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两名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芬迪”攀登泰山,被质疑没有善待导盲犬、直播博流量等行为,引发争议。9月20日下午,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的2名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将导盲犬芬迪带走,将开车带芬迪返回基地以调查涉事导盲犬使用者王营营使用犬只的情况。(9月20日 《新京报》)
□杨博森(重庆大学)
近日,两名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芬迪”攀登泰山,被质疑没有善待导盲犬、直播博流量等行为,引发争议。9月20日下午,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的2名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将导盲犬芬迪带走,将开车带芬迪返回基地以调查涉事导盲犬使用者王营营使用犬只的情况。(9月20日 《新京报》)
此事一出,舆论顿时一片哗然,将当事人推上了风口浪尖。许多网友通过观看视频认为当事人在过程中存在击打导盲犬,未及时补水,未准备导盲犬雨具等行为,并质疑其正在直播以博取流量,进而引发对于导盲犬主人的道德指责。据当事人回应称,他们此行准备充足,为导盲犬携带了充足的休息用具与食饮,更不存在直播引流和虐待导盲犬的行为。这不禁再次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盲人难道就不能有权爬山吗?以及,网友们究竟何时才能放下键盘,在彻底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后,留存一份善意与理解?”
爬山是每个人的合法权益,盲人亦不例外。通过适度锻炼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本就无可厚非。同时对视障群体而言,爬山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带导盲犬同爬泰山,更是为了保障安全、降低风险,更是合情合理。并且,一行人在出行前本就准备完整、补给充足、用具齐全。如此一来,便没有任何理由谴责这一爬山行为。社会理应支持弱势群体打开自我、探索世界,走出舒适区,去享受生活的可能与美好。
反观现实的情况,许多网友不仅对盲人的需求没有一点理解,甚至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极端情绪。他们表示当事人将导盲犬视作“肆意使用的工具”,甚至呼吁和要求“不再向盲人提供导盲犬”。这种不加节制、轻易释放的恶意,很可能再次演变为一场充满破坏性的网暴。
当然,若当事人在照顾导盲犬的过程中确有考虑不周之处,社会可以提出善意的合理建议,比如推荐更专业的登山辅助服务、寻找专业陪爬的向导等。如此既能方便安全地享受登山体验,也能充分照顾到导盲犬的健康。但具体到这件事上,当事人究竟是否存在虐待导盲犬的行为,应当由专业机构鉴定与评价。而不该在结果尚未确定时,就由键盘侠们通过碎片化信息,以“有色眼镜”主观臆断、妄加揣测。
正如当事人所说的,她“不想一辈子围在按摩床边”,尽管方式可能欠妥,尽管她或许未能完全为导盲犬考虑,公众也应该对弱势群体努力自主生活的尝试保持一份适度的理解与宽容。在互联网时代,舆论能量巨大,个体声音往往容易被淹没。在此环境下,社会大众更应保持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保持基本的同理心与人文关怀。
当我们用“显微镜”看别人的错误,手握键盘准备释放恶意时,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是否了解事实,究竟是否保持了善意与公正?”更进一步的,在面对无数类似的新闻事件时,我们到底能否守住理性的准绳、保持善良的底色?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