在短短两天内,国内多家车企集中发布了新车,并纷纷将安全性作为重要指标进行强调。例如,华为鸿蒙智行发布了“安全倡议官”活动,吉利集团则连续发文强调“安全第一”的基因,并直播电池安全和整车碰撞测试。这些举措表明,车企们已经开始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工信部还要求车企在申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时,必须完整、准确填报有关技术参数,并提交相关检验检测报告等材料。同时,对于频繁进行OTA(在线升级)的企业,工信部将进行重点审查,并要求紧急OTA必须走召回程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整体来看,此次政策调整将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监管的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权益也将得到更好保障。同时,这也将促使车企们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