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发现“极地轨道行星”,它的轨道几乎垂直于恒星系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03:01 1

摘要:最近,科学家在距离地球约120光年的天秤座方向,首次确认了一颗围绕双棕矮星、并且处于极地轨道运行的系外行星——2M1510 (AB) b。这个系统,不仅打破了传统天体运行轨道的认知,也刷新了我们对宇宙可能性的理解。

你能想象一颗行星,绕着两颗“失败恒星”以90度轨道飞行吗?

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桥段,但这确实是天文学家刚刚发现的一项令人瞠目的真实发现。

这张可见光图像显示了2M1510 AB,一对棕矮星正在相互绕转。A和B两颗棕矮星被看作同一个光源。

最近,科学家在距离地球约120光年的天秤座方向,首次确认了一颗围绕双棕矮星、并且处于极地轨道运行的系外行星——2M1510 (AB) b。这个系统,不仅打破了传统天体运行轨道的认知,也刷新了我们对宇宙可能性的理解。

什么是“极地行星”?为什么如此罕见?

大多数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都是与恒星赤道平面基本一致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轨道。而所谓的“极地轨道”,则意味着这颗行星的轨道和恒星的自转轴几乎垂直——像一颗“卫星”绕地球南北极那样穿越恒星的南北方向运行。

系外行星 2M1510 (AB) b 围绕其宿主棕矮星运行的异常轨道的插图。(图片来源:ESO/L. Calçada)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颗极地行星并非围绕我们熟悉的太阳那样的恒星运行,而是围绕两颗棕矮星构成的双星系统旋转。也就是说,它绕着两个“未能点燃的恒星胚胎”以完全横向的方式转动。

棕矮星:被称为“失败恒星”的天体

什么是棕矮星?它们其实是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特殊天体。虽然起源与恒星相似——由气体云塌缩而来,但它们的质量太小,无法像真正的恒星那样维持氢的核聚变,因此“点火失败”,只能黯淡地散发着残余的热量。

而“双棕矮星”系统,本身在宇宙中就极为稀有。根据统计,质量越小的恒星,拥有伴星的概率越低。对于像棕矮星这种质量只有太阳不到7.5%的“失败恒星”来说,双星系统的出现概率甚至低于10%。而围绕双棕矮星的行星这简直是“奇迹中的奇迹”。

插图显示了太阳、棕矮星、木星和地球的大小比较。

一次意外的发现,一场宇宙的惊喜

这项突破性的发现源于伯明翰大学科学家对双棕矮星系统进行的观测。原本,他们只是想通过智利帕拉纳尔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研究两颗棕矮星的轨道特性,却意外捕捉到了一些异常现象——它们像是受到了某种“看不见的引力”的拉扯。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异常变化只有一个合理解释:一颗隐藏的行星,正以近乎垂直的轨道围绕这对双棕矮星运行。

这幅图展示了一颗系外行星围绕两颗棕矮星运行的景象。棕矮星比气态巨行星大,但体积太小,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恒星。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对棕矮星还是罕见的“食双星”,也就是说,从地球视角看,两颗星会相互遮挡,就像日食或月食一样。这种“对地展示”的特性,大大提升了我们探测细节的可能性。

一个比《星球大战》更疯狂的世界

很多人还记得《星球大战》里的经典画面:主角卢克望着天边双太阳落下的景象。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围绕双星运行的“塔图因行星”。

但2M1510 (AB) b的发现,将这个概念再一次升维:它不仅绕着双星运行,还处在与恒星轨道垂直的极地轨道上,且这些“恒星”本身都没有成功“点燃”。

插图显示了一对紧密绕行的双棕矮星。

如果你站在这颗行星上仰望星空,所看到的天象,很可能完全颠覆人类的认知。

写在最后:

宇宙的奇迹,从不按剧本发展。这个被偶然发现的“极地行星”系统,不仅向科学家们展示了行星形成的另类路径,也提醒我们:我们熟悉的太阳系,可能只是宇宙万千“规则之外”的一个例外。

正如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所说:

“我们原本并没有在寻找这样一个系统,但它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像是宇宙给我们开的一个意外惊喜。”

在这片浩瀚的星海中,也许最震撼的永远不是我们已经了解的,而是那些还没来得及命名的、陌生的天体。

来源:林少涵说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