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行业寒冬:低成本纯视觉方案成熟,激光雷达市场加速萎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4:46 1

摘要:激光雷达曾被视为高阶自动驾驶的“刚需”,但如今,随着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和地平线HSD(Horizon SuperDrive)等纯视觉方案在L3乃至L4级自动驾驶上的成功验证,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面临致命打击。尤其是地平线HSD即将在2025年9月搭载于

激光雷达曾被视为高阶自动驾驶的“刚需”,但如今,随着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和地平线HSD(Horizon SuperDrive)等纯视觉方案在L3乃至L4级自动驾驶上的成功验证,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面临致命打击。尤其是地平线HSD即将在2025年9月搭载于奇瑞十几万元量产车型,标志着低成本纯视觉智驾将成行业标配,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上市公司恐将陷入更深的生存危机。

一、纯视觉方案成熟:特斯拉FSD & 地平线HSD证明“不需要激光雷达”

1. 特斯拉FSD:全球验证纯视觉可行,推动行业转向

L3~L4级能力落地:特斯拉FSD V12版本已能在无高精地图、无激光雷达的情况下,实现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和高速领航,甚至能应对复杂路口、施工路段等场景。

数据优势碾压:特斯拉凭借全球超500万辆车的真实驾驶数据训练AI模型,使其纯视觉方案不断进化,误检率、反应速度已接近甚至超越激光雷达方案。

成本优势明显:FSD硬件成本仅数百美元,而激光雷达单车成本仍高达数千元,车企更倾向选择“零额外硬件成本”的纯视觉方案。

2. 地平线HSD:中国首个量产级纯视觉L3方案,9月登陆奇瑞平价车型

2025年9月量产落地:地平线HSD(Horizon SuperDrive)将在奇瑞星途星纪元E05十几万元级车型上首次搭载,标志着高阶智驾正式进入大众市场。

不依赖激光雷达:HSD采用8M像素摄像头+BEV(鸟瞰图)+Transformer算法,实现L3级城市NOA和高速领航,并在复杂路况下表现稳定。

成本极低,适合大规模普及:相比激光雷达方案,HSD的硬件成本降低80%以上,使15万~20万元车型也能标配高阶智驾,进一步挤压激光雷达的生存空间。

★行业共识:

“如果十几万的奇瑞都能用纯视觉实现L3,那为什么还要花几千块装激光雷达?”——某头部车企自动驾驶负责人

二、车企全面转向纯视觉,激光雷达需求断崖式下跌

1. 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中国车企加速“去激光雷达”

比亚迪:2025年已砍掉多款车型的激光雷达配置,转而采用4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方案,成本降低90%。

长城、吉利:新车型智驾方案均以纯视觉为主,激光雷达仅作为“选配”或“冗余备份”,而非标配。

蔚来、小鹏:虽仍保留部分激光雷达车型,但新发布的平价车型(如蔚来萤火虫、小鹏MONA)均采用纯视觉方案。

2. 国际车企跟进:福特、通用、大众暂停激光雷达项目

福特:2024年宣布停止在下一代电动车上预装激光雷达,转向特斯拉式纯视觉路线。

通用(Cruise):曾重金投入激光雷达,但2025年转向“摄像头+低成本雷达”组合,以降低Robotaxi成本。

大众:ID.系列新车不再标配激光雷达,仅高端车型提供选装。

市场趋势:

“车企发现,与其为0.1%的极端场景多花几千元,不如用成熟的摄像头方案覆盖99%的需求。”——麦肯锡自动驾驶分析师

三、上市公司利空加剧:禾赛、速腾陷入“越卖越亏”困境

1. 禾赛科技:机器人市场难补车载缺口,亏损持续扩大

车载业务萎缩: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下滑30%,核心客户理想、小米等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机器人市场贡献有限:尽管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增长7倍,但单价低、利润率薄,难以弥补车载业务亏损。

价格战血拼:ATX雷达成本已压至200美元以下,但毛利率仍被压缩至极限,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42.1%(近8亿元),却难换来市场份额增长。

2. 速腾聚创:依赖比亚迪单一客户,HSD冲击下订单流失

交付量腰斩:2025年上半年总交付量仅26.68万台,不足禾赛一半;ADAS雷达均价2936元,高于禾赛2248元,但增速仅9.6%。

奇瑞订单流失:地平线HSD即将登陆奇瑞平价车型,而速腾此前是奇瑞高配车型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未来订单或大幅减少。

亏损扩大: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2.69亿元,毛利率仅14.1%,远低于禾赛的非GAAP盈利水平。

★资本市场反应:

禾赛科技回港上市后股价持续低迷,市值较峰值缩水超80%。

速腾聚创港股估值不断走低,投资者对其长期盈利能力存疑。

四、行业洗牌加速:激光雷达或成“下一个机械硬盘”

全球份额垄断难掩亏损:中国厂商占据全球激光雷达90%市场,但头部企业集体亏损——禾赛2023年亏4.76亿,速腾亏43.37亿,行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

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激光雷达核心部件(如SPAD芯片)依赖索尼等进口,国产替代进展缓慢,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路线混乱:企业盲目堆叠线数(64线→128线),但车企需求已转向低成本、高可靠性方案,研发投入可能沦为“沉没成本”。

★行业悲观预测:

“如果纯视觉技术彻底成熟,激光雷达可能像机械式硬盘一样,被彻底边缘化。”——某自动驾驶投资人

五、未来生死局:转型还是等死?

1. 禾赛押注机器人市场,但竞争同样激烈,机器人未来也必将采用低成本纯视觉方案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增长7倍,但该领域价格战同样残酷,且需重构“软硬件一体化”能力。

2. 速腾拓展高端与海外,但市场接受度低

主打600米超长距雷达,但高端车型销量低迷;海外市场布局滞后,难敌禾赛等竞争对手。

★★★结语:激光雷达行业正面临“生死存亡”考验

随着特斯拉FSD和地平线HSD等纯视觉方案成熟,并在平价车型(如奇瑞15万级)上量产落地,低成本智驾将成为行业标配,激光雷达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压缩。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上市公司若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恐将陷入更深的亏损泥潭,甚至被市场淘汰。

“激光雷达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属于纯视觉。” ——自动驾驶行业观察者

来源:许大福许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