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内外草甘膦/草铵膦原药及制剂企业布局深耕,这个领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21:44 1

摘要:近期,2025年第3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公示,在136个登记变更农药产品名单中,含5个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铵盐相关除草剂产品拟批准扩登用于我国转基因目标性状的玉米/大豆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登记企业名录中首次出现了利尔化学、侨昌现代及利民药业三家企业的身影。

王军

编辑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期,2025年第3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公示,在136个登记变更农药产品名单中,含5个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铵盐相关除草剂产品拟批准扩登用于我国转基因目标性状的玉米/大豆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登记企业名录中首次出现了利尔化学、侨昌现代及利民药业三家企业的身影。反映了农化企业对转基因配套植保市场还在加速布局中,市场竞争格局火热升级。

20+企业 / 4大活性成分 / 28个产品

中国生物育种除草剂登记队伍快速壮大

超18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投放市场

2024年,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迎来了意义重大的关键一年,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省份增至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8省区,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标志着转基因粮食产业化从试点阶段迈向大面积示范。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目前已有逾百种玉米/大豆转基因作物通过审核,转基因产业化进程显著加速。农业农村部分别于2023年12月6日发布第732号公告、2024年9月30日发布第830号公告,两则公告合计公示了64个玉米品种、17个大豆品种,均已实现了商业化销售。2025年4月8日新公布97个拟通过审定转基因玉米品种和2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预计2025年将有超过16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9个转基因大豆品种投放市场。

2024年全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制种面积达20万亩(第二十一届种子双交会数据)。未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将为全球草甘膦/草铵膦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增长空间。据华安证券预测,当渗透率达到95%时,将新增6.6万吨的草甘膦需求,草甘膦市场将长期受益。

5大玉米/大豆转化体配套生物育种除草剂登记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农药使用规范和登记变得愈发凸显。尤其在转基因作物配套使用的除草剂登记方面,经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统计,现已有25款草甘膦(异丙胺盐、钾盐、铵盐)不同盐类制剂和3款草铵膦产品获批用于转基因玉米/大豆作物不同转化体上。

现已批准登记的生物育种作物配套的除草剂产品中,涉及的转化体主要是大北农(玉米转化体:DBN9858、DBN9936、DBN3601T;大豆转化体:DBN9004);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大豆转化体中黄6106。

表1. 中国已批准生产用安全证书且配套登记农药产品的转化体

生物育种作物用草甘膦/草铵膦产品登记

截止2025年4月1日,包括最新一批拟登记(2025年第3批)的生物育种作物配套除草剂登记产品共计已达到28个,涵盖的除草剂成分囊括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钾盐、草甘膦铵盐和草铵膦。

所有登记的草甘膦和草铵膦证件中……

a) 草甘膦异丙胺盐登记证件17个,覆盖了所有转化体类型。其中在转化体DBN9936、DBN9858和DBN9004上,分别有16个、11个和13个证件,而在转化体DBN3601T和中黄6106上匹配的登记证件相对较少,分别为4个、2个;

b) 草甘膦钾盐登记证件6个,在转化体DBN9936、DBN9004、DBN9858和DBN3601T上对应登记产品分别为6个、4个、3个和1个;

c) 草甘膦铵盐登记证件3个,在转化体DBN9858、DBN3601T和DBN9004上分别对应登记产品2个、2个和3个;

d) 草铵膦登记证件3个,对于转化体包括DBN9936、DBN9858和DBN3601T。

值得注意的是,新安股份的30%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产品已完成5大转化体全部登记;同时,3个草甘膦异丙胺盐和1个草甘膦钾盐产品已完成在大北农4个转化体上的全部登记,包括江山股份、兴发集团、泰禾股份和侨昌现代(拟批准)或各自旗下全资子公司的30%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产品,以及兴发集团的41%草甘膦钾盐可溶液剂。

表2. 我国已批准登记的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用药

(下表中橙色文本标识的登记信息为最新一批,暂未正式批准登记)

头部企业竞速扩容,相关品牌产品商业化示范辐射全国

从登记企业来看,2024年以来中国已有约20家国内外草甘膦/草铵膦原药及制剂企业积极布局生物育种除草剂这一领域,头部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正在生物育种除草剂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更多的企业还在不断地进入这一领域。

新安股份

新安股份是除大北农生物外,战略部署生物育种″性状、种、药″一体化的头部企业。新安股份的草甘膦产品农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已取得匹配所有商业转化体登记,是目前唯一完成5大转化体上正式登记的产品。另一产品泓琪®(50.2%草甘膦钾盐水剂)也已取得在转基因玉米转化体DBN9936、DBN9858和转基因大豆转化体DBN9004上的登记。除此之外,公司农兴旺®(33%草甘膦铵盐可溶液剂)已取得在转基因玉米转化体DBN9936登记。

自2021年中国启动生物育种产业化科研试点以来,新安积极投入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科研试点工作,在内蒙古、河北、云南、四川等不同省份,开展用药技术指导,已服务转基因作物面积200余万亩,2023年-2024年,新安两次进入国家试点县转基因作物用药白名单。公司针对南方市场的农旺®对标国际领先技术生产,加入先进复合型多功能助剂,适用多种作物场景;针对北方干旱少雨特点,新安重点推出的泓琪®产品,以草甘膦第三代盐型和自研助剂配制,钾盐含量更高,具有活性更高、多次吸收、低温除草效果好、耐干旱等诸多功效,同样深受市场认可。

江山股份

江山股份是生物育种除草剂首批公示企业之一,公司草甘膦异丙胺盐产品红灵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已在4大转化体(转基因玉米:DBN9936、DBN9858和DBN3601T;转基因大豆:DBN9004)上完成登记;同时,鑫灵达®(43%草甘膦钾盐水剂)也已在转化体DBN9936、DBN9004上取得登记。

2021年以来,南通江山以红灵达®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及产品品质得到实践验证。2023年红灵达试点示范约50万亩,2024年红灵达®辐射国内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云南5个转基因种植省份,2个转基因试点区域四川及广西。其中在河北、云南、内蒙(兴安盟),红灵达®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福华化学

草甘膦龙头企业福华化学也已先一步生物育种草甘膦除草领域,公司草甘膦产品可灵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已在转化体DBN9936、DBN9858和DBN9004上取得正式登记,在大豆转化体中黄6106上也拟登记公示。另一产品奔达丰®(50%草甘膦钾盐水剂)也已在转化体DBN9936、DBN9858、DBN9004上取得登记。

福华化学与澳大利亚纽发姆成立合资公司,将纽发姆草甘膦相关产品销售纳入公司产品组合,包含″可灵达″、"奔达丰″等,其中″可灵达″和"奔达丰″已变更登记于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名下。2023年及2024年,福华化学在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四川等地开展示范试验,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团队深入市场一线,累计市场投放样品50千升,测试安全性与药效表现优异,赢得了市场认可和用户信赖。

福华化学不仅借助纽发姆的海外生物育种除草市场经验,快速完成学习复制赶超。此前,福华化学还与大北农生物达成了战略合作,宣布将共同探索生物育种作物除草剂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开展田间试验和示范活动,以深入评估除草剂在生物育种作物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兴发集团

兴发集团是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的草甘膦龙头企业,公司也在生物育种除草剂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其全资子公司湖北泰盛的2个草甘膦产品——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50%草甘膦钾盐可溶液剂,均已在转基因玉米转化体DBN9936、DBN9858、DBN3601T,及转基因大豆转化体DBN9004上取得正式登记。

除了上述几家头部企业外,利尔化学、丰山集团、泰禾股份、利民股份等拥有草甘膦/草铵膦原药登记的企业,以及扬农化工、长青股份、绿色农华、中保集团、丰乐农化、金秋集团、侨昌现代以及利民药业等拥有草甘膦/草铵膦制剂登记的农药企业,也都在逐渐丰富其生物育种除草剂以覆盖更多的转化体类型。

跨国公司携数十年经典方案下场深度参与

目前,中国市场上已取得生物育种除草剂产品登记的国外企业包括拜耳、先正达及福阿母韩农。

拜耳方面,其知名草甘膦品牌农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达迈®(49%草甘膦钾盐水剂)均已在转基因玉米转化体DBN9936上取得登记。可广泛适用于含DBN9936转化体耐草甘膦的玉米田、水稻田埂、柑橘园、桑园、棉田行间、棉花免耕田、茶园、橡胶园、玉米田等场景下的各类杂草。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全球性草甘膦除草剂品牌农达®已经在美国、巴西、加拿大等超过130个国家的30多种作物上广泛应用,并在生物育种作物上积累了近30年的成功应用记录。2024年6月,拜耳举办了生物育种除草剂技术论坛——以农达®为匙、再启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新篇章。拜耳表示,未来还将有农达®家族面世,并在产品线、技术方案和推广三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务,从传统市场和耐草甘膦玉米两大领域市场出发为用户带来差异化价值。

先正达方面,先正达植保旗下产品泰草达®(43%草甘膦钾盐水剂)已在转基因玉米转化体DBN9936、DBN9858,和转基因大豆转化体DBN9004上正式登记。2024年6月,先正达举行泰草达®生物育种除草观摩会。据悉,泰草达®凭借行业首创的钾盐技术、专利双效助剂以及卓越的产品品质,已在美国、拉丁美洲等市场成功推广应用几十年,是生物育种化学除草的优质方案。

福阿母韩农方面,东部韩农(黑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已在转基因玉米转化体DBN9936、DBN9858,以及转基因大豆转化体DBN9004上取得登记。

总结

在转基因作物加速商业化的浪潮中,草甘膦与草铵膦除草剂正成为农化行业竞争格局重塑的核心支点。从政策驱动到市场扩容的双重引擎,正在推动中国生物育种产业链完成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深刻变革。

政策层面,中国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五年强调″生物育种″,连续五年的政策加码,标志着生物育种已从技术概念升华为国家战略,正从″实验室潜力″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为草甘膦与草铵膦市场提供了长期增长的政策红利。

企业端,头部企业的加速布局,既是行业竞争格局升级的缩影,也是技术驱动型增长的典范。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福华化学等本土龙头企业,凭借全产业链技术积累与本地化服务能力,已率先完成从产品登记到市场辐射的闭环;拜耳、先正达等跨国巨头则以全球化经验与专利技术为依托,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竞争格局正在重塑行业集中度与价值链分配,推动资源向技术领先、市场覆盖能力强的企业集中。

产品端,竞争已从″数量比拼″转向″技术适配性″的深度较量。草甘膦异丙胺盐、钾盐、铵盐等不同剂型的差异化定位,正在满足区域化种植需求(如南方复杂作物场景与北方干旱环境);跨国企业通过专利助剂与复合配方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在生物育种作物上的安全性与药效表现。未来,技术突破和产品差异化将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来源:世界农化网

相关推荐