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7岁才看懂:把一个家拖入深渊的,是68岁后还越来越能干的父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7:17 1

摘要:王建明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手里握着一张离婚协议书,眼睁睁看着搬家工人把最后一台75寸智能电视搬走。

王建明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手里握着一张离婚协议书,眼睁睁看着搬家工人把最后一台75寸智能电视搬走。

47岁的他怎么也想不通,三个月前还是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现在却落得家破人散。

妻子李晓雯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他一眼,声音里带着无尽的疲惫:"建明,你父母真的太能干了。"

这话说得咬牙切齿。

王建明想起三年前,68岁的父亲王德贵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位置退休当天,还在家里豪言壮语:"儿子,你们年轻人不懂新时代的投资理财,看老爸怎么让咱家的钱钱生钱!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机会多得是!"66岁的母亲陈秀兰也跟着点头:"我们这把年纪了,不能拖累你们,得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我要做新时代的银发族创业者!"

当时全家人都觉得有这样与时俱进的父母是福气。

可现在,王建明看着客厅墙上那幅已经发黄的"家和万事兴"字画,苦笑了一声。

父母确实"能干",能干到把一个好端端的家给搅得天翻地覆。

能干到让儿媳妇怀着二胎还要净身出户。

能干到让47岁的儿子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有些时候,父母越能干,子女就越倒霉。

李晓雯抱着行李箱的手在发抖,肚子已经微微隆起:"建明,我本来还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可是现在...算了。"

她转身走出了这个住了十年的家。

王建明追出去喊了一声:"晓雯!"

李晓雯头也不回:"你父母那么能干,还要我这个儿媳妇干什么?让他们自己照顾你,自己照顾这个家吧。"

防盗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整个楼道里只剩下王建明一个人急促的呼吸声。

他靠在墙上,脑子里突然想起父母昨天晚上还在跟他说:"建明啊,晓雯这孩子就是不懂事,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承受不了一点挫折。等她想通了自然会回来的。"

想通什么?

王建明现在终于想通了一件事:这个家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前父母退休后越来越"能干"说起。

那时候的他们,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三年前的春天,王建明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人。

47岁,在市里一家国企担任技术部门主管,月薪一万八,妻子李晓雯在建设银行做客户经理,月薪一万二,两人攒了一百二十万的积蓄,刚用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140平的三居室新房子。

更让人羡慕的是,他有一对"神仙父母"。

王德贵68岁,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位置退休,每月退休金7800元,陈秀兰66岁,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位置退休,每月退休金6500元。两人身体健康,不用子女操心,还经常帮忙做饭带8岁的孙子王小宇。

王建明的同事们都羡慕地说:"建明你真有福气,父母这么省心,退休金还高,完全不用你们养老。"

可王建明万万没想到,"省心"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

转折点出现在王德贵正式办完退休手续的那一天。

这个68岁的老头子像是突然觉醒了什么似的。

王建明看着父亲手机上密密麻麻的金融APP图标,愣了一下:"爸,您都退休了,安享晚年不好吗?"

"安享什么晚年?"王德贵一拍桌子,手机里的股票软件发出"叮咚"的提示音,"我还年轻着呢!隔壁老李70岁还在炒股,去年光比特币就赚了三十万,我怎么就不行?时代变了,儿子,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

陈秀兰也凑过来,举着她的华为手机:"建明,你看妈妈也在学呢。我加了好几个投资理财群,里面的老师每天都讲课,说现在不理财就是亏钱。"

"妈,您的退休金加上爸的,一个月也有一万四,够花了。"

"够什么够?"陈秀兰瞪了儿子一眼,滑动着手机屏幕,"你们还要换车,小宇还要上各种培训班,以后还要买学区房,处处都要钱。我和你爸得趁着还能折腾的时候,多给你们赚点钱。"

王建明心里一暖,觉得父母真是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

李晓雯当时也支持,她端着茶杯走过来:"爸妈这么为咱们着想,咱们还说什么。只要他们高兴就行,而且现在理财确实是趋势。"

就这样,王德贵开始了他的"数字化投资大业"。

一开始,运气还真不错。

王德贵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戴着老花镜打开平板电脑研究股市,还在网上买了一堆理财课程,什么《中老年投资理财必修课》《银发族财富增值指南》,学得津津有味。

他甚至还建了一个家庭群,每天在里面分享各种财经新闻和投资心得。

两个月后,他居然真的赚了八万块。

"建明,看见没有?爸这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王德贵拿着手机上的理财账户给儿子看,满脸得意,"你们年轻人就是胆子小,不敢拥抱新时代。现在都是AI智能投顾了,比你们人工分析准多了。"

李晓雯也佩服地竖起大拇指:"爸您真厉害,比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高多了。我们行里的理财经理都没您这水平。"

陈秀兰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截图:"我家老头子投资有方,两个月赚了八万!#银发族也能玩转新经济#"

底下一群老同事点赞评论:"秀兰姐真幸福!""老王厉害啊!""我们也要跟着学学!"

王建明当时觉得,有这样的父母真是太幸运了。

在小区里,其他人都羡慕王建明有这样"与时俱进"的父母。

谁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尝到甜头的王德贵变得更加"能干"了。

他不仅炒股买基金,还开始研究数字货币、黄金期货,甚至还想投资新能源、人工智能概念股。

"建明,爸给你算笔账。"王德贵有一天把儿子叫过来,拿出iPad,打开一个Excel表格,"按照我现在的收益率,一年下来至少能赚五十万。你们两口子一年才存多少钱?"

王建明算了算:"我们一年能存个二十万吧。"

"你看,还是爸厉害吧?"王德贵拍拍儿子的肩膀,"所以啊,你们把钱给爸来投资,比放在银行里强多了。现在银行利息才多少?通胀这么厉害,钱放银行就是贬值!"

这时候,陈秀兰也"不甘示弱"了。

66岁的老太太居然开始做直播带货。

"建明媳妇,你看看妈的抖音账号。"陈秀兰拿着手机给李晓雯看,"我现在有三千个粉丝了,昨天直播卖蜂蜜,一晚上卖了五十瓶,一瓶赚二十块。"

李晓雯有些意外:"妈,您怎么想起做这个?"

"现在不都流行直播带货吗?我们小区好几个老太太都在做,我也试试。"陈秀兰很兴奋地滑动手机屏幕,"而且我发现我还挺有主播天赋的呢,观众都说我讲得生动。"

陈秀兰的直播间确实做起来了。她专门卖各种健康食品和保健品,用她那标准的普通话和小学老师的亲和力,居然真的有不少人买账。

短短三个月,陈秀兰的直播带货月收入达到了七千多。

她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开播,白天就在各种微信群里宣传,还学会了剪辑视频发朋友圈。

更夸张的是,她居然还发展了几个下线,教其他老太太一起做直播。

"建明,你妈现在一个月能赚七千多呢。"王德贵骄傲地说,"我们老两口现在一个月的额外收入比你们还高。"

李晓雯也觉得不可思议:"爸妈您们真是太厉害了,完全跟上了时代潮流。"

王建明当时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为父母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又有点说不出的不自在。

总觉得父母变得有些...过于亢奋了。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父母这种"能干"会给这个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真正让王建明感到不安的事情,发生在半年后。

那天晚上,王德贵突然把王建明叫到书房,神秘兮兮地关上门:"儿子,爸跟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

"爸现在手里的资金有点不够用了,想找你们借点钱。"王德贵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投资界面,"现在有个特别好的项目,只要投入一百万,一年后至少能赚一百五十万。"

王建明一愣:"借钱?您不是赚了不少吗?"

"就是因为赚了钱,所以更要加大投资啊。"王德贵理所当然地说,"这叫复利投资,懂不懂?现在有个AI量化交易的项目,收益率特别高,但是门槛也高,起投就要一百万。"

"什么项目?"

"一个朋友介绍的,专门做程序化交易的,用人工智能分析市场,风险很低。"王德贵打开手机微信,指着一个群聊,"你看,这个群里都是投资者,大家都赚了不少钱。"

王建明看了看那个群,里面确实有很多人在分享收益截图,看起来很正规的样子。

"爸,一百万不是小数目..."

"怎么,你不相信爸?"王德贵脸一沉,"爸这几个月赚的钱还少吗?而且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不进则退。你看马云、马化腾,哪个不是敢于投资才成功的?"

这时候陈秀兰也过来了:"建明,你爸眼光一向很准的。而且这钱又不是白给,是借,有借有还。我们是你父母,还能害你不成?"

王建明犹豫了很久。

一方面,父母确实在投资上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一百万真的是一笔巨款。

"你看我和你妈现在每个月光是投资收益和直播收入,就有好几万,这钱很快就能还上。"王德贵继续劝说,"而且这次投资成功了,我们就有资本做更大的项目了。"

在父母的再三劝说下,王建明答应了。

李晓雯当时也没有坚决反对:"既然爸妈这么有把握,而且之前确实赚了钱,咱们就支持一下。不过这次投资要慎重一些。"

"放心吧,我们又不是小孩子。"陈秀兰拍拍儿媳妇的手,"妈妈现在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投资知识,比你们年轻人还用功呢。"

就这样,王建明把家里大部分积蓄都给了父亲。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德贵变得更加忙碌了。

他每天都要参加各种线上投资会议,晚上还要在电脑前研究各种投资数据,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财经杂志和投资书籍。

陈秀兰的直播带货生意也越做越大,她甚至租了一个小仓库专门囤货,客厅里堆满了各种产品包装盒。

"建明,你看你爸妈现在多有干劲。"李晓雯有一次感叹道,"我要是有他们一半的精力和学习能力就好了。"

王建明当时还觉得很自豪,逢人就说自己有一对"活到老学到老"的父母。

但是慢慢地,他开始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首先是父母的行为变得越来越神秘。

王德贵每天早出晚归,问他去哪了,总是说"见投资顾问"或者"参加项目路演",但从来不肯详细说是什么项目。

陈秀兰也是,经常神神秘秘地在房间里打电话,一看到儿子儿媳就赶紧挂掉。

有几次王建明听到母亲在电话里说:"是的,我儿子很支持...钱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可以追加投资?"

"爸妈最近怎么回事?"李晓雯私下问王建明,"感觉他们在瞒着咱们什么。"

"可能是想给咱们一个惊喜吧。"王建明安慰妻子,"您看他们这段时间多忙,肯定是在策划什么大项目。"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彻底颠覆了王建明的认知。

那天下午,王建明正在公司开季度总结会,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请问您是王建明先生吗?"

"我是,您哪位?"

"我是招商银行信贷部的客户经理,关于您父亲王德贵先生以您为担保人申请的贷款..."

王建明感觉脑袋嗡了一声:"什么贷款?"

"王先生,您父亲以您的名义申请了一笔八十万的个人信用贷款,您作为担保人,现在这笔贷款已经逾期半个月了,我们需要您来处理一下。"

王建明感觉天都要塌了。

"您是不是搞错了?我没有申请过任何贷款,也没有给任何人做过担保。"

"不会错的,您的身份证号码是..."对方报出了王建明的身份证号码,"而且贷款申请书上有您的签字,还提供了您的银行流水和工作证明。"

王建明手机都差点掉在地上。

他匆匆结束了会议,直接开车回家。

刚进门,就看到父母坐在沙发上,正在看手机,神色看起来有些凝重。

"爸,银行刚才给我打电话了。"王建明努力控制着情绪,"您能解释一下吗?"

王德贵抬起头看了儿子一眼,叹了口气:"建明,爸正想跟你说这事呢。"

"您拿我的名义去贷款,还让我做担保人,这事您觉得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吧?"

"爸这不是为了这个家吗?"王德贵理直气壮地说,"那个AI量化项目需要追加投资,收益更高了,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

"那您为什么不跟我说?"

"说了你们也不懂。"陈秀兰放下手机插话道,"年轻人就是胆子小,什么都要考虑半天。投资就是要抢时机,机会稍纵即逝。我和你爸做决定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的。"

王建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妈,这是八十万,不是八十块!而且您们私自用我的身份信息办贷款,这是违法的!"

"违什么法?"王德贵挥挥手,"我们是你父母,用一下儿子的信息怎么了?再说了,这笔投资肯定能赚钱,到时候不仅能还上贷款,还能给你们换套更大的房子。"

李晓雯这时候也下班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爸妈,您们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李晓雯小心翼翼地说,"万一投资失败了怎么办?而且私自用建明的身份办贷款,这..."

"什么叫万一?"陈秀兰不高兴了,"你们就这么不相信我们?我和你爸这把年纪了,做事还不如你们两个年轻人稳重?我们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都多!"

那天晚上,王建明失眠了。

他躺在床上想了一整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父母确实是为了这个家好,但这种"好"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更让他不安的是,父母做这么重大的决定,竟然完全不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对民主开明的父母吗?

李晓雯也睡不着:"建明,我怎么觉得有点害怕?"

"怕什么?"

"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爸妈变了,变得让我有些认不出来了。以前他们做什么事都会跟我们商量,现在怎么变得这么...独断专行?"

王建明拍拍妻子的手:"别胡思乱想,爸妈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咱们的事?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在投资上很有天赋,所以自信心膨胀了一些。"

"我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李晓雯翻了个身,"你有没有发现,爸妈最近花钱特别大手笔?妈妈上个月买了一个一万多的包,说是犒劳自己直播带货的成功。爸爸也换了新手机新平板,还买了一套高档的茶具。"

被妻子这么一提醒,王建明也发现了。

父母最近确实在花钱方面变得很豪爽,买东西的时候完全不像以前那样精打细算了。

"可能是因为最近收入增加了,所以想改善一下生活品质吧。"王建明安慰妻子,也安慰自己。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王建明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

一周后,王建明收到了银行的催款通知书。

上面写着:王德贵先生申请的个人信用贷款80万元已逾期21天,作为担保人,请王建明先生立即联系银行处理相关事宜。

王建明拿着通知书去找父母,发现他们正在客厅里看一个投资理财的直播。

"爸,银行的催款通知书。"王建明把纸递给父亲。

王德贵看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知道了,过几天就还。"

"什么叫过几天?您的投资什么时候能回款?"

"快了快了,项目方说本月底就能结算收益。"王德贵继续盯着手机屏幕,"你看,这个老师讲得多好,现在是数字经济的黄金时代,错过了就是错过一个时代。"

王建明看着父亲专注的神情,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不安。

这个68岁的老人,似乎完全沉浸在投资理财的世界里,对现实的风险视而不见。

更可怕的是,他开始把儿子也绑在了这条船上。

接下来的一个月,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

先是建设银行打电话,说王德贵用王建明的身份信息办了一张额度20万的信用卡,现在已经刷满了。

然后是工商银行,说有一笔50万的消费贷款逾期了。

每当王建明质问父母时,他们总是说"马上就有收益了"、"项目马上就结算了"。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所谓的收益始终没有出现。

反而是各种催款电话越来越多。

李晓雯开始变得焦虑起来:"建明,我觉得爸妈可能被骗了。"

"不会的,您看他们对各种投资知识那么了解,而且之前确实赚过钱。"王建明还在为父母辩护。

"可是现在的情况明显不对啊。"李晓雯拿出手机,"我昨天偷偷查了一下咱们的征信,发现有好多笔贷款记录,而且都是最近几个月的。"

王建明接过手机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征信报告上显示,以他名义申请的各种贷款和信用卡,总额度竟然达到了180万。

而这些,他事前竟然一无所知。

"爸妈到底还瞒着我们什么?"王建明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陈秀兰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手机,看起来很兴奋。

"建明,建明媳妇,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陈秀兰满脸笑容,"我刚接到通知,我的直播带货做得太好了,有个大公司想让我做代理,只要交20万代理费,以后每个月至少能赚5万!"

李晓雯和王建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恐。

20万代理费?

这分明就是传销的套路啊。

"妈,您确定这是正规公司吗?"李晓雯小心地问。

"当然正规了,人家有营业执照,有办公地址,还有官方网站呢。"陈秀兰兴奋地滑动手机屏幕,"你们看,这是他们的公司介绍,专门做高端保健品的,现在正在全国招募优秀主播做代理。"

王建明看了看那个网站,做得确实挺精美,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妈,您这20万从哪来?"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和你爸有办法。"陈秀兰神秘一笑,"反正很快就能赚回来,而且是翻倍地赚。"

听到这话,王建明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突然意识到,父母可能已经深陷某种骗局,而且还在不断地往里投钱。

更可怕的是,他们投的不仅是自己的钱,还有以儿子名义借来的钱。

这个家,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两个自认为"很能干"的老人。

他们用自己的"能干",一步步把这个家推向了深渊......

来源:萌宠Sw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