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弹出欠费提醒时,我盯着129元的账单愣住。上个月刚交完200元话费,不到二十天竟又欠费。翻开消费明细,原本39元的宽带套餐里多出两项扣费:50元影视会员包月、40元智能家居安防服务。
手机弹出欠费提醒时,我盯着129元的账单愣住。上个月刚交完200元话费,不到二十天竟又欠费。翻开消费明细,原本39元的宽带套餐里多出两项扣费:50元影视会员包月、40元智能家居安防服务。
这两个项目从未出现在我的套餐里。家里只有一台老式电视机,连智能插座都没装过。每周仅用手机刷刷短视频的老爸更不可能开通影视会员。拨通10000号客服电话,对方查询后告知这两项服务已连续扣费四个月。
"请立即取消所有非本人办理的业务。"我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客服机械式回应需要验证身份,三分钟后给出答复:"这两项属于套餐自动升级服务,用户连续六个月使用原套餐就会默认开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空气凝固了两秒。六年前办理宽带时签订的纸质协议早被虫蛀,电子存档里却查不到所谓"自动升级条款"。当要求查看服务开通记录,客服突然改口:"可能是系统误操作,可以申请退还最近三个月费用。"
营业厅玻璃柜台的反光刺得人眼睛生疼。值班经理递来新的协议:"现在升级89元套餐能享受免费提速,比您原来的39元套餐更划算。"白纸黑字的价目表底部,三行浅灰色小字标注着"套餐有效期12个月,到期自动续费"。
隔壁柜台传来激烈的争吵声。穿工装的年轻人攥着发票单吼道:"我根本没开通过什么云盘会员!"他的手机屏幕上,20元/月的增值服务费已持续扣除九个月。
营业厅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智慧家庭"宣传片,温馨画面里全家围坐享受4K影音。现实中的智能电视正在播放开机广告,右上角跳动着"开通会员可跳过广告"的提示。
窗外的梧桐树落下枯叶,正好盖住宣传栏里"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的铜牌。手机震动提示话费到账,退还的135元到账通知夹杂在三条套餐推荐短信中间。
大家在办理业务时是否仔细核对过每项收费明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安逸画板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