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根据《2025年南宁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该局从4月起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农村地区原料污染、制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突出问题。
通讯员:何正君
4月1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根据《2025年南宁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该局从4月起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农村地区原料污染、制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突出问题。
在生产环节,该局对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重点排查是否具备有效生产许可证(登记)、持续保持许可(登记)条件、超出许可食品类别生产食品;是否使用来历不明或污染物超标原料、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等生产食品;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是否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商标、标识、生产许可证号等生产食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停止相关生产加工活动,并对相关食品及原料进行封存处理。
在线下销售环节,以保健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特别是散装白酒)、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对农村集贸市场(圩日市场)、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地区食品销售主体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是否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过期食品;食品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合法。
在线上销售环节,加强对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监督检查,重点排查平台企业是否严格审查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资质,是否存在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等功效和违规宣称减肥、降脂、壮阳等功能的问题,是否对入网生产经营者经营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对排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立即责令停止线下相关销售活动,下架、封存相关食品。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抽检,以食用植物油、饮料、酒类、调味品、乳制品、肉制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风险隐患相对较高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线下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小食杂店等为重点场所,线上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等为重点对象,加大抽检力度,排查风险隐患。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将及时开展核查处置,督促生产经营者按规定采取封存下架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涉及其他地区的及时通报协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南国早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