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例!PADN获FDA双IDE,中国医疗创新破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4:45 2

摘要:最近医疗圈出了个大新闻,中国的帕母医疗靠自家原创的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技术,先是2025年3月拿了欧盟CE-MDR认证冲进欧洲市场,近期又刚获批美国FDA的两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事儿可不简单,要知道以前中国医疗器械在全球尖端领域,大多是跟着别人走,这

最近医疗圈出了个大新闻,中国的帕母医疗靠自家原创的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技术,先是2025年3月拿了欧盟CE-MDR认证冲进欧洲市场,近期又刚获批美国FDA的两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事儿可不简单,要知道以前中国医疗器械在全球尖端领域,大多是跟着别人走,这次能在肺高压治疗这个硬骨头领域领跑,属实给行业长脸了。

肺高压这病,业内都叫它“心血管的癌症”,听着就吓人,以前治这病,全靠跨国药企的靶向药,虽说能延缓病情,但效果总有瓶颈,而且价格贵得离谱,患者还得一辈子吃药。说实话,这对患者来说,不光是身体遭罪,钱包也扛不住。

帕母医疗偏偏选了条难走的路,搞起了原创的PADN技术,这技术是靠导管平台做介入治疗,用高频消融把肺动脉周围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阻断,这样就能降肺动脉压力,还能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能力。更关键的是,这技术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全在咱们自己手里。

本来想这技术能在国内推开就不错了,没成想近期直接拿下美国FDA的两项研究性器械豁免(IDE)批准。一项是针对Ⅰ型肺高压的HDE路径临床试验,另一项是针对Ⅱ型肺高压的IDE临床试验,这在亚洲还是头一回有医疗器械做到。更让人惊喜的是,美国医保局(CMS)还给了全覆盖,临床试验阶段医生做手术能报销,以后产品上市了患者也能少花钱。

毫无疑问,这事儿意义太大了,对临床医生来说,不用愁研究和应用衔接不上;对市场来讲,产品一旦获批,价格和可及性都是优势;从学术上看,咱中国技术不再是只“进门”,而是能“站稳脚”,甚至能参与制定临床标准。2025年医疗圈的“Deepseek时刻”,这绝对算一个。

这技术能闯过FDA这关,其实也为其他中国医疗器械探了路,以前总觉得美国监管体系太严,不敢碰,但帕母这事证明,只要技术硬,数据实,咱也能在全球最高监管体系里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PADN技术能走到今天,可不是一步登天,背后藏着十几年的功夫。帕母医疗早在12年前就开始琢磨这技术了,从动物实验到人体研究,再到PADN-1、PADN-5一系列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一点点把安全有效性的数据攒起来。老实讲,做医疗原创就得有这股子慢功夫,急不来。

2018年是个关键节点,PADN技术被写进了《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还启动了中国NMPA的注册临床研究,这算是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到了2022年,技术的关键临床结果登上了
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这本国际期刊,一下子就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关注。同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还把PADN写进了他们的肺高压诊治指南,这可是国际权威机构第一次认咱中国的原创医疗技术。

2025年更是喜事连连,3月拿了欧盟CE-MDR认证,最牛的是,咱没重复做海外临床试验,就靠国内的临床数据过了关,打破了以前中国器械出海必须重做海外临床的规矩。6月又在阿联酋沙迦的AlQassimiHospital做了三例海外商业化手术,算是把国际市场的第一把火点起来了。

如此看来,帕母医疗不光想把技术卖出去,更想拿到学术话语权。他们牵头找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顶尖心血管专家,组了个国际指导委员会,不光指导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还推动PADN进更多国际指南。以前肺高压领域的学术规则都是欧美说了算,现在咱中国也能当议题发起者,这转变太提气了。

技术要落地,要推广,没钱可不行,帕母医疗能撑这么多年,背后的资本支持也很关键。2021年8月拿了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奥博资本和千骥资本领投,礼来亚洲基金、高榕资本也跟着投了;2022年10月B轮融资,元生创投领投,之前投过的机构也继续跟投;2025年3月更是拿了近1亿美元C轮融资,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领投;没过俩月,5月份又拿到欧洲EQT和启明创投的千万美元加轮融资。

搞不清以前资本对医疗创新的态度,总觉得他们更爱投那些能快速赚钱的国产化替代产品,看重成本优势和政策红利。但从帕母这几次融资来看,资本的逻辑明显变了,现在更看重真真正正的原始创新,看技术有没有全球临床价值,能不能玩转国际规则。

我查过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破了800亿美元,创新器械出口占比到了15%,比2020年涨了8个百分点。这数据说明中国医疗器械出海的势头越来越猛,而帕母医疗就是其中的排头兵。

很显然,帕母的案例给整个行业打了针强心剂。它证明只要坚持长期主义,把科学循证做扎实,懂国际规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也能从跟跑变成领跑。以后肯定会有更多企业愿意沉下心搞原创,不再只盯着短期利益。

帕母医疗靠PADN技术实现的突破,不光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像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缩影。以前咱在心血管、神经介入这些尖端领域总被跨国巨头卡脖子,现在终于能在肺高压这样的硬领域撕开一道口子,站到全球聚光灯下。

以后随着创新生态越来越完善,资本继续给力,中国医疗器械肯定能在更多细分领域突破,甚至能参与到全球医疗创新规则的制定中。到时候,不光中国患者能用上更可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全球患者也能受益,这才是中国医疗创新的真正价值。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