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总忘记带作业”引发热议:孩子说谎成瘾,是父母逼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17:09 1

摘要:近日,网上有一则“一年级孩子总忘记带作业”引发热议:孩子说谎成瘾,都是父母逼的。

近日,网上有一则“一年级孩子总忘记带作业”引发热议:孩子说谎成瘾,都是父母逼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可奕妈妈发现孩子放学并没有带练习本回家,询问了孩子,孩子谎称找了老师要,老师并没有给她。

于是,可奕妈妈直接火气冲冲地在班群里质问老师。

老师耐心地告诉可奕妈妈:

“当时每个小朋友都发了练习本,如果有人没有拿到的,可以来找我要。可奕小朋友是来找我了,刚好办公室没有多余的,就让她回教室重新找找看,实在找不到了再来告诉老师”

谁知,可奕小朋友却一去不复返了,以为已经找到练习本了。

而妈妈像是没有看见老师的解释,继续火气冲冲地说,那孩子还需要写作业吗?

老师告诉妈妈,有什么问题可以加微信私聊,有问题一起解决,孩子还是要写作业的。

谁知,可奕妈妈又继续责怪老师,认为是老师没有做到位:

“那为什么可奕总是发不到练习本,这种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个时候,群里的其他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了,让可奕妈妈有什么问题可以加老师的微信私下解决,尽量别在群里吵闹。

但可奕妈妈就是不听,甚至,可奕爸爸也站出来说:

“群的目的就是要来沟通的,如果觉得有影响到自己,可以选择忽略,又不关你们的事!”

面对这种不讲理的家长,其他家长觉得非常可笑,只能给他们来了一句: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你们继续在群里吵吧!”

后面,老板把作业文件发在群里,可奕父母才停止了自己的一言一行。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嘲讽道:

“这是小学老师吧?到初中看看,分分钟教你做人,没人这么客客气气惯着你”

“小孩子这么小就学会撒谎和推卸责任了,爸爸妈妈教的真好,很可怜这个小孩没有得到正向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就算是璞玉,不经雕琢也不成器,何况是?”

“多次的话不就是小孩子自己不想拿吗,它爸妈也是只会找别人问题,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是啊,当孩子在同一件事上犯错的时候,父母应该第一时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来怪老师。

孔子说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父母诚实守信、善良正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以这样的品质为准则,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

相反,如果父母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孩子很可能会模仿这些不良行为,从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总之,什么样的父母,往往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和失望:“小小年纪就学会骗人,长大还得了?”于是,训斥、惩罚接踵而至。

然而,孩子的谎言往往不是“学坏”的标志,而是对父母行为的某种回应。

有时候,恰恰是我们的过度反应,让孩子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撒谎。”

记得网上有个网友说:

她小时候经常对父母撒谎,但不是她喜欢撒谎,而是被父母养成了“撒谎精”,因为如果不撒谎,父母就会一直批评她。

比如,当她不小心把碗摔碎时,怕挨爸妈骂,她就会装成是小猫不小心打翻了碗;

当爸妈出去了,她在家早早把作业写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爸妈回到家,发现她在看电视就会直接骂她;

当爸妈发现她在偷偷吃零食,不但会把她骂一顿,还会禁止她以后不能再吃零食;

当爸妈发现她没有被选上组长,不但没有鼓励她下次继续加油,而是会直接骂她:

“要成绩没成绩,要特长没特长,结果连个小组长都选不上,上这么多补习班有什么用,你真是一点都没用。”

甚至,如果考试考低分了,她都会模仿爸妈的字迹来签名......

而这一切的背后种种原因,其实都是因为害怕被父母骂才选择撒了谎。

如果不撒谎,就会被骂,就不被允许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要全部按照父母说的来。

这样子像傀儡一般的人生,有谁愿意过呢?孩子能瞒住一次算一次,当说真话的代价比说假话更大,诚实就没那么可贵了。

时间久了,孩子的三观就畸形了,会为自己成功骗到人而开心。

所以,太过于严厉的父母,往往只会教育出最会撒谎的孩子,还会失去和孩子交心的机会。

研究显示有高达 98% 的中国家长,为了控制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都曾对孩子说过谎。这种做法,被心理学家们称作“谎言教育(Parenting by lying)”(Heyman et al.,2013)。

不少父母认为,如果想让孩子立刻听自己的话,撒点谎是最简单的方法,反正“Ta 什么都不懂”。

但实际上,孩子们不仅慢慢能意识到父母在撒谎,并且,这种“图省事儿”的谎言教育,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影响。

有位父亲为了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承诺孩子只要在学校得了奖状,都会奖励100块。

自从有了这个承诺,孩子对待学习格外的认真,每天放学回到家不需要妈妈的监督,都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一天,学校举行书法比赛,她荣幸获得了第三等奖,放学回到家的第一时间就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

结果,孩子爸爸的做法让人感到非常的可悲。

当孩子爸爸得知孩子得了第三等奖,而不是第一等奖时,直接从奖励100块变成10块,并告诉孩子下次要继续努力。

父母说话不算数的行为,惹得孩子直接猛猛掉眼泪,她发誓以后再也不会相信爸爸了,这10块宁愿不要。

中国式父母始终都不明白,父母的一句承诺可以拯救一个孩子,但同时也能毁掉一个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被孩子看在眼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如果连父母都对自己撒谎,对自己都不真诚,孩子也就学不会如何真诚地去对待别人了。

最后我想说: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自己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的诚实,才能让孩子看清楚真正的意愿,那么他也愿意考虑自己的意愿是否和父母一致。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要从父母准确看待自己开始,常言道: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行为就是对孩子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高见!

共勉!

来源:头趣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